亳州有亳菊、亳芍、亳花粉、亳桑皮等以“亳”字命名的中药材。
亳州自古就有“药都”之称,是神医华佗的故里,距今已有2100多年的历史。在中国《药典》上冠以“亳”字的就有“亳芍”、“亳菊”、“亳桑皮”、“亳花粉”四种;其中亳芍、亳菊被列入安徽四大名药,亳产白芍产量占全国总量的75%。近年来全市中药材种植面积已发展到100多万亩,种植400多个品种,新开发208种,从事种植、加工、购销中药材的人员达100万人之众,形成近千个中药材种植专业村。亳州有“数天下药都,药材天地,歧黄事业,此城最古;量人间风采,神医故里,医药文化吾地独优”的美誉。
这就是亳州市中药材的产品优势。
收中药材的市场有安徽亳州中药材市场,河北安国中药材市场等
一、亳州牛肉馍
牛肉馍为亳州市谯城区特有的小吃,它色泽金黄、外脆里嫩。每天清晨,城区各个牛肉馍的摊点都会荡漾着扑鼻的香味,就像芳香扑鼻的鲜花开满城区的角角落落。
二、魏武小磨香油
魏武小磨香油源于明朝万历年间,由亳州闫庄闫氏三兄弟创办,历经22代人工艺沿袭,至今已有600余年的历史。魏武香油精选优质纯芝麻,用小磨精心磨制而成,不含任何添加剂,纯天然绿色食品。
三、亳芍
亳芍即白芍,亳州地产药材,指芍药科植物芍药或其变种毛果芍药栽培品的根。为毛茛科多年生草本植物,花大而美丽,一般种植3—5年, 9—10月采挖,去泥后放入开水中煮5—15分钟,捞出后去皮晒干即可。加工后的芍药呈粉白色或白色,故又称“白芍”。
四、古井贡酒
古井贡酒是亳州传统名酒。产自安徽省亳州市,属于亳州地区特产的大曲浓香型白酒,有“酒中牡丹”之称、被称为中国八大名酒之一。 古井贡酒在中国酿酒史上拥有非常悠久的历史,其渊源始于建安元年(196年)曹操将家乡亳州产的“九酝春酒”和酿造方法进献给汉献帝刘协。
五、亳桐
亳州的泡桐历史悠久,明人王廷相就赞称:“桐宫桑林古帝都”,把桐树的种植考证到商代以前。泡桐主要产区在谯城区和涡阳县义门镇一带。这里的土壤多为黄沙土,透气好,回水快,当地称为夜潮沙,白天表土被太阳晒得干干的,一夜间土壤便能回潮,非常适宜泡桐生长。
六、亳菊
亳菊花是药用菊科植物,我国药用菊花现有8个产区,长江以南产区的杭白菊、贡菊是以饮用为主,而长江以北产区的滁菊、亳菊、济菊、祁菊、怀菊均以药用为主。在诸多产地所产的药用菊花中,被公认为地道药材的为亳菊、滁菊、贡菊和杭菊。
七、亳花粉
亳花粉,是《中国药典》中以“亳”字命名的中药材之一,又名天花粉,亳州地产药材。是葫芦科植物栝楼的干燥根。亳花粉个肥大、白色、粉足、筋脉少,质地上乘。花粉秋季采挖,去泥去皮晾干即可。
芍药虽然全国各地均有种植,但却是亳州的地产药材,在药典中以“亳芍”命名,芍药花为亳州市花,每年五一前后,遍地的芍药花竞相绽放,绯红娇羞的花瓣,在暖风中摇曳,数十万亩芍药花的芬芳清香,陶醉了来自五湖四海的游客。
芍药又分观赏芍药和药用芍药两种,而药用芍药又有赤芍和白芍之分,一般生长期4-5年即可收获,以根茎入药,亩种植3000株左右,平均每年能获得2000元左右的纯效益,看似不多,但很稳定,和粮食作物及其他经济作物相比,种植管理较为省事。
亳州为何被称为我国的药都,这个有何来历?
