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药中牡丹皮有些什么功效

 2024-08-02  阅读 226  评论 0

摘要:【功用主治-牡丹皮的功效】清热,凉血,和血,消瘀。 治热入血分,发斑,惊痫,吐、衄、便血,骨蒸劳热,经闭,症瘕,痈疡,扑损。 ①《本经》:主寒热,中风瘈疭、痉、惊痫邪气,除症坚瘀血留舍肠胃,

【功用主治-牡丹皮的功效】清热,凉血,和血,消瘀。 治热入血分,发斑,惊痫,吐、衄、便血,骨蒸劳热,经闭,症瘕,痈疡,扑损。 ①《本经》:主寒热,中风瘈疭、痉、惊痫邪气,除症坚瘀血留舍肠胃,安五脏,疗痈疮。 ②《别录》:除时气头痛,客热五劳,劳气头腰痛,风噤,癫疾。 ③《药性论》:治冷气,散诸痛,治女子经脉不通,血沥腰疼。 ④《日华子本草》:除邪气,悦色,通关腠血脉,排脓,通月经,消扑损瘀血,续筋骨,除风痹,落胎下胞,产后一切冷热血气。 ⑤《珍珠囊》:治肠胃积血、衄血、吐血,无汗骨蒸。 ⑥《滇南本草》:破血,行(血),消症瘕之疾,除血分之热。 ⑦《医学入门》:泻伏火,养真血气,破结蓄。 ⑧《纲目》:和血,生血,凉血。 治血中伏火,除烦热。【用法与用量】内服:煎汤,1.5~3钱;或入丸、散。【宜忌】血虚有寒,孕妇及月经过多者慎服。 ①《本草经集注》:畏菟丝子。 ②《古今录验方》:忌胡荽。 ③《唐本草》:畏贝母、大黄。 ④《日华子本草》:忌蒜。 ⑤《本经逢原》:自汗多者勿用,为能走泄津液也。 痘疹初起勿用,为其性专散血.不无根脚散阔之虑。 ⑥《得配本草》:胃气虚寒,相火衰者,勿用。【选方】①治伤寒热毒发疮如豌豆:牡丹皮、山栀子仁、黄芩(去黑心)、大黄(锉、炒)、木香、麻黄(去根、节)。 上六味等分,锉如麻豆大。 每服三钱匕,水一盏,煎至七分,去滓,温服。 (《圣济总录》牡丹汤) ②治妇人恶血攻聚上面,多怒:牡丹皮半两,干漆(烧烟尽)半两。 水二钟,煎一钟服。 (《诸证辨疑》) ③治伤寒及温病应发汗而不发汗之内蓄血者,及鼻衄、吐血不尽,内余瘀血,面黄,大便黑;消瘀血:犀角一两,生地黄八两,芍药三两,牡丹皮二两。 上四味,细切,以水九升,煮取三升,分三服。 (《千金方》犀角地黄汤) ④治胎前衄血:丹皮、黄芩、蒲黄、白芍、侧柏叶。 共为细末,早米糊为丸。 空心白汤下百丸。 (《秘传内府经验女科》) ⑤治妇人骨蒸,经脉不通,渐增瘦弱:牡丹皮一两半,桂(去粗皮)一两,木通(锉、炒)一两,芍药一两半,鳖甲(醋炙,去裙襕)二两,土瓜根一两半,桃仁(汤浸,去皮、尖、双人,炒)。 上七味粗捣筛。 每五钱匕,水一盏半,煎至一盏,去滓,分温二服,空心食后各一。 (《圣济总录》牡丹汤) ⑥治肠痈,少腹肿痞,按之即痛如淋,小便自调,时时发热,自汗出,复恶寒,其脉迟紧者,脓未成,可下之,当有血,脉洪数者,脓已成,不可下也:大黄四两,牡丹一两,桃仁五十个,瓜子半升,芒硝三合。 上五味,以水六升,煮取一升,去滓,内芒硝,再煎沸,顿服之。 有脓当下,如无脓当下血。 (《金匮要略》大黄牡丹汤) ⑦治悬痈生于谷道之前,小便之后,初发甚痒,状如松子,-月赤肿如桃,迟治则破,而大小便皆从此出,先服国老汤不消者:牡丹皮、大黄、贝母、白芷、甘草、当归各五钱。 