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州的做法: 磨米浆 将大米用清水浸泡2小时,洗净捞起,加清水磨成浓浆。
制虾场 将虾米装进小纱布袋内、封口,放锅内,加水用中火熬成虾汤。 制辅料: 泡发蛏干,洗净;丁香鱼干除去杂质;泡发香菇,洗净,切条;葱、蒜洗净切段,起油锅煸熟。 制糊:大锅内加清水1000克,用大火烧至七成热时,在锅的内边抹匀一圈花生油后,舀米浆一碗(约800克)由左向右沿锅边浇一圈,将锅盖严,闷片刻后揭盖,见锅边的米浆烙熟起卷时,用锅铲将米浆铲火锅内。此时锅内再加水500克,依此法分数次将米浆绕浇完毕。锅内放入虾糠、虾油、和其他辅料一起煮熟,调准口味,装碗即成。 成品色白,质鲜嫩,有浓郁的福建渔家风味。 尤溪的做法: 主料:上好大米1000克。 配料:猪骨头1500克、紫菜25克、虾干25克、蛏干50克、瘦肉250克。韭菜150克。 调料:酱油50克、精盐15克、老酒100克、胡椒粉5克、葱头油100克(红葱头切碎炸香)、熟花生油50克。 制做过程: 1、将大米洗净用清水浸泡一夜(大米浸泡时间足够,米浆才能磨的细腻)后捞出沥干,掺水约1500克磨成浆,搅拌均匀。 2、把猪骨头放进清水锅里熬煮成骨头汤约3000克。 3、将虾干、蛏干放进骨汤里用中小火煮一小时,让其出味后盛起。 4、紫菜洗净撕碎,韭菜切末。瘦肉切丁待用。 5、大锅(口径60厘米左右)烧热,将备好的汤加一倍清水,盖上锅盖,烧沸后揭去锅盖,往锅边抹一层花生油,用碗舀米浆往锅边浇一圈,盖上锅盖约半分钟,揭盖把锅边的熟米浆片铲到汤里,再添一些汤和清水加盖烧开,按上法将米浆做完为止。当最后一次浆成熟铲入后,加入虾干、蛏干(原先煮过捞起的)、紫菜、瘦肉、韭菜煮开出锅装盆里,再调入酱油、精盐、味精、老酒、胡椒粉、葱头油即成。
可以
蛏干是小贝壳类的海水产,双壳纲竹蛏科海产贝类,软体动物,介壳两扇,形状狭而长,外面蛋黄色,里面白色,生活在近岸的海水里,也可人工养殖,肉味鲜美,有缢蛏、竹蛏等种类。
质量好的蛏干,个体大而完整,肉质肥厚,色泽淡黄,质地干燥,气味清荤,少带咸味,无破碎,无泥沙杂质;质量差的蛏干,个体小,体形不完整,色泽暗淡带黑褐色,表面粘有泥抄,咸味重,气味不正。
用料
主料
五花肉320克
墨鱼(干)1只
鸡蛋2只
辅料
白砂糖
2.5-3汤匙
植物油
1汤匙
花雕酒
1汤匙
开水
500毫升
花椒
十几颗
香叶
1片
桂皮
1段
八角
1个
姜
3片
红辣椒
3个
橘皮
1片
生抽
2汤匙
墨鱼干红烧肉的做法
1.
墨鱼干用清水浸泡一夜
2.
去皮去牙去眼去海螵蛸(白色梭形骨)
3.
冲洗干净后切成条状,焯水后备用
4.
[炒糖色]白砂糖2.5-3汤匙加植物油1汤匙拌匀
5.
加热至糖融化,刚刚呈现焦糖色就进行下一步,如果糖熬得太过的话会苦 立即倒入刚烧滚的开水500ML
6.
要小心蒸汽烫手,也要小心糖汁溅出来烫手搅匀后就是糖色水,放在一边备用
7.
五花肉焯水至断生后切成小块
8.
放入平底不粘锅中,中火煎至两面金黄我一点油都没有放,完全就是在把肥肉部分的油脂煸出来
9.
香料:花椒十几颗,香叶1片,桂皮1段,八角1个,姜3片,干红辣椒3个,干橘皮1片
10.
