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今,风湿病的发病率逐年增高。风湿病是一组侵犯关节、骨骼、肌肉、血管及有关软组织或结缔组织为主的慢性疾病,给患者带来了巨大的痛苦。目前,对风湿病仍缺乏根治的方法,但这并不意味着“不能治”。通过正规系统的用药,绝大多数患者的症状可以得到缓解。那么,治疗风湿病应注意什么呢?
治疗越早越好
以类风湿关节炎为例,大量临床病例证实,多数类风湿患者的大部分关节侵蚀发生在发病头1—2年内。此时,如未进行正规的有效治疗,就会贻误最佳治疗时间,会导致患者关节畸形、功能受损,加大疾病治疗的难度,降低患者的生活质量。
坚持长期治疗
风湿病的治疗时间一般至少三个月到半年,甚至数年或更长时间。医生会根据患者情况制定长期系统的综合治疗计划,还需根据病情变化,及时调整治疗方案。因此患者最好固定在一家正规医院的风湿专科进行固定医生的长期治疗。不少患者因对风湿性疾病缺乏认识,往往仅接受一两周的治疗后感觉没有明显疗效,就进而怀疑医生的治疗水平,转到另外一家医院就诊,这是不科学的。
注意气候影响
大约90%的风湿病患者对气候变化敏感。在受到寒冷、潮湿等外界影响时,关节会局部肿胀,疼痛的症状会加重。有些患者的病情变化与季节有关,因此要重视气候、季节对疾病的影响,注意避寒、保暖。
本人写过科普文章,照搬如下。
可以通过几种方式,减轻类风湿的症状。
原文:
风湿患者,起居饮食要注意
风湿性疾病,简称风湿病,是以骨、关节及关节周围软组织,如肌肉、肌腱、韧带、神经的病变为主要症状的疾病。本文所指的风湿患者,一般指类风湿关节炎患者,其典型症状为手、脚小关节对称出现肿胀、疼痛,部分可伴有晨僵,即早晨出现关节僵硬,活动受限,一段时间后逐渐缓解。若患者疏于治疗,病情加重后会关节畸形,影响手脚活动,甚至残疾,生活不能自理。
中医上中风湿病的含义更广,本文暂只讨论以痹病为表现的风湿病。痹病指因为内外各种原因,导致经络痹阻,气血不畅,引起肌肉、筋骨、关节处的疼痛、麻木、重着、灼热、活动不利,甚至关节变形的病症。《黄帝内经》中讲到:“风寒湿三气杂至合而为痹也。其风气胜者为行痹,寒气胜者为痛痹,湿气胜者为着痹也。”古人对于痹病的认识已经达到了相当的高度,抓住了它的三个主要病因。现在临床上,痹病的治疗、调护也需要时时想到风、寒、湿这三个问题。
起居方面,风湿患者应避免接触风、寒、湿这三类邪气。
避风,并不是讲不能接触空气流动。正常时令、节气的风,如微风、和风,对于患者来说都是可以接受的。需要注意的是人造的、非自然的风,如风扇、空调的冷风,需要减少接触。如果在办公室或者人多的地方不太方便,或者夏天温度很高需要降温,尽量避免直接接触到,让风扇、空调出风方向对着墙壁、天花板等地方,如果实在避无可避,围上丝巾,戴上护臂、手套等也有一定保护作用。
避寒,最重要在于根据气候、温度变化,适当增减衣物。风湿病人对于温度很敏感,洗脸、洗手应用温水,不能洗凉水澡,尽量少受冷水刺激。同时本身对于寒邪的抵御能力不如正常人群,老百姓俗话讲的“春捂秋冻”对于风湿患者并不合适,提前穿上合适的衣服,减轻外界寒邪对人的影响,至关重要。
避湿,需要注意的是避免久居潮湿、阴冷的地方,居住的房间应干燥、向阳,被褥应干燥、温暖。风湿病人出汗后,应避免受风,用毛巾擦干,有条件的可换上干燥衣物。因为出汗后毛孔洞开,风湿病人本身御邪能力较差,容易被邪气趁虚而入,加重病情。
其次,风湿患者应该注意关节功能锻炼,在前期活动没有较大受限情况下需要保持一定的活动量,维持血液循环,必要时主动活动和被动活动结合,避免关节僵硬变形。
饮食方面,应该注意食物的寒热。一般食物多有偏性,比如蒜苔、韭菜、牛羊肉等偏温热,而芹菜、苦瓜、莴笋等偏寒凉,对于一般的冷痛症状为主的患者,建议可稍多一些偏温热的食物摄入。但除了常见的寒、湿症状之外,风湿也常常出现热象,如关节红肿热痛,此时便不单纯是寒湿,也需要避免食用过多辛燥助热的食物。
另外,风湿病是慢性疾病,严重者需要长期服药,因为药物影响往往脾胃消化功能受损,需要多吃富含优质蛋白、维生素的食物,保证病人食欲。高脂肪食物,海鲜,钠盐含量过高的食物都有可能加重风湿病症状,患者应该少吃或者禁忌。凡事过犹不及,对于食物我们应该清淡饮食,以平性的五谷杂粮为主,不可太过偏颇。
版权声明:xxxxxxxxx;
工作时间:8:00-18:00
客服电话
电子邮件
admin@qq.com
扫码二维码
获取最新动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