鹅儿
【唐】李郢
腊后闲行村舍边,黄鹅清水真可怜。
何穷散乱随新草,永日淹留在野田。
无事群鸣遮水际,争来引颈逼人前。
风吹楚泽蒹葭暮,看下寒溪逐去船。
李郢,字楚望,长安(今陕西西安)人。大中十年,第进士,官终侍御史。诗作多写景状物,风格以老练沉郁为主。代表作有《南池》、《阳羡春歌》、《茶山贡焙歌》、《园居》、《中元夜》、《晚泊松江驿》、《七夕》、《江亭晚望》、《孔雀》、《画鼓》、《晓井》等,其中以《南池》流传最广。
柳州词派:以曹尔堪为代表,风近“花间”,云间词派羽翼之一,明亡前后始有豪迈悲凉之气。
阳羡词派:以陈维崧为宗,崇“意”主“情”,以悲慨激扬和凄清萧瑟等多侧面的情思,浓重表现出那个特定时代的心态。
浙西词派:以朱彝尊、厉鄂为代表的“浙西六家”、前后“吴中七子”等,主张醇雅清空。
常州词派:张惠言、周济为代表,追求复古,更多地表现为词学理论,于词本身无多大成就。
是夔州与夫人分手。
“这三峡水性,上峡水太急,下峡水太缓,只有中峡水缓急参半。用此水煎阳羡茶 ,上峡水味浓,下峡水味淡,中峡水在浓淡之间,今观茶色许久方现,故知是下峡水。”
苏轼速离席向王安石谢罪。
受人之托,忠人之事,而这次苏轼取下峡水来冒充中峡水,被王安石道破,这其中有何缘故?
苏轼被贬后任常州团练副使时,拜访已退居在家的王安石,辞行时,王安石对苏轼说:“老夫幼年灯窗十载,染成一疾,老年常发,太医院的医生说是痰火之症。若要根治,须用三峡的中峡水和宜兴的阳羡茶煎服。子瞻故乡在蜀,倘若能借眷属往来之便,携一瓮中峡水相送,那么,老夫衰老的年纪,都是子瞻所延长的。”
苏轼答允后便告辞了。
过了些时日,苏轼夫人要回四川省亲,苏轼决定送夫人到夔州,然后汲取中峡水好向王荆公复命。船到夔州,苏轼就与夫人分手后便返棹东下。
上峡(瞿塘峡)水势湍急,峭壁千寻,苏轼构思着《三峡赋》,不知不觉就睡着了。三峡水一泻千里,一觉醒来,轻舟已过万重山,已经到了下峡(西陵峡)。苏轼命船家返航,回取中峡(巫峡)水。
水手道:“三峡相连,水如瀑布,船如箭发,返回巫峡,一时半会难呢。”,苏轼沉吟半刻,命船家泊船,他上岸找了个当地的老人询问三峡哪一峡的水好。
老者道:“三峡相连,上峡流于中峡,中峡流于下峡,一般样水,难分好歹。”
苏轼心想:荆国公未免过于迂腐,三峡相连,一般样水,何必定要中峡。于是命水手满满汲取了一瓮下峡水。
苏轼携一瓮三峡水来拜见王荆公。王安石命童儿茶灶中煨火,取白定碗一只,放一撮阳羡茶,等到水开时急取沏茶,许久才见茶色。
王安石问到:”此水何处来?”,苏轼说:“中峡”。王安石笑道:“又来欺老夫了,此是下峡之水。”,苏轼大惊,只得以实相告,并问道:“老太师是凭什么分辨出来的?”。
王安石说:“读书人不可轻举妄动,须细心观察,《水经补注》记载:这三峡水性----”
六十岁的荆国公给四十五岁的苏轼上了生动的一课。
巫山高,偃薄江水之滔滔。水于天下实至险,山亦起伏为波涛---
岳氏有关诗句,例如:“岳氏家几传,阳羡溪山市。”
出自:方回 《读孟君复赠岳仲远诗勉赋呈二公子》(节选)岳氏家几传,阳羡溪山市。故书三万卷,金石烂模搨。孟氏神童孙,卜宅占苕霅。诗声鸾凤鸣,众作扫蛙蛤。
作者简介:方回, (1227—1307)宋元间徽州歙县人,字万里,号虚谷.幼孤,从叔父学.宋理宗景定三年进士。
还可以的。
欧咏,中国工艺美术师,于1967年出生于江苏宜兴的一个紫砂世家。并于1999年创办“芝兰阁欧咏陶艺工作室”。作品有《朱泥系列》:西施壶、大彬提梁壶等。
一九九零年进宜兴紫砂工艺厂,拜高级工艺师束旦生先生为师,勤学陶艺装饰及壶型设计。现为宜兴陶瓷博物馆工艺美术师,并先后有很多佳品被海内外紫砂爱好者所珍藏。
指的是江苏省宜兴市? 目前 宜兴市是我国有名的陶都 希望对你有帮助
1.乌龙茶
丹茶居士
奇坑香涧出新芽,弥雾沛雨吸精华。
夷公细奉修正果,乌龙降露甘茗家。
2.七碗茶歌(走笔谢孟谏议寄新茶)
【唐】卢仝
日高丈五睡正浓,军将打门惊周公。
口云谏议送书信,白绢斜封三道印。
开缄宛见谏议面,手阅月团三百片。
闻道新年入山里,蛰虫惊动春风起。
天子须尝阳羡茶,百草不敢先开花。
仁风暗结珠蓓蕾,先春抽出黄金芽。
摘鲜焙芳旋封裹,至精至好且不奢。
至尊之余合王公,何事便到山人家?
柴门反关无俗客,纱帽笼头自煎吃。
碧云引风吹不断,白花浮光凝碗面。
一碗喉吻润,二碗破孤闷。
三碗搜枯肠,惟有文字五千卷。
四碗发轻汗,平生不平事,尽向毛孔散。
五碗肌骨清,六碗通仙灵。
七碗吃不得也,唯觉两腋习习清风生。
蓬莱山,在何处?玉川子乘此清风欲归去。
山上群仙司下土,地位清高隔风雨。
安得知百万亿苍生命,堕在颠崖受辛苦。
便为谏议问苍生,到头还得苏息否?
版权声明:xxxxxxxxx;
工作时间:8:00-18:00
客服电话
电子邮件
admin@qq.com
扫码二维码
获取最新动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