煸好的五花肉,焯水后的墨鱼干条放入高压锅中倒入糖色水,所有香料和调味料(生抽2汤匙,花雕酒1汤匙)电高压锅上汽后压30分钟,自然放气后开盖如果用传统高压锅的上汽后转中小火,如果没有高压锅的用慢炖锅或者汤锅炒锅砂锅慢炖2个小时
11.
压好以后从高压锅中转入炒锅中,加入两只白煮蛋(剥壳后在表面划几刀入味)
12.
大火收汁即可。这样的收汁时间短,白煮蛋只是蹭个味儿如果想要白煮蛋有卤蛋的感觉的话最好舍弃高压锅,用以上提到的慢炖锅汤锅炒锅砂锅等慢慢炖肉炖肉的同时加入白煮蛋一起煮,就更入味儿了~
食材清单:
排骨500克、 蛤蜊干 50 克、 蛏干 50克
烹饪步骤:
1.蛏干和蛤蜊干浸泡,挖掉边缘黑色的物体,清洗干净
2.排骨洗干净等水开后放下去烫一下捞起
步骤3.直接把蛏干蛤蜊干和排骨倒入锅里清蒸,好了之后倒一点料酒增加香味,加入盐巴就可以了
主料
猪大排500g
辅料
蛏干适量
食盐适量鸡精适量 老抽适量料酒适量
步骤1
准备材料
步骤2
将水烧至沸腾,放排骨下锅,过滤一下就好去血水
步骤3
将清洗好的排骨。蛏干放入高压锅,加料酒,老抽,盐
步骤4
即可盖锅烧至高压锅提示熟即可
步骤5
出锅前加鸡精即可上菜了
原料:
猪大骨头400克
海带200克
蛏干12个
姜1片
白醋少许
食盐少许
做法:
1
蛏干要事先洗净浸泡2个小时左右,姜切片待用
2
烧开水,放入骨头焯烫,过凉洗净
3
将以上预处理好的材料一起放入电压力锅,加入适量的水
4
加入一勺的福建老酒,几滴的白醋,按蹄筋键,大约40分钟就好
5
食用时候加点盐就可以了
所需食材:
牛肉5块,青萝卜半个,腐乳两块,大葱一根半,还有两片姜片。
步骤
1、先把牛肉切小丁,
2、青萝卜擦丝,萝卜很嫩,擦丝后自然出水了,挤掉多余的水分,这里不用撒盐沙水,萝卜的水分也不用挤的太干净,适当保留一些水分,吃起来更香。
3、大葱切碎末,姜片也切碎。
4、把上面的所有的食材放一起,撒两块腐乳,两勺盐,一勺五香粉,小半勺白糖,几滴料酒,几滴味极鲜,几滴老抽,一勺蚝油,边剁边翻拌均匀。
5.这里的馅料不要剁得太碎了,太碎了吃着没有嚼劲,适当的保留一些颗粒,吃着才香。
6、剁好的馅料放入盆里,锅里热一大勺油,油热后浇到肉馅上,再放40克普通面粉和40克的玉米淀粉,翻拌均匀,丸子馅料就做好了。这时候闻着已经很香了。
7、接下来就是做丸子了,戴上一次性手套,用勺子取一勺馅料,放入手中,右手拿起肉馅,再摔到左手上,反复几次,肉丸子就紧实了,做好的肉丸子放到刷过油的笼屉上。
7、蒸锅里面多放一些水,肉丸子需要多蒸一会,防止干锅。
8、盖上锅盖,开大火蒸30分钟。
9、时间到,拿出蒸熟的肉丸子,迫不及待的吃一个,味道真的太香了,肉嫩香味足,一口一个简直就吃不够。
煲出一锅好喝的排骨汤的必知秘诀:
一、选排骨——最好是排骨边或尾椎段。不建议用筒骨。
排骨汤之所以好喝,是因为熬煮出了排骨的骨髓和营养,因此可挑选骨头较大、肉质较耐煮的排骨,如尾椎段或肋排段。肉较多的里肌部位的排骨不合适熬汤。而且,不建议用筒骨,虽然其骨髓丰富,但是太油,熬出的汤不够干净,口感不好。在这里我强烈推荐排骨边(见图)。排骨边,顾名思义就是整幅排骨边上的这一条。一副排骨就一条边。如果说其部位,应该属于肚腩肋排。我不知道别的地方是否有专门卖排骨边的,我们这里有,价格与小排一样贵。但是口感却不太一样,因为其接近五花肉而稍微带油脂,所以肉质嫩,易熟,煲汤味道很好,排骨肉也好吃。这就是排骨边
