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药剂学大黄要粉碎成最粗粉,是因为将大黄不同粒径的粉末进行过比较考察,得出结论最粗粉能够最大程度地提取有效成分且杂质含量最少、便于实际操作,因为有些药物粉末过细导致药渣难以过滤,操作困难。
2,大黄是多种蓼科大黄属的多年生植物的合称,也是中药材的名称。在中国地区的文献里,“大黄”指的往往是马蹄大黄。在中国,大黄主要作药用,但在欧洲及中东,他们的大黄往往指另外几个作食用的大黄属品种,茎红色,气清香,味苦而微涩,嚼之粘牙,有砂粒感。秋末茎叶枯萎或次春发芽前采挖。除去细根,刮去外皮,切瓣或段,绳穿成串干燥或直接干燥·中药大黄具有攻积滞、清湿热、泻火、凉血、祛瘀、解毒等功效。
3,药典规定人用药品大黄应来自掌叶大黄(RheumpalmatumL.)、药用大黄(RheumoffcihaleBaill.)、唐古特大黄(RheumtanguticumMaxim.exBalf.)的干燥根和根茎。秋末茎叶枯萎或次春发芽前采挖,除去细根,刮去外皮,切瓣或段,绳穿成串干燥或直接干燥。商品有两类:一西宁大黄:多加工成圆锥形或腰鼓形,俗称蛋吉,长约6~17厘米,直径约3~10厘米;外皮巳除去或有少量残留,外表黄棕色或红棕色,可见到类白色菱形的网状理,俗称锦纹(系由灰白色薄壁组织与棕红色射线交错而成),有时可见菊花状螺旋形星点,一端常有绳孔。
1亩鱼塘用0.5千克大黄。
将大黄研成粉末,按每万尾鱼种用大黄粉250克~750克拌入饲料中投喂,连续投喂3天~5天;或将大黄捣碎,每万尾鱼种用0.5千克大黄,以20倍水煎煮2次~3次,每次煮沸10分钟~15分钟。使用时,浸泡米糠投喂,结合药渣泼洒,连续3天~5天,若泼洒后再泼洒0.7PPM浓度硫酸铜,对鱼类细菌性败血症也有良好的防治效果。
温度达到210滤纸即为棕褐色,大黃粉沫碳化
因为大黄的主要成分是蒽醌类
大黄粉末显微鉴定:?
取大黄粉末的稀乙醇浸液点于滤纸上,在紫外光下显浓棕色荧光,不得显亮蓝紫色荧光。(检查土大黄苷)?
黄连粉末显微鉴定:
取黄连粉末,加70%乙醇1滴,片刻后加稀盐酸或30%硝酸1滴,置显微镜下观察,可见黄色针状或针簇状结晶析出(小檗碱盐酸盐或硝酸盐),加热结晶溶解并显红色。
注:显微鉴定时样品粉末不宜取太多
大黄稀乙醇液点于滤纸上不宜太多
五味子粉末显微鉴定:
粉末暗紫色,种皮栅状石细胞表面观多角形或长方形;种皮内层石细胞呈类多角形、类圆形或不规则形;果皮表皮细胞表面观类多角形,有油细胞,内有油滴。
茯苓粉末显微鉴定:
粉末灰白色,主要为菌丝、担子柄和担孢子交织而成的不规则形团块。以稀甘油装片,可见菌丝细长,稍弯曲,常分枝,大多无色,稀为淡棕色,直径3μm;担孢子类圆形,大小不一,一般着生于担子柄的顶端,直径10~24μm。另外,尚分布有棕色粘液团块。
猪苓粉末显微鉴定:
粉末呈灰白色,置显微镜下观察,显真菌类植物的显微特征,菌丝无色或棕色,直径2~10 μm,呈分枝状或结节状。可见众多草酸钙方晶,呈正方八面体形、规则的双锥八面体形或不规则多面体形,直径3~60 μm,有时数个结晶集合。
茯苓与猪苓粉末的显微特征区别为猪苓有草酸钙结晶,茯苓没有。
大青叶粉末显微特征:
1. 表皮细胞垂周壁较平直或稍弯曲,表面观呈连珠状增厚。气孔下表皮较多,副卫细胞3~4个,不等式,可见2~3个气孔聚集,具共同的副卫细胞。
2. 叶肉细胞含靛蓝结晶和橙皮甙样结晶。靛蓝结晶蓝色,呈细小颗粒状或片状,常聚集成堆;橙皮甙样结晶淡黄绿色,呈类圆形或不规则形,有的针簇状。
3. 厚角细胞较多,纵断面观呈长条形,角隅处壁厚至14μm。
大青叶粉末显微鉴定:
取大青叶粉末少许,加适量水浸泡,水浸液置紫外灯下,显蓝色荧光.
