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里药材黄芩地,黄芩什么部位入药

 2023-06-13  阅读 995  评论 0

摘要:黄芩什么部位入药答:东北适合种植黄芩。黄芩别名山茶根、土金茶根等,是唇形科黄芩属多年生草本植物,根入药,味苦,性寒,有清热燥湿、泻火解毒、止血、安胎等功效,产地主要位于黑龙江、辽宁、内蒙古、河北、河南

黄芩什么部位入药

答:东北适合种植黄芩。

黄芩别名山茶根、土金茶根等,是唇形科黄芩属多年生草本植物,根入药,味苦,性寒,有清热燥湿、泻火解毒、止血、安胎等功效,产地主要位于黑龙江、辽宁、内蒙古、河北、河南、甘肃、陕西、山西、山东、四川等地,下面我们就一起来看一看吧!

黄芩的产地分布

黄芩人工栽培产地主要有山东、陕西、山西、甘肃四大产区,其中集中在山西绛县南凡镇、运城市夏县瑶峰镇、新绛县万安镇、万荣县、闻喜县薛店镇等地,陕西商洛、渭南临渭区桥南镇、商州市商州区孝义镇、洛南县景村镇、丹凤县棣花镇、商洛市夜村镇、丹凤县商镇等地,山东沂蒙山区、莒县库山乡、莱芜市茶叶口镇、富官庄乡等地,甘肃主产陇西、渭源、漳县,次产岷县、宕昌、河西等地为主要产区。

野生黄芩的产地主要分布于中国内蒙中东部和东北三省大部,河北承德,内蒙古赤峰等几个最具规模的产区。俄罗斯东西伯利亚,蒙古,朝鲜,日本均有分布。

黄芩的生长环境

黄芩野生于山顶、山坡、林缘、路旁等向阳较干燥的地方,喜温暖,耐严寒,成年植株地下部分在-35℃低温下仍能安全越冬,35℃高温不致枯死,但不能经受40℃以上连续高温天气。耐旱怕涝,地内积水或雨水过多,生长不良,重者烂根死亡,排水不良的土地不宜种植,土壤以壤土和沙质壤士,酸碱度以中性和微碱性为好,忌连作。

黄芩的入药部位

黄芩一般药用部分是杆茎部分。

中药黄芩的用途

具有很好的清热燥湿,还能够起到凉血安胎,还能够起到解毒的功效,这个药物主要是治疗温热病,上呼吸道感染,肺热咳嗽的情况,患者如果出现以上症状的话,在医生的指导下选择合适的药物进行治疗,同时患者在平常的时候应该注意自己的饮食。

黄芩中药百科

1、药材:

在九寨沟这个植物王国里,生长着数以千计的药用植物,为四川中药主产地之一。九寨沟人常用药草防病治病,往往药到病除,十分灵验。九寨沟的名贵药材主要有:松贝、当归、黄芪、虫草、天麻、雪灵芝、藏红花、雪茶、松贝、桃儿7、雪上一枝蒿、延龄草、锦鸡儿、牛黄、蕨菜、羊肚菌等。

2、藏刀:

藏刀是藏族地区的历史特产,从古至今就以独特的制作方法和装饰手法闻名于世界,藏刀分为长剑和腰刀两类。长剑藏语称“八当莫”,长在1米左右;腰刀藏语叫“节次”,长度在10—40厘米左右。藏刀的外饰有木质、铜质、铁质和银质的。异常的锋利,刀鞘上一般都雕有龙、凤、虎、狮和花卉等图案。有的还点缀着宝石、玛瑙等珍贵物品。

3、唐卡:

唐卡,藏名也叫唐嘎,也属于九寨沟特产,是一种绘画装裱后挂在墙上供奉的佛教卷轴。是藏族文化中独具特色的绘画艺术。涉及藏族历史、政治、文化、社会诸多方面,堪称藏族的“百科全书”。

4、首饰:

当地首饰主要有玉器、银饰、猫眼、水晶和绿松石、翡翠、珊瑚、天眼石、水晶等。也是由当地族人纯手工编制而成,成品精细漂亮。主要有手链、项链、戒指、耳环等,如果您对藏族风情的首饰情有独钟,那一定要去选一选,当然那些珍贵材料的饰品价格肯定有点不菲。