二、去嘌呤。肉类含有较高的嘌呤,去除其的简单办法就是在煲汤前,先将洗干净的猪骨入沸水中汆煮3分钟后捞出,重新换过水后再开始煲汤,这样就可以去除90%的嘌呤。刚入水的排骨 3分钟后的排骨,可以见到水已十分浑浊三、除污物。猪骨入沸水中汆煮3分钟后捞出,最好用冷水冲去附着在骨头上的血污和脏物,如此,既可以使煲出的汤够干净,而且也可以让肉表面紧缩,耐久煮。
(借用下从前煲猪手汤时拍的照片,因为冲洗排骨与此一样的手法,这次我没有专门拍)
四、加足水。煲汤时要一次性加入足够的水,中途尽量不要再加水。如果一定要加水的话,也要加入热水。煲汤用水量一般是汤料重量的2.5-3倍,我一般是1斤的排骨用5—6碗水(大约1000ML—1200ML,4-5杯水)。
五、增香味。现在的猪肉都有着一股腥骚味,去除这股味道,有的喜欢在汤中加点姜片。但是我要推荐用海蛎干和老蛏干(如图)。会为猪骨汤带来出人意料的十分香甜的味道。
六、选容器——煲汤选用瓦罐或砂锅最好,不建议用金属锅。
瓦罐和砂锅能均衡而持久地把外界热能传递给里面的原料,而相对平衡的环境温度,又有利于水分子与食物的相互渗透,这种相互渗透的时间维持得越长,鲜香成分溢出得越多,熬出的汤的滋味就越鲜醇,原料的质地就越酥烂。
七、盖紧盖。如此,才能不让汤汁水分流失快,且失去味道。
八、小火煲。煲汤的要诀是:武火烧沸,文火慢煨。小火慢煲,可以让食材的营养物质慢慢渗入到汤内。但是多滚的汤并不利于身体健康,所以建议用电紫砂瓦甄,功率小,往往使汤汁处于沸而不腾的状态。如果没有电紫砂瓦甄的话,就用最小火慢煲。
九、有耐心。这无需多说了。我用排骨边在煤气灶上煲汤的话,一般一个半小时左右。如果用电子瓦甄,微火,两个半小时足够了。这里补充一句,排骨边不建议用电子瓦甄,容易脱骨。尾椎段则建议使用电子瓦甄。
十、后放菜和调料。尤其是容易烂的蔬菜,如,萝卜、西红柿、冬瓜等,得先让排骨熬煮约1小时以上后再加入。盐也要最后放。醋则例外。
蛏干 制作方法 1.洗蛏:从海涂挖起的蛏,用人工或洗蛏机在海水中洗净。 2.浸泡吐沙:洗好的蛏装筐,每筐约14~15千克,放在2~3%的稀盐水(或掺淡水的海水,比重1.007~1.010,视海区而定)中静养吐沙2~3小时,洗净后连筐捞起。 3.煮熟:生着火,将一筐蛏倒入锅内,不要放水,盖上锅盖。如果蛏很肥大,可加一大碗水。直煮到锅盖内蒸汽成直线冒出,再煮5分钟左右,掀开盖,自下而上翻拌一次,使蛏受热均匀,到蛏汁重新沸腾,贝壳张开即熟,立即捞起。 4.剥壳:煮熟的蛏捞起后,用人工或剥壳机剥去外壳。 5.洗肉:洗肉用人工洗淘,也可用洗肉机。人工洗肉时应准备几个水桶,桶内盛满清水或经澄清过的蛏卤,桶口放一个竹箩,以便盛放蛏肉。洗肉时,要用手指着力挖掏,如果已经怀卵就应用拳头掏洗;水要勤换,直洗到蛏肉上没有附着泥沙杂质为止,捞起沥干水分。 6.晒干:将滴干水分的蛏肉铺在竹帘上,晒时要小心翻动,切勿使肉粘在竹帘上,否则翻时会把蛏体弄破。蛏干一般晒到坚实、肉呈淡黄色、水管僵直时,可烘干或放在锅内用温火焙干。