醋三棱苦滑,入肝脾经脉,具有破血行气、消积止痛的功效。有以下用途:1 .血瘀闭经、产后瘀血腹痛、腹部肿块积聚等证型常与莪术、牛膝、川芎等三甘丸合并。与莪术、丹参、鳖甲、牡蛎合用,可活血化瘀、软坚散结。体弱者,常与党参、黄芪、白术配伍。2.气滞腹痛证常与莪术、青皮、麦芽等行气消积药结合使用。
三棱草是多年生莎草科杂草的统称,通常指扁秆草、日本草和三棱草,因其以根茎及球茎繁殖体的危害为重,用除草剂只能杀死三棱草的地上部分,地下根茎及球茎不受影响,所以,三棱草的危害不但没有减轻,反而有加重的趋势。
高可达1.5米,茎三棱型,轮生长矛状叶,顶端生棕色花,结果后逐渐变黄;生长于各地的水地带。剥皮后沸煮其坚硬的块根,或者将块根干碾成粉,可替代咖啡。
新鲜量天尺花瓣能吃
量天尺(又称三棱箭、三角柱、霸王花)的花已成为珍贵的美味菜肴,无论是新鲜的或是晒干了的花,都可以配以肉类炒食或煮汤,不但味道鲜美,还有润肺清热功效
量天尺的花朵有食用和药用的价值,可以用来做汤,结果可食,还可以入药。可以新鲜食用,也经常会在量天尺花开后采收,采收的最佳时间是花开第二天的清晨或下午,采收后置于通风处晾干后使用。
应该是三棱草,别名三片叶、三开花、三角草、三兴草、地文、和姑、、地珠半夏、守田。
块茎圆球形,直径1~2厘米,具须根,叶片2~5枚,珠芽在母株上萌发,幼苗叶片卵状心形,为全缘单叶。长2~3厘米,宽2~2.5厘米,长圆状椭圆形。肉穗花序,绿色,有时边缘青紫色。浆果卵圆形,黄绿色。
1、首先需要从三棱箭植株上剪下一段健康的枝条,并且上面带有一些节,然后将它们放在阴凉通风处晾晒2到3天。其次,准备一个蓬松透气性好的土壤,可以用素沙加上一些腐叶土和草木灰,使用之前需要对它进行消毒。最后,将枝条直接扦插到土壤中,并且保持土壤微微潮湿,大约30天之后就能生根。
2、生长习性原产地的气候终年温暖,雨量充沛,空气湿度大,有时有短暂的干旱期,土壤腐殖质丰富,呈微酸性。三棱箭性强健,喜温暖湿润的半阴环境,在直射强光下植株发黄,冬季要求光线充足;适宜腐殖质丰富、疏松肥沃的微酸性壤土。
3、园林用途三棱箭花朵硕大,有香味,十分美丽,可盆栽观赏,但盆栽条件下,不易开花;因三棱箭与仙人掌科其它植物嫁接亲和力较强,多作嫁接的砧木使用;在华南地区作篱垣植物;花可煮汤,在原产地其果实作水果食用。
三角形的仙人掌叫三棱箭又称量天尺、霸王花、龙骨花、三角柱 ,为附生攀援性多浆植物,仙人掌科,量天尺属附生攀援性多浆植物。多分枝,三棱柱形,棱宽而较薄,缘波状;茎上有气生根,常利用气生根附着于树木或墙壁上。
黑三棱(学名:Sparganium stoloniferum (Graebn.) Buch.-Ham. ex Juz.)是黑三棱科、黑三棱属多年生水生或沼生草本。块茎膨大,比茎粗2-3倍,或更粗;根状茎粗壮。茎直立,粗壮,高0.7-1.2米,或更高,挺水。
叶片具中脉,上部扁平,下部背面呈龙骨状凸起,或呈三棱形。
圆锥花序开展,长20-60厘米,具3-7个侧枝,每个侧枝上着生7-11个雄性头状花序和1-2个雌性头状花序,果实长6-9毫米,倒圆锥形,上部通常膨大呈冠状,具棱,褐色。花果期5-10月。
三棱仙人掌的白色汁液没有毒。
