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方潮湿,北方干燥,饮食上大不相同,一方水土养一方人,各地饮食传承几千年了,当地人按当地饮食习惯才能水土相服,身体健康,别寻什么科学依据,存在即有道理。
中药名叫续断别名:川断、接骨草、和尚头。学名:Dipsacus asperoides C. Y. Cheng et T .M. Ai.
别名:彀菜,鬼目草,白草,白幕,排风,排风草,天灯笼,和尚头草,望冬红,酸尖菜,排风藤,土防风,耳坠风,金线绿毛龟草,葫芦草,毛见藤,毛老人,红道士,毛和尚,野猫耳朵,胡毛藤,羊仔耳,生毛稍,龙毛龟,毛燕仔,红麦禾,蜀羊泉,毛相公,望风藤,毛千里光,毛秀才,鹰咬豆子,毛道士,毛葫芦,葫芦藤
(图片来源于悟空问答)
这种草在我们泰山这个地方叫”苦菜子”,它的学名叫败酱草,有黄花败酱和白花败酱之分,每年的春天早早的开花,一到春天山坡上白一片、黄一片的大多是败酱草,也有开黄花的蒲公英,和败酱草的花不一样,很好鉴别。
(图片来源于网络)
败酱草只所以叫“苦菜子”,是因为味道很苦,春天里经常上火,特别是眼睛红肿干涩、口舌生疮,用苦菜子泡水喝或者凉拌菜,有很好的疗效,吃不了几次就好了,因此“苦菜子”深受当地人的喜爱,有的洗净晒干了备用,晒干了的“苦菜子”就是中药败酱草。
败酱草始载于《神农本草经》中,东汉末年张仲景的《金匮要略》中,有”薏苡附子败酱散”,主治肠痈之病,过去都是以根入药、八月采集,现在白花败酱和黄花败酱的全草都可以入药,只所以叫败酱草,是因为其气味陈败,可以破败毒、脓、肿、疮、癣等病症,因此而得其名,是名副其实的败酱草。
(图片来源于网络)
败酱草味辛、苦、性偏寒,辛能行散、苦寒降泄,其主要功效就是清热解毒、消肿排脓、祛瘀止痛,是治疗肠痈腹痛、肺痈咳血、湿热泻痢、热毒血痢的药材,对于黄疸尿赤、目赤红肿都有较好的治疗作用。
败酱草散结泄热治疗肠痈,经常和薏米仁、桃仁、牡丹皮、大黄配伍,治疗肺痈时经常和白芨、冬瓜子、桔梗、浙贝母等配合使用,治疗疮疡肿毒,可以和金银花、连翘、蒲公英配合使用,用于消肿祛瘀时,可以和红花、川芎、山楂、丹参等配合使用,能够治疗腹中刺痛等病症。
版权声明:xxxxxxxxx;
工作时间:8:00-18:00
客服电话
电子邮件
admin@qq.com
扫码二维码
获取最新动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