焙干时要随时翻动,但焙出的蛏干比日晒的质量差。 7.包装:蛏干晒干后,放置阴凉处余热散尽,分级包装。质好蛏干个体完整没有泥沙杂质,足干,淡黄色;质差蛏干肉色暗淡带黑褐色,粘有泥沙,体小而不完整。将分级好的蛏干装入木箱或麻袋放在木架上,要随时检查翻晒,避免受潮霉烂。夏天易生蛀虫,每100千克蛏干可用蒜瓣2~3千克均匀撒在蛏干内,以防虫蛀。 原料介绍 蛏干又名蛏子干,是蛏肉的干制品。蛏,福建称跃,浙江称蜻,辽宁、河北、山东等地称,属瓣鳃类动物。其形状:外有两扇壳,壳质脆而薄,茶褐色,壳面有条纹,长方形,有两条细长吸管伸出壳外,靠它吸取食物和排泄。还有一扁形斧足拖在下面。我国沿海低潮区均产,各省人工养殖也多。 营养分析 蛏肉含丰富蛋白质、钙、镁、铁、硒、维生素A等营养元素,滋味鲜美,营养价值高,具有补虚的功能。 适宜人群 一般人群都可食用 1. 适宜产后虚损、烦热口渴、湿热水肿、痢疾、醉酒等人群; 2. 脾胃虚寒、腹泻者应少食。 食疗作用 蛏肉味甘咸、性寒,入心、肝、肾经; 具有补阴,清热,除烦,解酒毒等功效; 对产后虚损,烦热口渴,湿热水肿,痢疾,醉酒等有一定治疗作用。 备注 质量好的蛏干,个体大而完整,肉质肥厚,色泽淡黄,质地干燥,气味清荤,少带咸味,无破碎,无泥沙杂质;质量差的蛏干,个体小,体形不完整,色泽暗淡带黑褐色,表面粘有泥抄,咸味重,气味不正。 ------------------------------ 蛏干烧肉的做法 猪五花肉350克,蛏干150克,熟笋片50克,小葱末、姜末各少许,酱油1汤匙,白糖约1汤匙,绍酒3茶匙,生粉适量。 1 将蛏干洗净置碗内,加入清水(淹没原料),上笼蒸熟取出,把蛏干捞起放在清水中,用筷子搅动,淘净杂质。蒸蛏干的原汁,过滤后备用。 2 选用带皮的猪五花肉刮洗净,切成1厘米厚的长方片放在锅中,加入适量水,用大火煮滚,撇去浮沫,改用小火烧至五成烂时,加入姜末、白糖、绍酒、酱油、精盐、笋片、蛏干和原汁,继续烧至烂时,用生粉水勾芡,起锅装碟,洒上葱末即可。 ------------------- 蛏干炖薯仔 蛏干炖薯仔的做法非常简单,只要按照菜谱步骤一步一步您来一定会享受到一道美味菜肴,蛏干炖薯仔是中国菜系闽菜菜系中很有特色的菜式之一,蛏干炖薯仔以蛏干 为主要材料,烹饪以炖菜为主,口味属于,跟着美食杰网站为您提供菜谱试试看,相信您一定会成功! 配 料: 蛏干、薯仔 ·操 作: 1、将蛏干20克洗净,加清水200克浸泡后蒸30分钟让其出味。 2、薯仔500克去皮洗净后切斜刀块装碗。 3、薯仔块加入蛏干汤(包括蛏干)和肉汤约500克,炖20分钟即成。 以上做法改为煮法也可以,煮好出锅时加点芹菜末味道更佳。煮的做法,汤较浑浊,不如蒸的清澈。
1、蜇皮:用冷水浸泡,将经过浸泡洗净的蜇皮,沥干水分,投入80℃的水锅中出水,出水过程中,水温应始终保持在70℃~80℃之间。约30秒钟后,蜇头开始收缩。此时,将蜇皮倒出、过凉后,浸入浓度为1/500的醋精水溶液中(夏季可适当提高水溶液浓度,并在水面上覆上块)。经过几个小时的浸泡,蜇头又恢复原有的形态并变的很脆。将醋精水溶液倒出,换入清水,即可随时取用。