黄芩主治什么

黄芪的功效与作用

1、益气固表

生用黄芪,有益气固表、利水消肿、脱毒、生肌的功效,适用于自汗、盗汗、血痹、浮肿、痈疽不溃或溃久不敛等症。

2、补气养血

蜜炙黄芪有补气、养血、益中功效,适用于内伤劳倦、脾虚泄泻、气虚、血虚、气衰等症。

  3、降血压

现代医学证明,黄芪具有降低血液黏稠度、减少血栓形成、降低血压、保护心脏、双向调节血糖、抗自由基损伤、抗衰老、抗缺氧、抗肿瘤、增强机体免疫力作用,可用来治疗心脏病、高血压、糖尿病等症。黄芪还能扩张血管,改善皮肤血液循环和营养状况,故对慢性溃疡久不愈合者有效。其还能消除肾炎患者的蛋白尿,保护肝脏,防止肝糖原减少。

黄芪的药用价值

1、表虚自汗

多用于体虚表弱所致的自汗。如表气不固,而汗出,用黄芪配白术、防风治之,久服必效。方如玉屏风散;也可配浮小麦、麻黄根等。

2、阴虚盗汗

可与生地、麦冬等滋阴药同用。

3、急性肾炎水肿

黄芪中含有大量的营养物质,而这些营养物质适用于阳气不足所致的虚性水肿,并常与防已、茯苓、白术等合而用,方如防己黄芪汤,这样的配方能够有效的缓解性肾炎水肿的症状。

4、慢性肾炎水肿、脾肾虚

常与党参、白术、茯苓同用。

5、阳气虚弱

黄芪还被用于疮疡久不溃破而内陷,而且黄芪中的营养物质具有促进溃破及局限作用。

6、疮疡溃破

久不收口,有生肌收口之作用,常配银花、皂刺、地丁等。脓液清洗,与党参、肉桂等同用。

7、肺气虚证

咳喘日久,气短神疲,痰雍于肺无力咯出。常配伍紫菀、款冬等,温肺定喘,健肺气之品。脾生痰,肺储痰,所以健太阴以祛痰,黄芪补气所以尤善治气虚。

8、气虚衰弱

倦怠乏力,或中气下陷、脱肛、子宫脱垂。补气健脾,常与党参、白术等配伍;用于益气升阳而举陷,常与党参、升麻、柴胡、炙甘草等合用。

哪些人不能吃黄芪

1、从体质上来说,黄芪最适合气虚脾湿型的人,这种人往往身体虚胖,肌肉松软,尤其是腹部肌肉松软。而身体十分干瘦结实的人则不宜。从身体状况来说,感冒、经期都不要吃黄芪。

2、从季节来说,普通人春天不宜吃黄芪。为什么感冒不能喝黄芪粥呢?因为黄芪是固表的,它帮助身体关闭大门,不让外邪入侵。可是当身体已经感受外邪的时候,就会变成闭门留寇,把病邪关在体内,无从宣泄了。同理,春天是生发的季节,人体需要宣发,吃黄芪就不太适宜了。

3、肾病属阴虚、湿热、热毒炽盛者用黄芪一般会出现毒副作用,应禁用。因为黄芪性味甘、微温,阴虚患者服用会助热,易伤阴动血,而湿热、热毒炽盛的患者服用容易滞邪,使病情加重,如果必须服用黄芪一定要配伍运用。

4、阴虚患者使用黄芪必须配伍养阴药使用,如生地、熟地、玄参、麦冬、天冬、玉竹等。湿热患者必须配伍清利湿热药,如黄连、茵陈、黄芩等。热毒炽盛的患者必须配伍清热解毒药,如黄连、栀子、大黄、败酱草等。

黄芪泡水喝的禁忌

很多人喜欢在日常生活中要黄芪泡水服用,特别是很多女性喜欢将黄芪和红枣、枸杞子一起浸泡,这样不仅能够增强体质,气色也会越来越好。但是每次使用的黄芪量最好不要超过15克,并且分为两三次服用,避免出现过量的情况。

如果黄芪使用过量,那么患者就有可能出现头晕、睡眠质量变差以及双颊泛红以及心情烦躁等等情况。

老中医告诉我们,其实黄芪泡水喝并不会产生副作用,但是为什么有些人在过量服用之后身体会出现不适的情况呢?这主要就是由于过量的黄芪进入身体之后打破了内环境的平衡状态,这就导致各种身体不适情况的出现。

黄芪服用之后能够很好的改善记忆力退减以及头晕乏力等等情况,但是如果平时过量服用了黄芪水,那么不仅不能够改善头晕眼花的情况,反而会导致病情价值,也就是头晕更加严重,记忆力也没有得到很好的恢复。黄芪属于一种温补性的中药,如果过量服用,身体主要表现为心烦气躁以及脸颊泛红。

虽然我们说想要获得最好的保健效果每天要服用一杯黄芪水,但是这个黄芪水最好能够分为两三次服用,千万别一次性喝完。另外,每次黄芪泡水最好能够控制在15克左右,但是网上有些方子中建议是使用20~30克左右,这一定要具体情况具体分析。

另外,黄芪泡水的使用量和煮粥的使用量是不一样的,如果是泡水那就是上文所说的15克,如果是熬粥,那么最好使用50克左右。事实上,无论你是熬粥还是泡水,黄芪的使用量都是具有明确规定的,千万不要超量哦.

