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药黄芪的功效与作用及食用方法气虚能吃黄芪?

 2024-09-05  阅读 534  评论 0

摘要:黄芪《本经》为豆科植物蒙古黄芪或膜荚黄芪的根。生用或蜜炙用。产于山西绵山者,称“绵黄芪”,为道地药材。【性味归经】甘,微温。归脾、肺经。【功效与应用】1.补气升阳,用于脾胃气虚、中气下陷及肺气虚证。黄

黄芪

《本经》

为豆科植物蒙古黄芪或膜荚黄芪的根。生用或蜜炙用。产于山西绵山者,称“绵黄芪”,为道地药材。

【性味归经】甘,微温。归脾、肺经。

【功效与应用】

1.补气升阳,用于脾胃气虚、中气下陷及肺气虚证。黄芪为补气升阳要药,擅补脾、肺之气,又善升举阳气。合白术或人参,治脾胃气虚,食少便溏,倦怠乏力等。合当归补气生血,治气虚血亏,即当归补血汤。合附子补气助阳,治气虚阳衰,畏寒多汗;合人参、白术、升麻等同用,可治中气下陷,久泻脱肛,脏器下垂,如补中益气汤。合人参、龙眼肉等,治气不摄血的便血、崩漏,如归脾汤。合人参、五味子等,又治肺气虚弱,短气喘咳。

2.益卫固表,用于表虚卫外不固之自汗,易感冒者。本品既补肺气,又益卫气,能固表止汗。治表虚自汗常配白术、防风同用,如玉屏风散。此外,亦可用于阴虚盗汗,但须与生地、黄柏等滋阴降火药同用,如当归六黄汤。

3.托毒生肌,用于气血不足之痈疽不溃或久溃不敛。常与当归、穿山甲等同用,治痈疽脓成不溃,如透脓散。与当归、人参、肉桂等同用,可生肌敛疮,治痈疽久溃不敛,如十全大补汤。

4.利水消肿,用于浮肿尿少。黄芪为补气利水要药,常用治气虚脾弱,脾失健运而致的水肿、脚气、面目浮肿、小便不利等,多配伍防己、白术等同用,如防己黄芪汤。现代以之配伍茯苓、白术等治疗慢性肾炎蛋白尿久不消除者,有一定疗效。

此外,还可用于气虚血滞之肢体麻木,关节痹痛或半身不遂,以及气虚津亏的消渴等证。

【用法用量】煎服,10~15g;大剂量可用30~60g。补气升阳炙用,余皆生用。

【使用注意】表实邪盛,内有积滞,阴虚阳亢,疮疡阳证实证均不宜用。

【现代研究】本品主含多种黄芪多糖及皂苷。能提高免疫机能和应激能力,延缓衰老,有强心、扩张血管、改善微循环、降低血压、抑制血小板聚集、促进骨髓造血及保肝、抗炎、抗菌、抗病毒等作用。

食用可在炖鸡鸭鱼中使用。

版权声明:xxxxxxxxx;

原文链接:https://www.fanque.com.cn/aabb5B24DAFZSBVc.html

发表评论:

管理员

  • 内容144525
  • 积分0
  • 金币0
关于我们
l番茄知识网是实用的健康养生科普知识及日常生活保健小常识大全网站,分享春夏秋冬四季健康饮食养生保健小知识、运动对健康的好处、中医养生食疗做法等健康的生活方式及养生之道,学习健康养生百科知识尽在番茄健康养生知识网。
快捷菜单
健康养生知识
联系方式
电话:
地址:
Email:admin@qq.com
注册登录
注册帐号
登录帐号

Copyright © 2022 番茄知识网 Inc. 保留所有权利。 Powered by

页面耗时0.1421秒, 内存占用1.85 MB, 访问数据库18次

鄂ICP备2022009988号-2

  • 我要关灯
    我要开灯
  • 客户电话
    807220904

    工作时间:8:00-18:00

    客服电话

    电子邮件

    admin@qq.com

  • 官方微信

    扫码二维码

    获取最新动态

  •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