中医外科常见病症辨证思路与方法,中医外科学辨证论治

 2023-05-21  阅读 759  评论 0

摘要:中医外科学辨证论治首先,中医没有外科学一说,中医是整体的科学,融合了哲学辩证,自然规律相统一的学问。中医难学是因为没有深入进去,深入钻研,深刻体悟,慢慢积累,是能够入门的,并且要多实践,才能出真知。当

中医外科学辨证论治

首先,中医没有外科学一说,中医是整体的科学,融合了哲学辩证,自然规律相统一的学问。

中医难学是因为没有深入进去,深入钻研,深刻体悟,慢慢积累,是能够入门的,并且要多实践,才能出真知。

当然,中医的学习最好是能够拜师,跟对了一个好师父,能够很快登堂入室。

中医外科辩证论治

中国中医药学是四大经典《黄帝内经》、《神农本草经》、《伤寒杂病论》、《难经》

《黄帝内经》分《灵枢》、《素问》两部分,起源于轩辕黄帝,后又经医家、医学理论家联合增补发展创作,一般认为集结成书于春秋战国时期。在以黄帝、岐伯、雷公对话、问答的形式阐述病机病理的同时,主张不治已病,而治未病,同时主张养生、摄生、益寿、延年。是中国传统医学四大经典著作之一,是我国医学宝库中现存成书最早的一部医学典籍。

《神农本草经》又称《本草经》或《本经》,中医四大经典著作之一,作为现存最早的中药学著作约起源于神农氏,代代口耳相传,于东汉时期集结整理成书,成书非一时,作者亦非一人,秦汉时期众多医学家搜集、总结、整理当时药物学经验成果的专著,是对中国中医药的第一次系统总结。在李时珍出版《本草纲目》之前,该书一直是被看作最权威的医书。

神农本草经全书分三卷,载药365种,以三品分类法,分上、中、下三品,文字简练古朴,成为中药理论精髓。

《伤寒杂病论》,又作《伤寒论》、《伤寒卒病论》,为东汉张仲景所著,是中国第一部理法方药皆备、理论联系实际的中医临床著作。被认为是汉医学之内科学经典,奠定了中医学的基础。在四库全书中为子部医家类。因为历史因素,本书后世分成《伤寒论》与《金匮要略》两书分别流通。至今是中国中医院校开设的主要基础课程。

《伤寒杂病论》,又作《伤寒论》、《伤寒卒病论》,为东汉张仲景所著,是中国第一部理法方药皆备、理论联系实际的中医临床著作。被认为是汉医学之内科学经典,奠定了中医学的基础。在四库全书中为子部医家类。因为历史因素,本书后世分成《伤寒论》与《金匮要略》两书分别流通。至今是中国中医院校开设的主要基础课程。

中医外科学辨证论治歌诀

书籍主要有:

1、《名医开春说养生—惊蛰养生》

2、《名医开春说养生—春分养生》

3、《人体亚健康的中医治疗》

4、《中医药文化》

5、《中医与西医的思想文化差别》

6、《中西医理论思想比较》

7、《中医中风的辩证施治》

8、《中医养生》

9、《中医的文化思想》

10、《三叉神经痛辩证论治举隅》

11、《慢性支气管炎的辩证论治》

中医外科学辨证论治研究

非常重要!对于针灸推拿专业来说首先是要会诊断,四诊和参辨证论治。中医内科学是以中医基础理论为指导,中医诊断学,中药学,方剂学等诸多学科综合的临床治疗学科。学不好中内就不会看病!中医外科学现代的课本室大多结合西医的疗法(手术)来编写的,对于针灸推拿专业的实用性不高(现在本科专业是不修这门课的),在此本人推荐推拿手法学和推拿治疗学以及针灸学来配合中内达到诊病和治病的目的

中医外科学辨证论治考的多吗

执业药师中药综科目要求在理解中医基础理论知识与中医诊断学基础知识、中医治则治法的基础上,重点掌握常见病的辩证论治、中药调剂技能、中药质量管理和中药合理用药指导及中药用药安全内容。

  熟悉常用医学检查指标、检查结果的临床意义,了解民族医药基础知识。

  常见病的辩证论治中,要求熟悉常见疾病的分类和各证候的症状、治法治则,重点掌握治疗各证候的方剂应用、中成药选用和合理用药指导。

版权声明:xxxxxxxxx;

原文链接:https://www.fanque.com.cn/aaf6bBW4AAVNRBA.html

发表评论:

管理员

  • 内容144525
  • 积分0
  • 金币0
关于我们
l番茄知识网是实用的健康养生科普知识及日常生活保健小常识大全网站,分享春夏秋冬四季健康饮食养生保健小知识、运动对健康的好处、中医养生食疗做法等健康的生活方式及养生之道,学习健康养生百科知识尽在番茄健康养生知识网。
快捷菜单
健康养生知识
联系方式
电话:
地址:
Email:admin@qq.com
注册登录
注册帐号
登录帐号

Copyright © 2022 番茄知识网 Inc. 保留所有权利。 Powered by

页面耗时0.1806秒, 内存占用1.86 MB, 访问数据库18次

鄂ICP备2022009988号-2

  • 我要关灯
    我要开灯
  • 客户电话
    807220904

    工作时间:8:00-18:00

    客服电话

    电子邮件

    admin@qq.com

  • 官方微信

    扫码二维码

    获取最新动态

  •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