紫苏葱白生姜红糖汤的功效和作用是什么?

 2023-06-22  阅读 849  评论 0

摘要:紫苏、生姜、葱白皆有解表散寒的作用,加上红糖一起熬煮具有辛温解表、宣肺散寒的功效,可以用于治疗风寒感冒引起的恶寒、头痛无汗、鼻流清涕、全身疼痛、咳嗽咽痒等症状,应先将紫苏、生姜、葱白煮水10-15分钟

紫苏、生姜、葱白皆有解表散寒的作用,加上红糖一起熬煮具有辛温解表、宣肺散寒的功效,可以用于治疗风寒感冒引起的恶寒、头痛无汗、鼻流清涕、全身疼痛、咳嗽咽痒等症状,应先将紫苏、生姜、葱白煮水10-15分钟,去渣再加入红糖,煮沸后趁热服下。

生姜有药用价值吗?

生姜属于中药材,具有发汗解表,温中止呕,温肺止咳的作用。并且,通过进一步加工炮制,即为中药干姜、炮姜。

介绍一下生姜。

《中药学》凌一揆主编

生姜 (《别录》)

【性味归经】辛,微温。归肺、脾经。

【功效】发汗解表,温中止呕,温肺止咳。

【应用】

1. 用于外感风寒,恶寒发热、头痛、鼻塞等证。本品辛散发表,可加入辛温解表剂中,增强发汗效果,如桂枝汤等方剂均有本品。轻微感冒,可煎汤加红糖热服。

2. 用于胃寒呕吐。能温胃和中,降逆止呕。随配伍之不同,可用于多种呕吐,常与半夏同用治胃寒呕吐,即小半夏汤;若热证呕吐,可配伍竹茹、黄连等同用。

3. 用于风寒客肺的咳嗽。有温肺除痰止咳之效,常配伍其他散寒止咳药用。 此外,本品能解半夏、南星、鱼蟹之毒。

【用量用法】3〜10g,煎服或捣汁冲服。

【使用注意】本品辛温,对于阴虚内热及热盛之证忌用。

生姜葱须煮水治感冒,如何做生姜葱须煮水?

把生姜洗净切片、葱须洗净,一起放入锅中,加入适量水后大火烧开,转小火慢炖15分钟,放凉后即可服用。一般具有发汗驱寒的功效,可用于风寒感冒的辅助治疗。如果是风热感冒或者病毒性感冒的话,治疗效果不适太明显。注意多喝水,适当休息,避免劳累。

花椒、鲜姜、艾叶可以治疗什么?

花椒、鲜姜、艾叶可以治疗什么?资深营养师开讲啦!

生活中我们常听到有人说“好东西都在农村长着”,正如今天我们要说的花椒、鲜姜、艾叶这些都是农村常见的植物。那么,花椒、鲜姜、艾叶都能治疗哪些问题呢?如何恰当使用呢?

花椒的功效及使用方法1.去腥调味

作为调味品的花椒,在烹饪时可以去鱼腥、去膻味,同时刺激人的食欲。

2.驱寒杀菌

中医认为花椒性温热,寒冬季节做调味品能够帮助驱除体内寒气,用花椒水泡脚还能抑制足部细菌、真菌滋生、缓解疲劳。

鲜姜的功效及使用方法1.促进消化

鲜姜中的姜辣素能够刺激肠胃分泌消化液,提高食物的消化速率,同时鲜姜汁还具有杀菌解毒的作用。

2.预防晕车

相比于老姜,鲜姜在预防晕船、晕车上的作用要更好一些,并不一定要贴在肚脐处,取少量鲜姜吐嚼即可镇吐。

艾叶的功效与使用方法1.温经止血

艾叶良好的止血作用可以帮助女性调理经期,预防痛经、驱除宫寒、安胎等,既可以内服也能将其置于肚脐处采取熏灸的方法。

2.驱寒去癣

民间很早就有艾叶泡脚的传统,用艾叶泡脚能够畅通气血促进足部血液微循环,同时足部病菌、足癣有很好的防治作用。

当然,花椒、鲜姜、艾叶可以治疗的身体问题还有很多,这里先给大家简单介绍其主要作用。农村的好东西还有很多,能够用于其他养生方向的更是纷繁复杂,知识有限,还望大家提个醒。

艾叶 ,味辛、温,归脾、胃、肾经,具有温中止痛,杀虫止痒的功效。

花椒辛散温燥,入脾胃经,长于温中燥湿、散寒止痛、止呕止泻,用于治疗中寒腹痛,寒湿吐泻。花椒还有驱蛔杀虫之功,用于虫积腹痛。还可用于湿疹,阴痒。《本草纲目》:“椒,纯阳之物。其味辛而麻,其气温以热。入肺散寒,治咳嗽;入脾除湿,治风寒湿痹,水肿泻痢;入右肾补火,治阳衰溲数,足弱,久痢诸证。” 鲜姜,味辛、温,归肺、脾、胃经。其功效为解表散寒,温中止呕,温肺止咳。用于风寒感冒,脾胃寒证,胃寒呕吐,肺寒咳嗽等。

因生姜辛散温通,能温胃散寒,和中降逆,其止呕功良,素有“呕家圣药”之称,随证配伍治疗多种呕吐。生姜对生半夏、生南星等药物之毒,以及鱼蟹等食物中毒,均有一定的解毒作用。因生姜助火伤阴,所以热盛及阴虚内热者忌服。

艾叶,味辛、苦、温,有小毒,归肝、脾、肾经。能温经止血,散寒调经,安胎。因其为温经止血之要药,适用于虚寒性出血病症,尤宜于崩漏。艾叶,温经止血宜炒炭用,其余宜生用。此外,将艾叶捣绒,制成艾条,艾柱等,用以熏灸体表穴位,起到温煦气血,透达经络的作用。

版权声明:xxxxxxxxx;

原文链接:https://www.fanque.com.cn/aaecbBm4EB1NWBA.html

发表评论:

管理员

  • 内容144525
  • 积分0
  • 金币0
关于我们
l番茄知识网是实用的健康养生科普知识及日常生活保健小常识大全网站,分享春夏秋冬四季健康饮食养生保健小知识、运动对健康的好处、中医养生食疗做法等健康的生活方式及养生之道,学习健康养生百科知识尽在番茄健康养生知识网。
快捷菜单
健康养生知识
联系方式
电话:
地址:
Email:admin@qq.com
注册登录
注册帐号
登录帐号

Copyright © 2022 番茄知识网 Inc. 保留所有权利。 Powered by

页面耗时0.0946秒, 内存占用1.86 MB, 访问数据库18次

鄂ICP备2022009988号-2

  • 我要关灯
    我要开灯
  • 客户电话
    807220904

    工作时间:8:00-18:00

    客服电话

    电子邮件

    admin@qq.com

  • 官方微信

    扫码二维码

    获取最新动态

  •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