肌力练习在疾病康复中有什么作用,康复训练中提高肌力的训练方法有哪些

 2023-07-13  阅读 423  评论 0

摘要:康复训练中提高肌力的训练方法有哪些残疾人的打击是双重的,他们既要承受残疾的身体,又要克服内心巨大的压力和恐惧。往往他们接受不了现实的残酷,害怕自己一无是处,害怕自己失去生活的能力,害怕自己成为家人的负

康复训练中提高肌力的训练方法有哪些

残疾人的打击是双重的,他们既要承受残疾的身体,又要克服内心巨大的压力和恐惧。往往他们接受不了现实的残酷,害怕自己一无是处,害怕自己失去生活的能力,害怕自己成为家人的负担,害怕别人异样的眼光……。残疾人的内心世界决定了他们的未来,

首先要做的是改变他们的心态,心态决定一切,他们的内心自卑,甚至看不到未来。这时候家人的陪伴是最重要的,不断的关怀和鼓励,给他们树立自信心,让他们看到的是家人脸上的微笑而不是满脸忧愁。无论你变的怎样,家人们都会和你一起面对,你不是孤单一个人!你要为家人和自己更好的活着。

有一个好的心态,才能更好的锻炼自己的身体。开始先做些简单的运动,我觉得散步是最好的锻炼方式,之后慢慢在选择一些有难度的锻炼,比如骑车、跑步、打羽毛球等,当然要选择适合自己的锻炼方式。

世界为你关上一扇门,总会为你打开另一扇窗。生活中许多的励志残疾人值得我们学习,比如残奥会的运动员,他们凭借惊人的毅力,创造一个个神话,让我们普通人为之自豪!

增强肌力的康复训练

小时时候人们都放过风筝,一根长线维系在手中,控制风筝的起降和飘浮。飞的越高,线绷的越紧,力度越大。那么人体也同理,维系四肢百骸,肌肉、骨骼、血脉协调运营的是大脑神经,保持神经适度的放松就成为了关键。神经系统控制肌肉力量的舒张、收缩和强弱,呼吸却能调节神经的缓急,生命在于运动,生命更在于呼吸。长期习练可使人体的神经功能得到修复和调养,锻炼时的脑电图呈α波振幅增大还可以使植物神经得到调整,从而使感觉功能、运动功能、思维功能强化,正常肌力得以恢复。方法:可采用深度腹式呼吸方法,增加了有氧运动量,肌肉组织更能获得充足气血的濡养。

康复训练肌肉训练方法

恢复性训练的第1步是开始一系列的关节可动范围及柔软性的改善练习。其中最为简单、有效的一种方法是静止状态的伸展练习,即关节和肌肉在一定的时间内慢慢地作伸展运动。

作为恢复性训练的重要组成部分,如何制定使患部及肌肉群的肌肉力量恢复的训练计划?肌肉力量被分为静力和动力两种。强化肌肉力量的方法主要有3种:静力训练法、动力训练法、动静力综合训练法。

1、热身训练:开始踢球前要学会合理热身。慢跑两圈,尽量采用脚趾跑动,加大膝盖的提升高度。

2、耐力训练:首先,要对自己的体能状况有了解,如果状况不佳或刚开始训练,最好以有氧耐力训练为起点,开始锻炼提升心肺能力。

3、有氧耐力训练:刚开始进行5×400m练习,每跑一圈逐渐提速,保持每圈匀速跑动,身体放松,三步一呼,三步一吸;经过一段时间练习后,逐渐增加圈数和提升速度,保持每圈平均速度在2分钟左右。之后训练时,以5圈为一组,共三组,每组间歇3分钟。

4、无氧耐力训练:热身后,进行几圈匀速慢跑后,开始训练。折返跑有5-10m、15到25m两种,完成一次折返后,休息30s,各5趟。完成后进行恢复性深呼吸,抖动、拍打、按摩腿部。

肌力的康复训练常用锻炼形式有哪些

方法如下:

1.俯卧撑。动作方法是俯身向前,手掌撑地,手指向前,两臂伸直,两手撑距同肩宽,两腿向后伸直,两脚并拢以脚尖着地。两臂屈肘向下至背低于肘关节,接着两臂撑起伸直成原来姿势。练习要求:身体保持平直,不能塌腰成“凹”形,也不可拱臂成“凸”形。

多次重复该动作,能发展三角肌的前部、胸大肌以及肱三头肌等上肢力量。

若提高练习难度和效果,也可变化以下练习:

(1)手掌撑变为手指撑,连续做俯卧撑动作;

(2)两臂宽撑(掌撑或指撑),连续做俯卧撑动作;

(3)两臂宽撑,两手握砖连续做俯卧撑动作;

