躁狂性抑郁症

 2023-05-08  阅读 354  评论 0

摘要:3种水果能帮助抗强迫症  越来越多的研究结果显示,合理的饮食能够有效地保证我们的身体和精神都处于健康状态。有3种水果含有特殊的氨基酸,有助于刺激快乐激素”--血清素,可以利用这些水果来克服精神疾病。 

3种水果能帮助抗强迫症
  越来越多的研究结果显示,合理的饮食能够有效地保证我们的身体和精神都处于健康状态。有3种水果含有特殊的氨基酸,有助于刺激快乐激素”--血清素,可以利用这些水果来克服精神疾病。
  现代社会中最普遍的问题就是精神疾病。它造成的后果可能是毁灭性的,精神疾病也是导致人们不断去向心理医生、心理分析师和心理治疗师们求助的主要原因。
  研究发现,成熟的香蕉除了抵制精神抑郁以外,还有助于消化,可以降低血液里的胆固醇含量;成熟的甜瓜(用手按瓜皮的时候,瓜皮会稍稍凹下去)除了克服精神抑郁以外,它还有利尿作用,对胃有好处;波萝也具有一定的利尿作用,还能促进消化。

狂燥型抑郁症是什么?

中医治疗躁狂症主要依据中医对躁狂症的分型、病因、临床表现确定治疗。

(一)火内扰,热陷心包:相当急性躁狂症。主证:起病急速,心烦不寐,性情急躁,继而情绪高涨,手舞足蹈,口若悬河,滔滔不绝,声音嘶哑,常伴有夸大观念和妄想,琐事繁多,动作增多,虎头蛇尾,房室不节,大便秘结,时有出现意识障碍,打人毁物,弃衣而走,登高而歌,逾墙爬屋,壮热口渴,神错谵语,舌质红绛,少苔或无苔,脉弦数。

(二)实热内陷,阴虚火旺:相当轻躁狂症。主证:兴奋话多,自感精力充肺,洋洋得意,眉开眼笑,才华横溢,反应敏感,脑子里想的和嘴里的话在赛跑,与周围的人进行有效的交谈有时出现困难,观念飘忽,随境转移,可有音联意联,或高傲自大或盛气凌人,或载歌载舞,性欲亢进,食欲增强,两便结涩,面红耳赤。舌质红,苔黄白厚或厚腻。

(三)痰热扰胆,气滞扰心:相当于谵妄性躁狂。主证:有时由急性躁狂发展而,来,也可突然起病,常极度兴奋躁动,由于话多而言语零乱。声音高,常可导致口干舌燥,嘴唇干裂,声音嘶哑,被动注意力增强,甚至表现类似症状性精神病的‘谵妄状态',有时显的意识障碍;并可产生错觉,幻觉,妄想及冲动或伤害行为,生活不能自理,壮热口渴。脉弦数或滑数,舌质红,苔黄厚腻或褐厚腻。

(四)火盛阴虚,气血双虚,相当于慢性躁狂症。主证:狂病日久,热势渐减,多见于四五十岁的人与多次发作后,一般病情较轻,思维联想奔逸,语言动作不一不定增多,但情绪多呈欣快或悠然自得,有的伴有精神症状,甚至生活不能自理,形瘦面红,脉细数或滑数,舌质红或暗紫,苔薄白或少苔无苔。

中医对抑郁症进行辨证施治

(一)治则

①理气为先。叶桂治郁着眼点是:“郁则气滞”李用梓在郁证总治中主张:“郁皆因气不周流,当理气为先,开提为次。”朱丹溪治郁通方越菊丸亦重在理气。

②调中为本。李用梓强调:“脾胃居中,心肺肝肾四脏所受之邪过于中者,中气常先受之。况饮食,寒暑、痰饮之邪,脾胃亦先伤。”从郁证病机转化中看,肝气郁滞在先,势必延损脾胃,调补中洲当为治郁之本。

