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先我们要弄清楚痛风的原理是身体内嘌呤代谢紊乱和尿酸排泄减少引起的尿酸盐沉积所导致的相关性关节病,主要对关节和肾脏影响特别大,同时痛风还可以引起其他的伴发症比如腹型肥胖、高血压、2型糖尿病和心血管疾病。痛风的一般治疗原则是选择含嘌呤低能量食物饮食,保持合理体重,戒酒,平常多饮水,每日饮水2000ml以上。生活中尽量避免暴食、酗酒、受凉受潮,工作上不要过度疲劳和精神紧张,鞋子选择舒适度高的,防止关节损伤,慎重选择影响尿酸排泄的药物如某些利尿剂和小剂量阿司匹林等,同时防治伴发病如高血压、糖尿病和冠心病等。
含嘌呤的食物标准要分低、中、高三个等级来区别,一般小于50mg/100g的为低嘌呤食物,在50-100mg/100g范围内的含量为中等嘌呤食物,超过150mg/100g的食物则为高嘌呤食物。绿豆的含量是75.1mg/100g,属于中等含嘌呤,猪胆粉是属于高嘌呤食物。如果要长期服用保肝药物可以建议你更换其他的保肝药物。另外保肝药物种类非常多,应该要明确是什么原因导致肝脏损害的,选择更合适的药物才是最佳的治疗方案。常见的保肝药物分类有:基础代谢类(维生素C和复合维生素B)、肝细胞保护类(多烯磷脂胆碱)、解毒保肝类(谷胱甘肽、硫普罗宁、葡萄糖醛酸内酯)、利胆护肝类(熊去氧胆酸、腺苷蛋氨酸)、降酶类(联苯双酯)、其它类及中成药制剂(促肝细胞生长素、茵栀黄、水飞蓟素等)。
所以,护肝片只能其中的一种中成药制剂,可供选择的很多,如果真是有痛风的合并症,首先还是建议避开这个药物,选择其他西药制剂的也是不错的选择。
药事网权威解读,未经授权不得转载,抄袭必究。
首先你已经犯了痛风患者不能长期吃药的大忌,已经肝损伤了,任何内服药对肝脏都是伤害,因为是药三分毒,护肝片虽然保护的是肝脏,但是对肾脏的伤害也是不容小觑的,药补不如食补,遵循药食同源的道理多吃点有益肝脏的食物便是!
不可取的做法!
首先,护肝片是药物,药物都有适应的症的,有其适用范围,药不对症,好药也成毒药。有病则病受之,无病则人受之。中医界常说:人参杀人无过,大黄救人无功。所以药物的好与坏是从药症相对的角度来看的,没有病,最好的药也是毒药。古代把药物统称为毒药即是这个道理。喝酒的行为是容易对人体造成一定伤害,但这并不代表就是病了,没有相对应的适应症,也就不适合服用了。
其次,看这个药适不适合喝酒人经常服用,得从中医中药的角度来看药方的组成。
护肝片成方药物:柴胡,茵陈,板蓝根,猪胆,五味子,绿豆。
柴胡:《神农本草经》注:气味苦、平,无毒。主心腹肠胃中结气,饮食积聚,寒热邪气,推陈致新。久服轻身、明目、益精。清虚热中药。中医普遍认为有疏肝理气,升阳,退热的功效,本方中取其疏肝理气的功效。后世医家有些认为,柴胡久用有截肝阴的嫌疑,所以常服应当慎重看待。
茵陈:味苦辛,微寒,主要是清热利湿退黄。对于酒后湿热有一定作用,但是其味苦而寒,而酒是本寒标热之物,久服生寒湿,以茵陈之寒治湿,湿不易去,寒反内生,也不是正道的用法。初服也许对酒后湿热有一定作用,久服寒凉,损伤脾胃之阳,不是好事
板蓝根,性苦寒,清热解毒,凉血利咽,同样是苦寒之品,酒对脾胃损伤严重,服苦寒之品,脾胃更伤,亦用之不当
猪胆,绿豆,同样为寒凉之物,用之损伤脾胃之阳,让人饮食无味,脾胃损伤难复,更不可久用。
五味子:敛肺,滋肾,生津,收汗,涩精。治肺虚喘咳,口干作渴,自汗,盗汗,劳伤羸瘦,梦遗滑精,久泻久痢。这味药有生津止渴的作用,对酒后口作渴,津伤阴损倒是有一定的作用。
所以从全方成分分析,护肝片并不适用于酒后护肝药物。用久必导致脾胃受损。
常喝酒的人应该根据自己的身体特点进行调养,不可拘泥,每个人体质的不同,用药也不一样。大抵酒对人体的损伤主要是脾胃和肝胆。对于酒后吐者,应该用一些胃膜保护剂,同时应该用一些胃酸抑制剂,防止胃酸对胃的刺激。中药调养应该是生津止渴,养阴,养脾胃之类的中药。禁用寒凉和辛热之品。对于醉酒者,应该及时醒酒治疗,做好防护,防止意外发生。
总之,酒小饮和血通脉,多饮必伤身,不可贪杯。
可以服用护肝片。
护肝片只是一种手段,不是保护肝脏的最佳选择,对于酒局非常多的人来说,个人建议还是从以下几个方面保护你的肝。
1.喝酒之前建议喝一包纯牛奶,保护胃粘膜的同时减少身体对酒精的吸收,减轻肝脏代谢负担。
2.尤其是喝白酒比较多的人建议喝白酒同时多喝白水,加快酒精排泄,稀释酒精浓度。
3.尽量不要掺酒喝。掺酒喝不但容易醉,而且给身体带来的负担会成倍增加,加重身体新陈代谢负担。
4.最好还是远离烟酒,烟酒不沾是保护身体最好的生活方式。
5.加强锻炼。生命在于运动不仅是说说而已,每天锻炼的人和从来不锻炼的人生活质量是不一样的,锻炼带来的不仅仅是身体素质的提升,更是精神状态的提升和保持。
最后,不论有什么样的理由,都请保持良好的心态,心情愉悦的人身体也永远是愉悦的。
版权声明:xxxxxxxxx;
工作时间:8:00-18:00
客服电话
电子邮件
admin@qq.com
扫码二维码
获取最新动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