(4)一腿抬起,另一腿着地,连续做俯撑动作;

(5)两脚放在横木上,连续做俯卧撑动作等。

2.引体向上。动作方法是两手正握或反握单杠,握距同肩宽,两脚离地,两臂伸直,身体悬垂。引体发力身体向上拉至头过杠面,然后身体慢慢垂下来成原来姿势。练习时要求发力引体不要借助身体摆动和屈蹬腿的力量,多次重复该动作能发展胸大肌、背阔肌以及肘关节屈肌群力量等等。

若提高练习难度和效果也可变化下列练习:

(1)两手正握单杠悬垂,连续做引体向上头触杠头前伸动作;

(2)一手反握杠,另一手腕扣杠,连续做引体向上动作;

(3)脚负小沙袋在单杠上连续做引体向上动作。

3.双杠臂屈伸。动作方法是两臂屈伸在双杠上,身体垂直在杠内,屈臂至两臂完全弯曲,接着用力撑起,使两臂伸直成原来姿势。练习要求:身体要直,下肢自然下垂,腿不要屈伸摆动,多次重复该动作能发展胸大肌、三角肌前部、肱三头肌力量。

若提高练习难度和效果,也可变化下列练习:

(1)脚背放置小沙袋或壶铃连续做屈伸臂动作;

(2)腰负重物体或身体穿沙背心连续做屈伸臂动作;

(3)在吊环上连续做屈伸臂动作。

4.仰卧起坐。动作方式是仰卧在地板上或体操垫上,使身体处于水平位置,腿伸直,两手一般抱头,然后向上抬上体至垂直部位,再慢慢后倒成原来姿势。多次重复该动作,能发展腹肌、骼腰肌等力量。练习要求:起坐动作速度要快,下卧时动作速度应慢。

若提高练习难度和效果,也可变化下列练习:

(1)仰卧在长凳上,两手持杠铃片置于脑后,两脚固定,连续做仰卧起坐;

(2)仰卧在木马上或斜板上,两脚勾住肋木,两手持球,两臂伸直,连续做仰卧起坐;

(3)坐在跳箱上两脚由同伴握着,两手持杠铃片置于脑后连续做仰卧起坐动作;

(4)仰卧,连续做元宝收腹起动作等等。

5.收腹举腿。动作方法是仰卧在地板上或体操垫子上,身体伸直处于水平位置上,两臂伸直自然置于体侧,然后收腹向上举起双腿至垂直部位,再慢慢放下成原来姿势,练习要求:收腹举腿动作速度要快,放腿速度应慢,多次重复该动作能有效地发展腹肌和髋关节屈肌群力量。

若提高练习难度和效果,可变化下列练习:

(1)支撑屈膝直角坐,接着成直腿后撑直角坐动作,反复练习;

(2)背靠肋木,两手正握横木悬垂,两脚夹实心球连续做收腹举腿动作;

(3)仰卧,两脚夹实心球连续做收腹举腿动作。

6.体后屈伸。动作方法是身体俯卧在垫子或凳上,髋部支撑,脚固定两臂前举连续做体后屈伸动作。

练习要求:体后屈时,上体尽量抬高。主要发展伸髋肌和脊柱伸肌的力量若增加练习难度和效果,可变化下列方式进行练习:

(1)俯卧,两腿伸直,两臂屈肘抱头后,连续做体后屈动作;

(2)俯卧在矮木凳上,脚固定,两臂屈肘抱头后,连续做体后屈动作;

(3)俯卧在跳箱上,两手抱头后,两脚由同伴扶着,连续做大幅度的体后屈伸动作;

(4)俯卧在木马上,两臂伸直,两脚勾住肋木,连续做大幅度的体后屈伸动作等等。也可以手持哑铃、杠铃片或身穿沙背心做上述各种方式练习。

7.俯卧背腿。动作方法是俯卧在地板或垫子上,两腿并拢伸直,髋部支撑,两臂自然伸直置于体侧,连续做两腿向后上振起动作。练习要求两腿尽量向上振起。俯卧腿上振是发展脊柱伸肌与髋关节伸肌力量的有效手段之一。

若增加练习难度和效果,可变换下列方式练习:

(1)俯卧在山羊上,两臂伸直手扶肋木固定上体,连续做两腿向上振起动作;

(2)俯卧在木凳上,两手扶木凳,两腿连续向上振起动作,也可脚负重物做上述各种方式练习。

8.连续跳跃。动作方法可用单腿跳跃和双腿跳跃进行水平跳,向前跳和向上跳。主要发展大腿前后群肌、小腿群肌及踝关节力量。练习要求:上体正直、蹬地有力、动作连贯。主要练习方法有:

(1)原地单腿跳;

(2)原地双腿跳;

(3)单腿在高物上交替跳;

(4)跳深;

(5)多级跨步跑等等。

9.提踵运动。动作方法是在两腿底下放一块约5~6厘米厚的木板,前脚掌踏于木板上,脚后跟着地,然后尽量提高脚后跟再进行放下,连续进行。练习要求:身体正直、上体挺拔臀部不要后坐,该动作练习主要发展小腿后部的目鱼肌、腓肠肌、腓骨肌、短肌群力量,同时对踝关节处韧带的收缩亦有益处。

10.仰卧推举。动作方法是仰卧在推架上,调整好呼吸(用力时应先吸气),双手握紧张杠铃,双手距离略宽于肩,然后把放在架上的杠铃举起,在适当的控制之下慢慢放低杠铃至胸部,轻触胸部的瞬间再立刻出力上举直至两臂伸直状态。此种练习重量应由轻渐重,轻的时候可多举几次,若重量达到体能的最大负荷,则一次刺激也已足够。练习要求:发力推起杠铃要快,放回胸上要慢。在向上发力推起杠铃时,要尽量避免腰部离开凳面向上借力现象,该动作练习是唯一能锻炼上身全部肌肉的运动,主要发展胸大肌、三角肌前部、前锯肌和肱三头肌力量。

做仰卧推举练习也可以用哑铃进行,对发展上身小肌肉群肌力量更为有效。

11.抱腰角力。动作方法是两人面相对,相互抱住对方腰,然后用力将对方拔离地面。练习要求:应旱地拔葱式用力将对方抱离地面。

12.仰卧过顶举。动作方法是仰卧在板凳上,双手重叠握住哑铃把的一端,让另一端可以放下。开始时将哑铃提起,两臂伸直,重量承受在胸部上端,然后慢慢从头顶上下放,直至两臂能舒适伸张到头顶的后下方,然后开始举回成原来的姿势。练习要求:下放时开始吸气,放至最低点肺部刚好充满气;开始上举时呼气,恢复到原来姿势时呼气结束。此动作练习,每节做3组,每组10~15次。经常练习该动作可以发展胸肌及背部上部肌肉,更主要的是能扩展肋骨。

若增加练习的难度和效果,可变化为弯臂过顶举。其动作方法是:仰卧凳上,身体平躺,膝盖约成90角,两脚平放地面,将哑铃提起,两臂伸直,重理承受在胸部上方,然后慢慢从头顶放下,直至手臂大约成90度角时,再收回原来姿势。

13.肩负杠铃转体。动作方法是两脚左右开立,两手扶住铃片,向左、右两侧上转体。练习要求:上体挺拔直立,转体时两脚不能移动,转体至极限时稍停,动作要平稳、缓慢。此练习主要发展腹外斜肌、腹内斜肌和腰背肌力量。

14.杠铃平推。动作方法站立,两手握杠铃置于锁骨。连续向前做快推动作。亦可两脚前后开立,向前上方做快推动作,两腿前后交替进行。练习要求:动作快速连贯协调。该动作练习主要发展胸大肌、三角肌前部、前锯肌、肱三头肌力量等。

15.杠铃弓箭步抓举。动作方法是抓举杠铃,两腿成弓箭步,然后恢复原来姿势。连续交替进行。练习要求:发力快,上下肢配合协调。该动作练习主要发展腰背肌、上肢肌和下肢肌群力量。

16.肩负杠铃四分之一屈膝蹲跳。动作方法是将杠铃置于颈后肩上,双手握杠略宽于肩,双脚左右开立约同肩宽,上体保持挺直,然后屈膝四分之一,随即利用腿部肌力的收缩作用,做原位上跳,使两脚同时离地约3~5厘米。如此连续跳跃练习,主要发展长背肌群、臀大肌、臀中肌、股二头肌、股四头肌、腰大肌、缝匹肌、半腱肌、腓肠肌、比目鱼肌群力量,对提高爆发力和弹性有显著的效益,并可增强心肺的耐力。练习要求:双手必须牢固握住杠铃,使其不可离开后颈部,上体正直紧腰两腿充分蹬伸跳起。

康复治疗肌力训练的原则

关节活动的治疗,做作业治疗,肌力方面训练的治疗,关节活动的治疗是偏瘫身体的关节做活动锻炼的治疗,防止肢体关节出现僵硬、活动不便等症状,做作业治疗是使用常见的工具,锻炼肢体的功能,让其自行多活动锻炼,肌力方面训练的治疗是在手上或者腿上使用沙袋,或者骑功能性的自行车,通过这些措施来锻炼偏瘫肢体的功能。