三棱仙人掌是种植的观赏类的仙人掌,它是没有毒的。不像有一些野生的仙人掌会含有一定的毒素,而三棱仙人掌是可以食用的仙人掌,可以凉拌,可以做成汤,也可以爆炒,吃起来清香爽口,是具有很高营养价值的。
麻黄来源于麻黄科植物草麻黄、中麻黄和木贼麻黄的干燥草质茎。
草麻黄:①细长圆柱型,少分枝,直径1—2mm,有的带少量棕色木质茎。②表面淡绿色至黄绿色,有西纵棱18—20条;节明显,节间长2—6cm,节上有膜质鳞叶,长3—4mm,基部约1/2合生,上部2裂(稀3裂),锐三角形,先端灰白色,渐尖,反卷。③体轻,质脆,易折断,断面类圆形或扁圆形,略呈纤维性,周边绿黄色,髓部红棕色,近圆形。④气微香,味涩,微苦。
中麻黄:略成三棱性,分枝较多,直径1.5—3mm,常常棕色木质茎。节间长2—6cm,细纵棱18—28条;膜质鲜叶长2—3慢慢,基部1/2—2/3合生,上部3裂(稀2裂),先端尖锐,稍反卷;断面略成三角状圆形。
木贼麻黄:西圆柱形,分枝较多,直径1—1.5mm常常带灰黑棕色木质茎。节间长1.5—3cm,有细纵棱13—14条,膜质鳞叶长1—2mm,基部1/2—2/3合生,上部2裂(稀3裂),短三角形,先端钝,多不反卷;断面类圆形。
我国椰子的主要产地是海南。
椰子(学名:Cocos nucifera L. )棕榈科椰子属植物,植株高大,乔木状,高15-30米,茎粗壮,有环状叶痕,基部增粗,常有簇生小根。叶柄粗壮,长达1米以上。花序腋生,长1.5-2米,多分枝,果卵球状或近球形,果腔含有胚乳(即“果肉”或种仁),胚和汁液(椰子水)。花果期主要在秋季。椰子主要产于我国广东南部诸岛及雷州半岛、海南、台湾及云南南部热带地区。椰子具有极高的经济价值,全株各部分都有用途。
形态特征:
植株高大,乔木状,高15-30米,茎粗壮,有环状叶痕,基部增粗,常有簇生小根。叶羽状全裂,长3-4米;裂片多数,外向折叠,革质,线状披针形,长65-100厘米或更长,宽3-4厘米,顶端渐尖;叶柄粗壮,长达1米以上。
花序腋生,长1.5-2米,多分枝;佛焰苞纺锤形,厚木质,最下部的长60-100厘米或更长,老时脱落;雄花萼片3片,鳞片状,长3-4毫米,花瓣3枚,卵状长圆形,长1-1.5厘米,雄蕊6枚,花丝长1毫米,花药长3毫米;雌花基部有小苞片数枚;萼片阔圆形,宽约2.5厘米,花瓣与萼片相似,但较小。
果卵球状或近球形,顶端微具三棱,长约15-25厘米,外果皮薄,中果皮厚纤维质,内果皮木质坚硬,基部有3孔,其中的1孔与胚相对,萌发时即由此孔穿出,其余2孔坚实,果腔含有胚乳(即“果肉”或种仁),胚和汁液(椰子水)。花果期主要在秋季。
椰子原产于亚洲东南部、印度尼西亚至太平洋群岛。主要分布于亚洲、非洲、拉丁美洲23°S-23°N之间,赤道滨海地区最多。主要产区为菲律宾、印度、马来西亚、斯里兰卡等国。分布在海南、广东、台湾、云南、广西等省,以海南东南沿海为主要产区。
版权声明:xxxxxxxxx;
工作时间:8:00-18:00
客服电话
电子邮件
admin@qq.com
扫码二维码
获取最新动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