黄芪泡水喝的功效

黄芪泡水服用之后对身体的效果非常的多,不仅能够增强身体免疫力,对于多种疾病都有不错的防治效果,例如是高血压、应激反应、尿少、肝毒等等。平时生活中如果身体出现了积食、热毒以及气滞湿阻等情况,特别是阴虚阳亢患者,都不适合服用黄芪。所以说,黄芪虽然能够很好的令身体更加健康,但一些身体状况的人群都不适合服用。具体的黄芪泡水的功效如下:

1、补气养血

黄芪中含有大量的营养物质,而当这些营养物质进入身体之后具有补气益中以及养血补气的作用,还能够有效的治疗一些身体倦怠、气虚、血虚以及气衰等毛病,能够有效的补气养血。

2、降低血压

科学研究发现,黄芪进入身体之后可以有效的降低血压含量,特别是能够减少血栓的形成,对于血糖也具有双向调节的效果。黄芪进入身体之后还具有扩张血管的功效,血管扩张之后血液循环加快,对于依稀慢性溃疡、皮肤不好以及各种血液疾病都有不错的治疗效果。

3、益气固表

中医方面认为黄芪使用之后具有益气固表的作用,同时还能够消毒生肌的作用,对于一些水肿的情况也有不错的疗效。平时生活中如果身体出现了盗汗、浮肿以及溃久不敛的情况,都可以将黄芪泡水服用,身体能够快速恢复健康。

黄芩什么部位入药最好

芪与黄芩读音是huáng qí yǔ huáng qín。

芪[qí]汉语文字

芪,汉语二级字,读作芪(qí),1、〔黄芪〕多年生草本植物,茎横卧地上,根可入药。亦作“黄耆”。2、〔芪母〕多年生草本植物,叶细长,花淡紫色,亦称“知母”。

黄芩是什么中药主治什么

1.清热燥湿功效:黄芩酒具有清热功效,可用于治疗感冒、发热、中暑、口腔炎、咽喉痛、红眼、干眼等症状,还具有燥湿功效,可用于治疗夏季气温引起的胸闷、恶心、呕吐等症状。2.止血效果:黄芩酒还可用于治疗各种出血症状,如鼻出血、呕血、咯血、便血、外伤出血等症状。3.预防流产效果:黄芩酒也可用于孕妇,可在妊娠期服用,有效预防流产。

黄芩什么部位入药好

黄芩采收与加工 

栽后2~3年采收。一般于秋末茎叶枯萎或春天萌芽前采挖。采挖时要深挖以防断根。根挖出后抖去泥土,剪掉茎叶,晾晒至半干时撞去外皮,再迅速晒干或烘干。避免在强光下曝晒,曝晒过度会使颜色变红;要避免被雨淋湿,雨淋后颜色变绿或变黑,影响质量。成品以紧实无孔洞,内呈鲜黄色为上品。一般3~4公斤鲜根可加工成1公斤干品。一般亩产干品200~300公斤,高者可达380公斤以上。

版权声明:xxxxxxxxx;

原文链接:https://www.fanque.com.cn/aabfaAG4HBlFVBQ.html

发表评论:

管理员

  • 内容144525
  • 积分0
  • 金币0
关于我们
l番茄知识网是实用的健康养生科普知识及日常生活保健小常识大全网站,分享春夏秋冬四季健康饮食养生保健小知识、运动对健康的好处、中医养生食疗做法等健康的生活方式及养生之道,学习健康养生百科知识尽在番茄健康养生知识网。
快捷菜单
健康养生知识
联系方式
电话:
地址:
Email:admin@qq.com
注册登录
注册帐号
登录帐号

Copyright © 2022 番茄知识网 Inc. 保留所有权利。 Powered by

页面耗时0.6920秒, 内存占用1.92 MB, 访问数据库18次

鄂ICP备2022009988号-2

  • 我要关灯
    我要开灯
  • 客户电话
    807220904

    工作时间:8:00-18:00

    客服电话

    电子邮件

    admin@qq.com

  • 官方微信

    扫码二维码

    获取最新动态

  •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