康复医学肌力训练方法

  康复治疗包括职业康复、神经康复、骨科康复、烧伤康复等方面,康复治疗师就是在康复医疗机构工作、为患者进行物理治疗和作业治疗,促进其康复的专业技术人员。康复治疗师属于医学相关领域的专业技术人才,不属于医生范畴。具体工作为:   对患者进行肢体运动功能和日常作业能力的评估,并根据评估结果,制订功能训练、作业治疗的康复治疗计划。   在综合的康复治疗中,使用身体运动和各种物理因子(电、光、热、冷、水、磁、力等)等治疗手段,对患者进行神经肌肉和骨关节运动功能的治疗训练,以减轻患者的病痛;   用日常生活活动训练、手工艺治疗、认知训练等作业治疗手段对患者进行细致功能、认知功能、家居及社会生活能力等的治疗训练,以促进患者身心康复。   从以上康复治疗师的工作中可以看到,康复治疗师在患者的整个康复治疗过程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可以说,没有康复治疗师,就没有康复治疗,没有康复治疗,就不可能有患者尽快的、充分的康复,更谈不上“重返社会,改善生活质量”的康复目的。   核心竞争力:   知识要求:康复治疗师通常要求具备大学康复治疗专业本科以上学历,有人体解剖学、运动学、生理学、人类生长与发育等学科的知识。并具有与康复治疗有关的神经科、骨科的一些疾病的临床基本知识和中医理论的基础知识。   技能要求:能够系统和深入地掌握物理治疗和作业治疗的理论和技术。熟悉推拿和中医手法、针灸、太极拳等。   经验要求:具有一定的临床经验,熟练掌握如何示范治疗操作和进行讲解;以及康复治疗临床实用性研究的基本方法。   职业素养:康复治疗师要有较好的语言沟通技巧和一定的教学辅导能力,另外,爱心、耐心和不断钻研、学习的进取心是做好这一职业的加速器。   职业现状:   康复医学是一门新兴的学科。近20年来,该学科在我国迅速发展,对伤病残疾患者的康复治疗服务正在我国处地逐渐普及,而患者的身心功能康复需要有大批康复治疗技术人员施行各种康复治疗。据最近所做的一项人才需求预测研究,我国康复治疗师的需求量至2005年约为4万人,至2010年约为6万人,而目前我国仅有5000多名经过系统训练的康复治疗师,数量和质量远远落后于康复医疗实际的需要。   风险与回报:   通常情况下,一名患者的康复需要借助多种康复疗法,有运动疗法、理疗、水疗、作业疗法、言语疗法、心理疗法、传统治疗等,所以康复治疗师需要一专多能,即:在康复治疗技术上应当是多能的,既会物理治疗,又会作业治疗,也能做一点语言治疗、心理治疗。但更应有一专,要么专在物理治疗上,要么专在作业治疗上。否则将难以达到治疗的预期效果。由此可见,康复治疗这碗饭不是随随便便就能吃上的。   据业内人士介绍,康复治疗师在国内的平均收入是月薪3000—4500元,广州、珠海、青岛等一些城市的康复治疗师收入会更高。   职业趋势:   发展路径:2001年我国才正式把康复治疗专业教育纳入国家全日制高等教育计划。在这之前出炉的康复治疗师大多是从其他医疗相关领域的相关人员在接受了一定时间的康复治疗培训后成就的。今后要想成为康复治疗师,只有先拿到康复治疗专业的本科学历才有门。   转型机会:康复治疗师可凭借在这一行业内的从业经验,向专门研究康复辅助器具(如:假肢、矫形器等)的康复工程的方向发展。

版权声明:xxxxxxxxx;

原文链接:https://www.fanque.com.cn/aaa00B24KDFRQBQ.html

发表评论:

管理员

  • 内容144525
  • 积分0
  • 金币0
关于我们
l番茄知识网是实用的健康养生科普知识及日常生活保健小常识大全网站,分享春夏秋冬四季健康饮食养生保健小知识、运动对健康的好处、中医养生食疗做法等健康的生活方式及养生之道,学习健康养生百科知识尽在番茄健康养生知识网。
快捷菜单
健康养生知识
联系方式
电话:
地址:
Email:admin@qq.com
注册登录
注册帐号
登录帐号

Copyright © 2022 番茄知识网 Inc. 保留所有权利。 Powered by

页面耗时0.1545秒, 内存占用1.89 MB, 访问数据库18次

鄂ICP备2022009988号-2

  • 我要关灯
    我要开灯
  • 客户电话
    807220904

    工作时间:8:00-18:00

    客服电话

    电子邮件

    admin@qq.com

  • 官方微信

    扫码二维码

    获取最新动态

  •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