病程长,反复发作,治疗难度大。运用中医疗法可以获得较好的疗效。1、清热解毒 这是该病常用的治法。药物有:白头翁、秦皮、黄连、黄柏、葛根、白花蛇舌草、马齿苋等等。2、止血 常用药有:槐花、侧叶、茜草等等。3、酸收止泻、抗过敏 药物有:乌梅、五味子、石榴皮。
秦皮接骨胶囊中成药类,具有活血散瘀,疗伤接骨,止痛这功能。用于治疗因跌打,筋骨扭伤,瘀血肿痛的病症。如果服用此药物之后,其病情有所好转或是痊愈者,应该停止服用这个药物,这类的药物如果没有瘀血性的病症,是不能长期的服用,就是其病不愈者,也不能长期的服用,应该检查换药治疗。
秦树皮不是秦皮。秦皮为木犀科植物苦枥白腊树、小叶白腊树或秦岭白腊树的树皮,属于一种传统的中药材。
套马杆,指牧民套牲口用的长木杆,一头拴着用皮绳做的活套,也叫套马杆子。
套马杆子
牧民套牲口用的长木杆
套马杆,指牧民套牲口用的长木杆,一头拴着用皮绳做的活套,也叫套马杆子。
基本信息
中文名套马杆子别名套马杆外文名lasso pole
用品介绍
牧民对套马杆子非常讲究,如果手里拿着桦木做的套马杆子,那可是丢人到家了。因为桦木虽然木质细腻,但纤维抗剪力差,不耐折,极易“齐茬断”,绝不象陈阵形容的那样容易夹直,如果真是2丈来长,解开弓弦当鞭子一甩很可能就断掉了。
牧民常用做套马杆子的是柳木,最好是当年的新茬柳杆,没有大的节眼,易顺直,柔韧性大,木质轻,手感好,使起来再顺手不过了。更为讲究的老牧民用“苦柳子”做套马杆,“苦柳子”指的是“苦枥”,即白腊树,其树皮是中药秦皮,味苦,树干笔直似柳,但木质优良,坚实致密,力学强度大,有弹性,耐水湿,不变形。同时,入手粗细均匀,有细微凸凹,便于把握。缺点是太重了,约为柳木杆子的一倍,使起来不方便。所以,很多牧民的套马杆子的下半截用白腊杆,上半截接上柳木。这样就是套马撒了杆子,被马踢踩断掉的,肯定是那上半截。
白腊杆修夹取直时要费一些力气,是用牛油涂在弯曲处用火烤透,再用夹木夹直。夹接好之后,用湿牛粪用力涂抹,呈现出厚重、一致的色泽。
别小看了套马杆稍(uzoor),一般是用沙窝子里的小红柳,讲究一点儿的一定要用“切勒”(cheer)。这玩艺儿草原上不产,都是拉盐的大车从山里带来,牧民用奶食品或肉来换的。我每次游牧走场到山里(兴安岭余脉)都要采集一大捆回来分给牧民,牧民很稀罕它。
“切勒”的学名叫蒙古荚蒾(Viburnum mongolicum),是忍冬科荚蒾属的植物,花很漂亮,跟扬州的琼花同属。它是灌木,枝条的柔韧性极好,山里的蒙古族老乡用它的细枝编筐,很结实,就是太重了。我曾经砍回去一根5尺长、酒杯粗细的“切勒”做马棒,没有牧民相信那是“切勒”,因为在他们的印象里,“切勒”也就一米高,手指头粗细。
桑白皮、白鲜皮、地骨皮、牡丹皮、香加皮、椿皮、海桐皮、秦皮、合欢皮、肉桂、厚朴、黄柏等等都可以剥皮。
桑白皮,中药名。为桑科植物桑L.的根皮。分布于全国各地。
合欢(Albizia julibrissin Durazz.),又名绒花树,马缨花。落叶乔木,夏季开花,头状花序,合瓣花冠,雄蕊多条,淡红色。荚果条形,扁平,不裂。高4-15米。树冠开展;小枝有棱角,嫩枝、花序和叶轴被绒毛或短柔毛。托叶线状披针形;头状花序于枝顶排成圆锥花序;花粉红色;花萼管状,花期6-7月;果期8-10月。
喜光,耐干燥瘠薄。木材红褐色,纹理直,结构细,干燥时易裂,可制家具、枕木等。树皮可提制栲胶。原产中国、日本、韩国、朝鲜。为威海市市树。
苦枥白蜡树树皮中含有秦皮乙素(七叶树素aesculetin,在碱液中显蓝色荧光)及秦皮甲素(七叶树甙aesculin,在pH大于5.8的水液中呈蓝色荧光)等香豆精类成分,尚含鞣质、甘露醇及生物碱。
宿柱白蜡树尚含丁香甙、宿柱白蜡甙。
版权声明:xxxxxxxxx;
工作时间:8:00-18:00
客服电话
电子邮件
admin@qq.com
扫码二维码
获取最新动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