共为细末,酒调服二钱,空心吃。 (《本草汇言》将军散) ⑧治下部生疮,已决洞者:牡丹方寸匕,日三服。 (《补缺肘后方》) ⑨治金疮内漏,血不出:牡丹皮为散,水服三指撮,立尿出血。 (《千金方) ⑩治腕折瘀血:虻虫二十枚,牡丹一两。 上二味治下筛,酒服方寸匕。 (《千金方》) ⑾疝气(觉气胀不能动)。 用牡丹皮、防风,等分为末,每服二钱,酒送下。 ⑿妇女恶血(血往上冲,脸红易怒)。 用牡丹皮半两、干漆(烧至烟尽)半两,加水二杯,煎成一杯服下。 ⒀伤损瘀血。 用牡丹皮二两、虻虫二十一个(熬过),同捣碎。 每天早晨服一匙,温酒送下。 ⒁刀伤后内出血。 用牡丹皮研细,水冲服少许。 瘀血自尿中排出。 ⒂下部生疮(已破口)。 取牡丹末一匙煎服。 一天三次。【临床应用】①治疗高血压取牡丹皮1~1.5两,水煎成120~150毫升,每日3次分服;或初次量用5~6钱,如无不良反应增至1两。 治疗20余例,一般服药5天左右血压即有明显下降.症状改善;经服药6~33天,舒张压平均下降10~20毫米汞柱,收缩压平均下降20~40毫米汞柱。 本组病例近期内均能使血压下降到正常范围或接近正常范围,症状亦随之消失或改善,但远期疗效有待继续观察。 个别患者服药后有恶心、头昏等副作用,无需停药即能自然消失。 ②治疗过敏性鼻炎用10%的牡丹皮煎剂,每晚服50毫升,10天为一疗程,治疗31例,痊愈12例。 又治疗9例,服药后症状很快好转,但无1例根治。 此外,用10%丹皮煎液内服(每晚50毫升),试治乳突凿开术后,因伴有变态反应而致迟迟不得干耳的患者6例,结果5例痊愈,1例减轻。【附】牡丹的功用。 在于清热凉血,活血散瘀,能治心、肾、肝等经的伏火(阴火,相火)。 治伏火,许多人多用黄蘖;其实,牡丹更胜于黄蘖。 李时珍指出:牡丹只取红、白两色的单瓣者入药,其他品种皆人工培育而成气味不纯,不可用红花者偏于利,白花者偏于补。

版权声明:xxxxxxxxx;

原文链接:https://www.fanque.com.cn/aabc9B24DAFNQCFQ.html

发表评论:

管理员

  • 内容144525
  • 积分0
  • 金币0
关于我们
l番茄知识网是实用的健康养生科普知识及日常生活保健小常识大全网站,分享春夏秋冬四季健康饮食养生保健小知识、运动对健康的好处、中医养生食疗做法等健康的生活方式及养生之道,学习健康养生百科知识尽在番茄健康养生知识网。
快捷菜单
健康养生知识
联系方式
电话:
地址:
Email:admin@qq.com
注册登录
注册帐号
登录帐号

Copyright © 2022 番茄知识网 Inc. 保留所有权利。 Powered by

页面耗时0.3572秒, 内存占用1.86 MB, 访问数据库18次

鄂ICP备2022009988号-2

  • 我要关灯
    我要开灯
  • 客户电话
    807220904

    工作时间:8:00-18:00

    客服电话

    电子邮件

    admin@qq.com

  • 官方微信

    扫码二维码

    获取最新动态

  •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