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热解毒效果比较好的药物有很多,比如清热解毒口服液,夏桑菊颗粒,板蓝根颗粒等都有清热祛火的作用,而且是属于中成药物,副作用比较小,不会对身体造成影响。引起体内上火的原因,多数是跟平常的饮食是有关系的,可以调整一下饮食习惯,以清淡的食物为主。
火和湿在中医是2种不同的概念 火有两种 实火和虚火 去火方法也有2种 分别是泻火和补阴 湿也有虚实 虚的多为脾虚 需要健脾 实症就是水液内停
上火很常见。临床上,除了虚实辨证,火与热是难以截然区分的。
中医理论认为“热为火之渐,火为热之极,”意思是说有形之火与无形之热之间能够相互转化,所以经常把火和热放到一起讨论。
现实生活中,能够辅助用于降火的食品就有苦瓜、鸭梨、百合、胡萝卜、芹菜等,但食疗对于轻症的上火可以缓解,如果火热较重,就需要服药或者采取中药泡茶饮用。
下面,我为大家介绍几种能够降火的中药,供大家选用。
一、天花粉【功效】
天花粉甘、苦,微寒。归肺、胃经。具有清热泻火、生津止渴,消肿排脓的功效。
【应用】
1、热病烦渴
天花粉既能清肺、胃二经的实热,又能生津止渴,通过配伍可以用于治疗热病烦渴;取其生津止渴的功效,通过配伍,还可治疗燥邪伤及肺胃引起的咽干口渴等证。
2、肺热燥咳
天花粉既能泻火清肺热,又能生津以润肺燥,通过配伍,可以治疗燥热伤肺引起的干咳少痰、痰中带血等肺热燥咳证;取其生津润燥之功,和人参配伍,可以治疗燥热伤肺,气阴两伤之咳喘咯血等。
3、内热消渴
通过配伍应用,天花粉还可治疗积热内蕴,化燥伤津之消渴证;和人参配伍,还可治疗内热消渴引起的气津两伤证,如玉壶丸。
4、疮疡肿毒
天花粉既能清热泻火而解毒,还能消肿排脓以疗疮,通过辨证配伍,治疗疮疡初起,热毒炽盛,未成脓者可以消散,已成脓者可以溃疮排脓;取其清热、消肿功效,和薄荷共同研末,用西瓜汁送服,可治疗风热上攻,咽喉肿痛等证。
【使用注意】
不宜与乌头类药材同用。
二、竹叶【功效】
竹叶是常见植物,其药性甘、辛、淡,寒。归心、胃、小肠经。具有清热泻火,生津,除烦,利尿的功效。
【应用】
1、热病烦渴
竹叶甘寒,主归心经,能够清热泻火以除烦,入胃经而泄胃火以止渴,和芦根、石膏配伍,或者和黄芩、麦冬等药配伍,可以治疗热病伤津,心烦口渴。
2、口疮尿赤、热淋涩痛
治疗心、胃经之实火引起的口舌生疮及热移小肠之热淋涩痛,多和滑石、白茅根、灯心草等药配伍。
老中医父亲治疗心火炽盛或者心火移及小肠引起的小便短赤,小便不利,心烦口渴,习惯在方药中加入一味竹叶,往往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三、栀子【功效】
大家都知道栀子能够泻火,所以很多容易上火的朋友,经常用栀子泡茶饮用。
栀子药性苦寒,具有泻火除烦,清热利湿,凉血解毒的功效。
【应用】
1、热病心烦
栀子能够清降三焦经火热之邪,清降心火而除烦,是治疗热病心烦、燥扰不安的常用药,无论热病火毒炽盛,或者三焦经俱热,都可以通过辨证配伍应用。
2、湿热黄疸
栀子能够清利下焦肝胆经湿热,治疗肝胆经湿热郁蒸引起的黄疸,和茵陈、大黄、黄柏等药配伍,能够起到很好的疗效。
3、血淋涩痛
栀子能够清利下焦湿热以利尿通淋,清热凉血而止血,对于湿热蕴积膀胱引起的小便涩痛,血淋,热淋,常和车前子等药配伍应用。
4、血热吐衄
栀子清热凉血,和白茅根、侧柏叶、大黄配伍,可以治疗血热妄行引起的吐血、衄血等证。
治疗三焦俱热而引起的迫血妄行之吐血、衄血,可以和黄芩、黄柏、黄连等药配伍。
5、目赤肿痛
栀子能泻三焦经火热,对于肝胆火热引起的目赤肿痛,常和大黄同用,如栀子汤。
6、火毒疮疡
栀子能够清热解毒,泻火,凉血,和金银花、蒲公英、连翘等配伍,能够治疗火毒疮疡、红肿热痛等。
【使用注意】
栀子苦寒伤胃,脾虚泄泻或者便溏人群不适合应用。
除此之外,还有很多泻火药,比如决明子、夏枯草、谷精草等等,咱们就不再一一赘述了。
当然,任何药物的应用,都要通过医生的辨证指导,合理选用。
关注forest医生祥子,了解更多健康知识
版权声明:xxxxxxxxx;
工作时间:8:00-18:00
客服电话
电子邮件
admin@qq.com
扫码二维码
获取最新动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