2、燕菜:将燕菜洗净放碗内,对入三成热的水(夏季可用凉水),用盖盖上,见燕菜泡开胀起时,换温水一次,一手托住燕菜,一手持镊子,将燕毛择净,除去根部的沙子。然后再换温水一次,让其继续胀发,继续换水,直至燕窝柔软、光滑即成。使用时,将发好的燕窝撕成小批,用开汤杀一下。
3、鱼翅:将鱼翅的薄边裁去(因有极细的沙子,不宜煺净),然后根据鱼翅的质量适当加热,用开水焖发。将焖过的鱼翅捞在木桶内,倒入开水,浸没鱼翅,盖上盖,保持温度,焖泡几个小时。然后去掉翅上的沙质,裁去翅根,冼净,继续加热焖发5个小时左右。将焖透的鱼翅晾凉,去骨和去掉腐肉,用清水漂去腥味,再焖再浸。热天焖浸时间可短些,冷天焖煮时间可长些。发制鱼翅,忌用铁器。
4、鱼肚:质厚者水发、油发均可。质薄瘦小者宜油发,不宜水发。油发:即锅放火上,添油大半锅,油热三成,将鱼肚放入浆软,裁开再放油锅内,用勺压住,文火浸炸。见鱼肚起泡翻过来炸;如油温升高,可将锅端下;油温下降后,再端上火,反复顿火。炸制时间的长短,可根据鱼肚的质量而定。质厚的炸制的时间稍长,质薄的炸制的时间较短。不能大火高温炸制,以防皮焦肉不透。鱼肚炸透的标准是:锅内的油不翻花,鱼肚一拍就断,断面处呈海绵状。炸好的鱼肚放盆内,先用东西压住,再倒入开水,使其浸发回软,然后捞出,挤去水分。根据所做菜肴的需要,切成不同的形状,用开水氽几次,漂去油质,用开水养住,每天换水两次。作菜时,用毛汤杀一下,即可烧制。水发:用温水将鱼肚洗净,放锅内加冷水烧开,焖两个小时后,用布将鱼肚擦一遍,换开水继续焖泡。每次换水时,先将鱼肚用冷水洗一下,再用热水焖,发透为止。发制鱼肚时,切忌碰到虾水与蟹水,以防泻身。
5、鱼骨:先将鱼骨用温水洗净,再用开水浸泡两小时,至鱼骨胀起发白时,放入另一盆内,对入毛汤,放入适量生糯米,上笼蒸约30分钟,见鱼骨嫩脆取出,用开水养住,待用。
6、鱼唇:将鱼唇放在盆内,加入开水,盖上盖,反复换开水,让其继续焖泡至能煺掉沙时,刮去沙粒与黑皮,煺不掉沙的可继续发制。去掉沙后,放盆内,换开水继续发制到能抽去骨时,将骨抽出,保持形状完整,裁去腐朽边沿,然后用清水浸泡,除净腥味和胶质,用开水养住备用。烹调时按需要切成不同形状,用毛汤杀透即可。
7、鱼皮:可水发、油发。一般鲨鱼皮较厚,宜水发;鳇鱼皮较薄,宜油发。水发:将鲨鱼皮放火上,烤至沙子下落,放盆内,加入开水,盖上盖,焖至沙粒脱落,将鱼皮捞出。如果有的沙粒没有脱落掉,可继续焖发。捞出后,将沙粒煺净,再放开水里焖发3个小时,然后捞出,将里外的黄黑皮及腐肉等脏物去净,放锅内氽一次,捞出继续水发。至鱼皮光滑柔软、没有腥臭味时改刀,用毛汤杀一下,即可烧制菜肴。油发:鳇鱼皮薄,可先擦净,在火上烤软,用刀裁成13厘米见方的块,然后厚薄挑开,先下入热油锅内激一下,再下入温油锅内慢慢浸炸,连续顿火,油温不能超过五成,将鱼皮炸透。再用开水焖泡,使其胀发回软,刮去黑皮,放盆内,添入热水,加碱少许,除去浮油,再换用热水,吐净碱味,用开水养住。使用时,片成大坡刀片,用开汤杀一下即可。因为鱼皮厚薄、老嫩不一,发制时,应注意将发好的及时拣出。
8、鲍鱼:先将干鲍鱼洗净,再添入开水,盖上盖,焖至鲍鱼发软,捞在凉水盆内,抠净黑皮,冼去杂质,捞入开水盆里,放少许碱面,盖上盖,放灶火台上,继续焖发。至鲍鱼发透、有弹性时改刀,再换热水,漂去碱味即成。