取大青叶粉末适量,按常法进行微量升华,可得蓝色或紫红色细小针 状,片状或簇状结晶.
黄沙般称为沙、沙子、沙砾等,指细小的石粒,或者是形状像沙子的东西。
砂一般分为天然砂和人工砂两类。由自然条件作用(主要是岩石风化)而形成的,粒径在5mm以下的岩石颗粒,称为天然砂。人工砂是由岩石轧碎而成,由于成本高、片状及粉状物多。
小黄面用手摸上去比较细腻、粉碎的比较均匀、色泽有点发黄且无明显的沙感。感觉比重比颗粒粉要轻一些,加少量水后捏在手里有一种蓬松感。其最大的特点就是入水即炸,随便捏上几大团,整个窝点立马就会打出一溜烟雾带,相对那些大颗粒商品饵,不管是在手感还是在诱鱼方面具有较明显的优势。
一、性状鉴定
取大黄标本,从形状、表面特征、断面特征、气味等方面描述大黄性状特征。
二、显微鉴定
1. 镜检大黄根茎横切面组织切片,自外向内观察其主要组织特征
①木栓层与皮层多已除去,偶残存。
②韧皮部射线l~4列细胞,内含棕色物。
③形成层环状。
④木质部导管径向稀疏排列。
⑤髓宽广,散有多数异型维管束(星点),系复合维管束,由多个外木式维管束组成,形成层类圆形,射线呈星芒状射出。
2. 大黄粉末分别以蒸馏水及10%水合氯醛试液装片,酒精灯加热透化,镜检下列特征
①草酸钙簇晶大而多,棱角大多短钝。
②导管主为网纹导管,并有具缘纹孔及细小螺纹导管,直径约至140 μm,非木化。
③淀粉粒单粒呈圆球形或长圆形,脐点大多呈星状,复粒由2~7个分粒组成。
三、理化鉴别
1. 升华实验
大黄粉末少量加入50 ml烧杯,置于酒精灯上,蒸发皿盛水置于烧杯上,加热20 min后可见蒸发皿底部具黄色针状或梭状结晶,高温下结晶则呈羽毛状(小分子蒽醌类化合物升华)。
2. Borntrager反应
滴加10%NaOH溶液于大黄生药饮片表面,可见由黄变红色(蒽醌遇碱变红)。
3. 荧光
取大黄粉未的稀乙醇浸出液,点于滤纸上,再滴加稀乙醇扩散后,呈黄色至淡棕色环,置紫外光灯下观察,呈棕色至棕红色荧光(蒽醌衍生物),不得显亮蓝紫色荧光(证明不存在土大黄苷等芪类化合物)。
可以。但是同时还需要添加些公丁香、大黄等中药一起泡嫩玉米才行。
材料准备:
玉米1000g、小麦500g、红糖100g、酒曲粉30g
中药材:阿魏20g,公丁香10g,大黄20g
制作步骤:
1、将玉米粒和麦粒用40度左右的温水浸泡12小时,然后倒入锅中煮软,煮的时候先用大火煮开,再加入红糖,然后转用小火熬煮30分钟左右即可出锅,稍微沥干水,待用;
2、将阿魏、丁香和大黄都磨成粉末,然后在颗粒中加入阿魏粉、丁香粉、大黄粉和酒曲粉,搅拌混合均匀;
3、将拌好的颗粒窝料装入塑料袋或其他容器,在室温下发酵3~5天即可使用了。
要点分析:这款饵料是以玉米和小麦为主料制作的谷物颗粒饵料,用了阿魏、丁香和大黄灯药材调整味型,为了增加饵料在秋季的诱鱼效果,最后还进行了发酵过程,整个流程做完后,饵料应该是微酸酵香带中药微臭的味道。玉米和小麦尽量都选择今年出产的新鲜货,阿魏、丁香和大黄都可以在药店买到。发酵的时间要掌握好,过早则发酵未完成,颗粒不入味;过迟则会发酵过度,颗粒溶渣。一般八九月份温度,南方3天即可,北方5天足矣。
现在有非常多的小家电可以使用,比如说一些破壁机或者是传统的一些搅拌机,就可以把把你需要的黄米打成粉末。
黄米本是北方一种粮食,照字典的解释,是去了壳的黍子的果实,比小米稍大,颜色淡黄,煮熟后很黏,是20世纪50年代以前的重要粮食作物之一。
黄米富含蛋白质、碳水化合物、B族维生素、维生素E、锌、铜、锰等营养元素,具有益阴、利肺、利大肠之功效。
版权声明:xxxxxxxxx;
工作时间:8:00-18:00
客服电话
电子邮件
admin@qq.com
扫码二维码
获取最新动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