婴儿和母亲的分离焦虑是怎么回事?有何种表现?

 2023-04-14  阅读 698  评论 0

摘要:现在动不动就提分离焦虑,搞得妈妈们都很紧张,生怕自己和孩子分开,会让宝宝有分离焦虑,影响健康发育。为了让妈妈们不再担心,我从专业角度来说一说。从心理学的角度来看,分离焦虑分为正常的分离焦虑和不正常

现在动不动就提分离焦虑,搞得妈妈们都很紧张,生怕自己和孩子分开,会让宝宝有分离焦虑,影响健康发育。

为了让妈妈们不再担心,我从专业角度来说一说。

从心理学的角度来看,分离焦虑分为正常的分离焦虑和不正常的分离焦虑。

1、正常的分离焦虑。

比方说,妈妈想出去溜达一会,刚把宝宝递给爸爸,宝宝就开始大哭大闹。妈妈一哄一抱,宝宝就不哭了。

这种就是典型的分离焦虑,而且是正常的。

分离焦虑,指的是小孩子同家人分开的时候产生的不安、不愉快的悲观情绪反应。

主要表现有烦躁、不安、哭闹等。

这是在婴幼儿时期,孩子对父母等亲人的依赖程度是最高的。待在熟悉的人身边,他们才能获得充足的安全感。

而突然和亲人分开,他们本能地就会觉得失去了安全,会害怕,这个时候,分离焦虑就出现了。

分离焦虑是一种情绪反应,是很正常的现象。几乎每个人都有过这种情绪。

这种情绪只要控制在适度范围,不是长时间的出现,没有影响到孩子的身心发育,那就是正常的情绪反应,不是心理疾病。

2、不正常的分离焦虑。

分离焦虑障碍,才是真正意义上的心理疾病。

分离焦虑障碍,指的是婴幼儿对和亲人分开存在着过度的害怕和焦虑,长时间存在,影响了孩子的身心发育。

只有出现这种情况,才是不正常的,才需要找医生。

举个例子对比一下,家长们就明白区别了。

比方说,我们送宝宝去幼儿园。

一开始,宝宝不愿意离开妈妈,又哭又闹。

过了几天,宝宝适应幼儿园的生活了,去幼儿园上学也不再哭闹了,和老师、其他小朋友也能接触、交往了。

这种情况就是分离焦虑,是很正常的情况。

而宝宝如果一直哭闹,持续不断哭闹,做噩梦、甚至身体出现呕吐、头疼、胃疼等反应,这种情况持续4周以上,那就不正常了。

这时,我们就要考虑这是分离焦虑障碍了。

通过上述的例子,大家应该明白了这两者的区别。

孩子刚开始去幼儿园,是分离焦虑最容易出现的时候。我们该怎么办,才能让宝宝轻松一点呢?

1、提前熟悉新环境。

进入幼儿园的前两个月,家长可以多带孩子到幼儿园附近玩耍,同时分享一些幼儿园的有趣事情。

这样可以使孩子提前熟悉幼儿园环境,对上幼儿园有憧憬和向往。

2、平时多接触同龄阶段的小朋友。

平时家长要多鼓励孩子和其他小朋友一起玩耍。和小朋友一起玩,能增强孩子的社会性。

3、提前训练适应。

在宝宝上幼儿园之前,要让他们慢慢适应和妈妈的分开。可以和宝宝约定,妈妈大概几分钟后回来。

经常这样训练,宝宝们会慢慢适应妈妈的离开,培养出对家长的信任。

点个赞再走嘛~

我是柳柳老师,有趣有料的教育心理老师,情感导师。

关注我,更多实用知识推送给您。

有情感心理问题,可以私信问我哟~

版权声明:xxxxxxxxx;

原文链接:https://www.fanque.com.cn/aac59Am4BBVNb.html

标签: 健康 教育

发表评论:

管理员

  • 内容144525
  • 积分0
  • 金币0
关于我们
l番茄知识网是实用的健康养生科普知识及日常生活保健小常识大全网站,分享春夏秋冬四季健康饮食养生保健小知识、运动对健康的好处、中医养生食疗做法等健康的生活方式及养生之道,学习健康养生百科知识尽在番茄健康养生知识网。
快捷菜单
健康养生知识
联系方式
电话:
地址:
Email:admin@qq.com
注册登录
注册帐号
登录帐号

Copyright © 2022 番茄知识网 Inc. 保留所有权利。 Powered by

页面耗时0.5910秒, 内存占用1.83 MB, 访问数据库18次

鄂ICP备2022009988号-2

  • 我要关灯
    我要开灯
  • 客户电话
    807220904

    工作时间:8:00-18:00

    客服电话

    电子邮件

    admin@qq.com

  • 官方微信

    扫码二维码

    获取最新动态

  •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