亳州在药材领域的地位可是有着举足轻重的位置,现如今亳州是世界最大的中药材集散中心和药材价格形成中心,可以说在药材领域充当着领头羊的作用。但是无奈境内的经济发展不是特比的好,而且省内还有着合肥这样的霸都,亳州的全年经济总量也只有1200亿不到。
位于安徽省西北部的亳州,有“中华药都”之称。盛产中药材是中医药文化的摇篮。自东汉末年神医华佗开辟第一块“药圃”之始,勤劳智慧的亳州人依华佗之灵气,靠土地之肥沃,借交通之便利,种植、经营中药材之风日益繁盛,经久不衰。
亳州自商汤建都到今,已有3700多年的文明史,是东汉时期著名医学家华佗的故乡,由于神医华佗的影响,带动了亳州医药的发展,亳州到了明、清时期就是全国四大药都之一,清朝末年,亳州已经成了药商云集,药栈林立,药号巨头密布,经销中药材两千多种的重要“药都”。不难看出到清末亳州的药市已很繁荣。
亳州还有一点无奈之处,也是非常的憋屈,其实就是名字经常被叫错,因为亳州的“亳”字与“毫”实在太像,仅仅一笔之差,所以经常被一些粗心大意的人叫成“毫州”。当然除了这个原因,最主要的也就是亳州的知名度并不是特别高,而且亳字又是一个日常生活上也是很少用,自然会经常被叫错啦。
亳州在一九九五年建成了当时中国规模最大、功能完善、设施齐全、档次最高的中国亳州中药材交易中心,大药行搬迁到火车站附近,并于九六年正式开始营业,成就了亳州国家级专业交易市场。
亳州现在是四大药都之首,有全国最大的中药材交易中心,也可以说是全球最大的。但是,这个市场的发展规模也是一步一步发展起来的。之所以走到今天这么大的市场,肯定是得到全国各地药商的认可。不仅是价钱便宜,货源量足,而且,质量上也是一等一的,如果不能名副其实,药材不正宗,肯定不能够有今天的成绩。当然,一个成熟的市场,不可能全部尽善尽美,有些良莠不齐,也是不可避免的。
亳州自古就有“药都”之称,是中医药文化的摇篮,盛产中药材。自东汉末年神医华佗开辟第一块“药圃”之始,勤劳智慧的亳州人依华佗之灵气,靠土地之肥沃,借交通之便利,种植、经营中药材之风日益繁盛,经久不衰,已有2100多年的历史。在中国《药典》上冠以“亳”字的就有“亳芍”、“亳菊”、“亳桑皮”、“亳花粉”四种;其中亳芍、亳菊被列入安徽四大名药,亳产白芍产量占全国总量的75%。近年来全市中药材种植面积已发展到100多万亩,,种植400多个品种,新开发208种,从事种植、加工、购销中药材的人员达100万人之众,形成近千个中药材种植专业村。市区内建有全国规模最大、设施最好、档次最高的“中国(亳州)中药材交易中心”。该专业市场年交易额达100亿元以上,亳州已是名符其实的全国最大的中药材集散地,药业经济已成为当地富民强市的重要支柱。因此,亳州赢得了“数天下药都,药材天地,歧黄事业,此城最古;量人间风采,神医故里,医药文化吾地独优”的美誉。地中药材有"亳芍、亳菊、亳花粉、亳桑皮"等20多个品种,亳芍年产量占全国产量的75%左右,目前全市中药材种植面积已发展到100多万亩,种植400多个品种,新开发208个品种。
亳州是药材之乡,但是中医嘛,倒不是挺多的,以前在花戏楼这边有个中医,但是好像搬走了。
阜阳属于暖温带半湿润气候区,地处黄淮海平原,在我国南北气候分界线秦岭、淮河一线的交界处,地势平坦,四季分明,雨量适,光照充足。
较适合种植白芍、甘草、苦菊、艾蒿、桔梗
亳州是有名的药都城市。亳州不产酸梅晶亳州的药材很出名
版权声明:xxxxxxxxx;
工作时间:8:00-18:00
客服电话
电子邮件
admin@qq.com
扫码二维码
获取最新动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