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朝。
三字经流派推拿创建于1877年,创始人徐谦光(1820—?)。因母病服药即吐,在此情况下,运用了小儿推拿手法而获效,在不断的临床实践中逐步形成了自己的一套推拿疗法,著有《推拿三字经》,主要为三字一句之歌诀,只用推手的方法,通治大人和小儿诸病,被后人称为“三字经流派推拿”。目前,在青岛、济南、牟平、威海等地三字经流派推拿技术盛行。
孩童常体貌,情志自殊然,
鼻内干无涕,喉中绝无涎,
头如青黛染,唇似点朱鲜,
脸方花映竹,颊绽水浮莲。
喜引方才笑,非时手不掀,
纵哭无多哭,虽眠未久眠。
意同波浪静,性若镜中天,
此侯俱安吉,何愁疾病缠。
手法特色:
1.操作简单易行:
三字经流派归纳起来只有推、揉、拿、捣、分合、运等常用手法。这样比较容易掌握,运用也方便。
2.每穴推拿时间久:
三字经流派采用穴位极少,又主张久推取效,一般选取的穴位推10min左右,甚至更长。强调只要取穴正确,久推必然取效。
3.推拿频率快,且渗透:
三字经流派的推拿频率要求较快的,一般是每分钟150次以上,尤其清泻的穴位,以每分钟200次左右为适宜。
4.两穴联推:
个别情况下,同时可以推两个穴位,如平肝清肺,同揉精宁、威灵等,两穴联推不仅会节约操作时间,更像中药相须一般,增强了两穴位彼此的功效。
5.通治成人小儿:
手法方面,成人速而重,小儿速而轻,轻重是因为皮肤的坚嫩与感觉的敏钝而不同。推拿时间上,成人长而小儿短。
目前较常见的有六个流派,山东的三字经小儿推拿流派、张汉臣小儿推拿流派、孙重三小儿推拿流派、北京的小儿捏脊流派、上海的海派儿科推拿、湖南的刘开运儿科推拿流派,不同流派之间既有相通的思想,也包含有各自的特色,与各自的师承有关。
李德修自幼家境贫寒,17岁冉级报至耳聋信德推拿三字经,遂发奋苦读潜心钻研,深得其要
版权声明:xxxxxxxxx;
工作时间:8:00-18:00
客服电话
电子邮件
admin@qq.com
扫码二维码
获取最新动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