9、鱼裙:将鱼裙冼净,放入热水锅内,水烧开后,端离火口,焖软后捞入凉水盆里,刮去表面黑皮和底层粗皮。再将鱼裙放入开水锅内,加入葱、姜、料酒,烧开,焖至能去骨时捞出。拆去骨,修去不宜使用的部分,用开水冲泡,去净腥味,在开水中养住。使用时改刀,用汤杀一下即可。
10、淡菜:将淡菜用温水洗净,在清水中浸泡两三小时,捞放清水盆中,上笼蒸至回软,抠去杂质后再放盆中,添入毛汤,上笼蒸烂即可。
11、蛏干:将蛏干用开水焖软,破开,抠出杂质,用水洗净,放入盆内。添开水,加碱少许,继续焖发,中间可连续加热三至四次,至蛏干肥嫩,用开水养住(稍放一点碱)备用。
12、蚶子:将蚶子用炊帚闯冼干净,去沙使壳变白,在开水中掸一下,食用时去掉壳的一面,另一面随肉装成盘。
13、干贝:将干贝用水淘洗干净,去掉腰箍(也有叫柱筋,实为一种结缔组织),放碗内,添水蒸烂,用水养住备用。使用时,将蒸好的干贝搓成丝。蒸干贝的原汁,可用于制作干贝类菜肴及制清汤使用。
14、鱿鱼:分生发、熟发两种。河南多用熟发,就是先将鱼须去掉,将鱿鱼放温碱水中泡透,使其完全回软(用碱量视鱿鱼质量而定,质老肉厚的用碱量大于质嫩肉薄的,一般嫩而薄的鱿鱼250克用50克碱,老而厚的鱿鱼可多放一点碱),刮去黑皮,顺长切成两片,连碱水带鱼一起倒入锅内,在旺火上烧沸后,连续顿火两次。发至透亮时,将鱿鱼捞入开水盆内,不等水凉再换开水。每次换开水时,都要少加一些碱。连续换水三次,发至完全胀开。使用时,换温水使其将碱味吐净,即可使用。发好的鱿鱼平滑柔软,呈白黄色,鲜润透亮,用手捏着有弹性。发好的鱿鱼如使用不完,仍放开水内,少放些碱养着备用。
15、蛤蜊:将蛤蜊干洗用清水洗净,再放温水中焖软即可使用,焖泡时的原汁不要丢掉,可做清汤及其他菜肴。
16、乌鱼蛋:食用时,用清水将乌鱼蛋洗净,捞在冷水中揭片后,在开水中浸一下,再放清水中浸泡,使其吐出盐味,用温开水养住备用。
17、海参:先将海参放入盆内,对入开水,泡软后放入冷水锅内;烧开,再捞到开水盆内,盖严盖,放在灶台较热处。等到海参发起,捞在开水盆内,用刀子把海参的肚子划开,取出肠肚,抠净外边的黑皮后洗净,再放入冷水锅内烧开,仍捞入开水盆内,盖上盖,放灶台较热处。如此反复焖发,直到海参柔软、光滑、捏着有韧性,才算发好。发好的海参,可放入开水中泡着备用。因海参有大有小,不能同时发透,更不能确定发制几次,所以必须勤看,发现已发好的及时拣出,其余继续发制。对于皮厚又硬的海参,则要先用火烧,再用水发。将海参在火上烧焦外皮,用小刀刮去焦皮露出褐色,然后按上述方法进行发制。夏天发制海参因气温较高,应注意海参腐烂、变质,切记不能让发制海参的盆中有“生水”,更不能让水浑发粘。不论什么时候发制海参,都不能让发海参的锅内、盆内的水中带有油腻和盐碱。如水中有油,海参容易腐烂溶化;如水中有盐碱,则不易发透。在开肚去肠时,不要碰破海参腹内的一层腹膜,否则发时易烂。但在发好后烹制前,必须用清水将这层腹膜轻轻洗掉。
版权声明:xxxxxxxxx;
工作时间:8:00-18:00
客服电话
电子邮件
admin@qq.com
扫码二维码
获取最新动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