丁公藤,中药名。别名,麻辣子、包公藤,为旋花科植物丁公藤.或光叶丁公藤的干燥藤茎。全年均可采收,切段或片,晒干。
丁公藤的生理特性,攀援藤本,长可达10米以上。幼枝被密柔毛,老枝无毛。单叶互生;叶柄长1~2厘米;叶片革质,椭圆形、长圆形或倒卵形,长5~15厘米,宽2~6厘米,先端钝尖、急尖或短渐尖,基部楔形,边全缘,两面均无毛;干时通常呈铁青色或暗绿色,下面有光泽,具小斑点,侧脉每边5~8条,在下面微凸起。
为葡萄科葡萄属植物山葡萄的根或茎藤。
木质藤本,长达15m。幼枝初具细毛,后变无毛。单叶互生;叶柄长4-12cm,被柔毛;叶片宽卵形,先端尖锐,基部宽心形,3-5裂或不裂,边缘具粗锯齿,上面无毛,下面叶脉有短毛。
花单性,雌雄异株,圆锥花序与叶对生,花序轴具白色丝状毛;花小,雌花内具5个退化雄蕊;雄花内雌蕊退化;花萼盘形,无毛;浆果球形,黑色。花期5-6月,果熟期8-9月。
乌里藤红铁藤,中药材名。本品为豆科巴豆藤属植物铁藤,以根、藤入药。四季可采,分别切片晒干。
乌里藤红铁藤,叶纸质、阔心形,圆锥花序由聚伞花序组成,较阔大,核果无毛,近球形,稍扁。
乌里藤红铁藤,木质大藤本,长达10余米或更长;小枝有直纹,被硬毛状柔毛。叶纸质,阔心形,长6-18厘米,宽5.5-15厘米,顶端渐尖,全缘,上面光亮,无毛,下面被硬毛或柔毛;掌状脉5-7条,连同网状小脉均在下面。
乌莲藤植物就是鸡屎藤。
“鸡屎藤”是农村一种比较常见的中草药,因为把“鸡屎藤”的叶子揉碎后有一股鸡屎的味道而得名。“鸡屎藤”的身影,在我国的南方地区比较多见,特别是广东和海南等地。“鸡屎藤”是一种多年生菜藤本植物,也是一种药食同源的野菜。
冬天,是编藤椅的最好时节,在缅甸的大山里,藤条们结束了疯狂的生长,积蓄了难得的韧性,晒干后将变成象牙白,不生虫、不长霉夜交藤是何首乌的藤。何首乌是何首乌科多年生植物。它的茎和藤蔓相对较长,通常在2-4米长,分枝较多。属于一种中药植物,干燥后即可使用。采摘通常在春天或秋天进行,多叶的茎和藤被砍掉,冬天的茎和藤被剥去叶子。收获后,去除杂质,切件晾干。
1、植物来源不同:
四方松筋藤这种中药材来源于防己科植物,中华青牛胆是这种植物的干燥藤茎,它在自然界中也叫穿根藤。
圆骨松筋藤则来源于石松科,植物石松是这种植物的干燥全草,它在自然界中还叫狮子草。
2、产地不同:
圆骨松筋藤这种中药材主要出产在中国秦岭以南的大部分地区,现在中国广东广西等地是伸筋草的主要出产地。
四方松筋藤最主要出产在斯里兰卡和印度以及中南半岛的北部地区,现在中国云南是这种中药材的主要出产区。
藤条植物有很多,例如:菟丝子、牵牛花、黄瓜、南瓜、豆角、西瓜、月季花、冬花等。藤条植物依据有无特别的攀援器官又分为攀缘性藤本和缠绕性藤本。攀缘性藤本有牵牛花、菟丝子、豌豆等。缠绕性藤本有金银花、紫藤花、月季花、爬山虎、 紫藤、葡萄、猕猴桃、蛇莓等。
藤本植物很多都是中药材如菟丝子、金银花、石络、鸡血藤、海风藤、千金藤、九龙藤等。
拿藤果是藤本植物,在中草药的图谱里称为“野木瓜”,主要分布在我国的江西、江苏、浙江、广东、福建、四川等地,每年10-11月份成熟,味道清香甜美。拿藤果的籽较多,可以放心食用。
答血藤木是用来做中药用的,不是保护树木的,所以说血藤木不是保护树木的。
白花油麻藤和常春油麻藤都是油麻藤属的植物,但白花油麻藤的花朵呈白色,而常春油麻藤是紫色花朵,其它特点均和常春油麻藤相似
常春油麻藤(学名:Mucuna sempervirens Hemsl.)是豆科、黧豆属常绿木质藤本植物。它的藤茎可长达25米,其叶四季常青,色泽光亮,羽状复叶具3小叶;总状花序生于老茎,花大,下垂;花萼密被绒毛,花冠深紫色或紫红色;下垂花序上的花朵,盛开时形如成串的小雀。
白花油麻藤,豆科、油麻藤属常绿木质大型藤本植物。开花时,簇串状花穗,直接长在藤蔓上,花盛开时如小鸟振翅欲飞,因其形肖似禾雀鸟而俗称禾雀花,药用时中药名也叫大血藤或者牛马藤。
版权声明:xxxxxxxxx;
工作时间:8:00-18:00
客服电话
电子邮件
admin@qq.com
扫码二维码
获取最新动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