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药行业优缺点

 2023-08-10  阅读 389  评论 0

摘要:一、中药行业呈现高增长、低绩效发展据前瞻网报道截至2012年12月,我国中药规模以上企业达2082家,产业经济规模达5000亿元左右。此外,中国已有9000余个中成药品种,剂型也从传统的“丸、散、膏、

一、中药行业呈现高增长、低绩效发展
据前瞻网报道截至2012年12月,我国中药规模以上企业达2082家,产业经济规模达5000亿元左右。此外,中国已有9000余个中成药品种,剂型也从传统的“丸、散、膏、丹”发展到现在的40多种;中药进出口总额达30多亿,2012年出口24.99亿美元,进口8.73亿美元。在某些地区,中药材种植成为农民增收的一个重要来源,中药产业已经成为当地的重要经济支柱。这些数据都表明中国中药产业在不断发展壮大。
然而,虽然中药呈现出极高的增长速度,高于药品市场平均水平;但从中药供给情况看,目前拥有巨大的市场潜力,但却是高增长,低绩效。因此,我国的中药产业发展策略值得研究。
二、中药企业产业发展策略
(1)推动技术进步,提高产业竞争力
目前我国中药行业的产业结构是技术进步的主要瓶颈,呈现出一方面市场结构高度分散,研发投入难以达到应有的阈值要求和发挥规模经济的作用;另一方面高度分散的市场结构缺乏有效的创新活力和竞争结构,产业的投入产出质量低。因此,在产业结构调整过程中应注重推动技术先导型企业,形成有利于产业技术创新的以垄断企业为主、以技术先导型中小企业为辅的行业组合。
(2)鼓励资产重组,促进产业集中
提高产业集中度是提升国际竞争力的重要途径。我国中成药产业应重点鼓励两种类型的资产重组:一是强强联合,尤其鼓励生产与科研的横向一体化,不鼓励多元化的扩张;二是强弱联合,这对单个企业而言有一定意义,但对行业结构的调整影响不大,所以产业重组应以强强联合为主。
鼓励中药企业与科研单位的联合,是因为我国中药存在技术进步的投资主体错位现象,导致资源的巨大浪费。目前我国中成药技术进步的中坚力量是大学和科研院所,但大学和科研单位不是投资主体。从经济学角度看,应用科学的技术进步受益者主要是企业,所以投资主体应该是企业。
(3)追求产品差异化,调整行业进入壁垒
药品的疗效和副作用是决定消费者购买行为的主要因素。国际市场对中药需求的增加主要是天然药物,尤其是在治疗上有优势的复方药。所以,应该把中药产业发展的重点放在产品的差异化上,而非低成本扩张,主要策略是调整行业进入壁垒,把新进入者限制在技术先导型或垄断范围内。对新进入者的产品的科技含量应作出严格规定,严禁改头换面的老产品进入市场,并且必须逗硬执行。

版权声明:xxxxxxxxx;

原文链接:https://www.fanque.com.cn/aaf1aAG4DBVFWAlQ.html

发表评论:

管理员

  • 内容144525
  • 积分0
  • 金币0
关于我们
l番茄知识网是实用的健康养生科普知识及日常生活保健小常识大全网站,分享春夏秋冬四季健康饮食养生保健小知识、运动对健康的好处、中医养生食疗做法等健康的生活方式及养生之道,学习健康养生百科知识尽在番茄健康养生知识网。
快捷菜单
健康养生知识
联系方式
电话:
地址:
Email:admin@qq.com
注册登录
注册帐号
登录帐号

Copyright © 2022 番茄知识网 Inc. 保留所有权利。 Powered by

页面耗时0.0731秒, 内存占用1.89 MB, 访问数据库18次

鄂ICP备2022009988号-2

  • 我要关灯
    我要开灯
  • 客户电话
    807220904

    工作时间:8:00-18:00

    客服电话

    电子邮件

    admin@qq.com

  • 官方微信

    扫码二维码

    获取最新动态

  •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