③辨证施治。郁让内有七情之伤,外有六淫之损,脏腑受累不一,更有病情转化,初病久疴之别,故虽有理气调中之大法,但更当个体辨证论治,因势利导,祛邪固本。

④以情胜情。郁证乃情志之病,叶桂在论郁中谓:“盖郁证全在病者能移情易胜”,此正合张景岳的“情志病,非情不解”之意。

(二)通用主方

①越菊丸。是《丹溪心法》治郁统方。方中香附理气,川芎活血,苍术燥湿,栀子泄火,神曲消食,诸药相合已治六郁之五,临症加味则诸郁可消。

②六郁汤。乃《景岳全书》治怒郁方。但方中主药香、芎、术、栀与越菊丸一致,再以砂仁代神曲,更加半夏祛痰,茯苓、甘草渗湿补脾,确有六郁全消之功。

③加未逍遥散。明代赵献可推崇应用。为疏肝解郁,健脾和营之剂,符合治郁的理气调中之大法,再加丹、栀消热泄火,恰合何梦瑶《医碥》之见“郁未有不为火者”。

以上三方,可通用于郁证初起,病在气分之期。

④归脾汤。传统用于郁久延及血分之主方。

有学者将郁症主要分为肝气郁结,气郁化火,气滞血瘀,心脾二亏,阴虚火旺等五种证型。

(1)肝气郁结型。忧思恼怒,日久伤肝,肝郁气滞,或横逆犯脾,或上扰心神。舌苔薄腻,脉弦。

治法宜疏肝解郁,理气畅中。

(2)气郁化火型。肝郁气滞,日久化热,火性炎上,上于头目;若肝火烁津,则胃肠积热;肝火内扰则心神不宁;气火上扰伤肺则气逆作咳;气郁于焦,则脾胃升降失调。舌红,苔薄黄腻,脉弦数。

治法宜疏肝解郁,清肝泻火。

(3)气滞血瘀型。患者因情志怫郁,“气机阻滞。气为血之帅,气行则血行,气滞则血瘀”。气滞日久,血瘀阻于心。则心失所养;瘀阻于肢体,则感觉异常;瘀阻于胞宫则月经不调;瘀阻于胸胁则胸胁刺痛。舌质紫暗或有瘀斑,脉弦涩。

治法宜疏肝理气,活血化瘀。

(4)心脾二亏型。因患者思虑劳神过度,损伤心脾。心营不足,则主不明而神不安;脾失健运,则气血生化之源不足,故心脾二亏诸证丛起。舌淡,脉沉细。

治法宜健脾养心,益气补血。

(5)阴虚火旺型。肝郁日久,化火化热,煎熬阴血,脏阴受损。营阴暗耗,心神失养。阴不制阳,则阴虚火旺。舌红而干,少苔,脉细数。

版权声明:xxxxxxxxx;

原文链接:https://www.fanque.com.cn/aad26AW4LDFdU.html

发表评论:

管理员

  • 内容144525
  • 积分0
  • 金币0
关于我们
l番茄知识网是实用的健康养生科普知识及日常生活保健小常识大全网站,分享春夏秋冬四季健康饮食养生保健小知识、运动对健康的好处、中医养生食疗做法等健康的生活方式及养生之道,学习健康养生百科知识尽在番茄健康养生知识网。
快捷菜单
健康养生知识
联系方式
电话:
地址:
Email:admin@qq.com
注册登录
注册帐号
登录帐号

Copyright © 2022 番茄知识网 Inc. 保留所有权利。 Powered by

页面耗时0.1264秒, 内存占用1.86 MB, 访问数据库18次

鄂ICP备2022009988号-2

  • 我要关灯
    我要开灯
  • 客户电话
    807220904

    工作时间:8:00-18:00

    客服电话

    电子邮件

    admin@qq.com

  • 官方微信

    扫码二维码

    获取最新动态

  •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