僵蚕药材图片,僵蚕药材图片大全

 2023-06-11  阅读 830  评论 0

摘要:僵蚕药材图片大全江苏省野生中药资源种类较丰富,但资源蕴藏量较少。在1600余种中药资源中,除了少数由外地引种、试种的家种中药资源外,绝大部分见有野生。本省野生、地道、大宗中药资源有38余种:银杏、苏薄

僵蚕药材图片大全

江苏省野生中药资源种类较丰富,但资源蕴藏量较少。

在1600余种中药资源中,除了少数由外地引种、试种的家种中药资源外,绝大部分见有野生。本省野生、地道、大宗中药资源有38余种:银杏、苏薄荷、白首乌、太子参、白菊花、薏苡仁、茅苍术、夏枯草、百合、蟾酥、明党参、女贞子、野马追、半夏、荆芥、丹参、白花蛇草、芡实、板蓝根(大青吓与青黛)、蜈蚣、土鳖虫、白僵蚕、鳖甲、龟甲、玉竹、蒲黄、桔梗、杜仲、兴化莳萝、京三棱、玫瑰花、乌梢蛇、灯心草等。

僵蚕药材图片大全图

僵蚕和蝉蜕的区别是:

1,来源不同:僵蚕是蚕蛾科昆虫家蚕4~5龄的幼虫感染(或人工接种)白僵菌而致死的干燥体。又叫僵虫,天虫。蝉蜕为蝉科昆虫黑蚱羽化后的蜕壳。有土蝉衣和金蝉衣两种。

2,特性不同:僵蚕略呈圆柱形,多弯曲皱缩。表面灰黄色,被有白色粉霜状的气生菌丝和分生孢子。头部较圆,足8对,体节明显,尾部略呈二分歧状。质硬而脆,易折断,断面平坦,外层白色,中间有亮棕色或亮黑色的丝腺环4个。气微腥。味微咸。

蝉蜕全形似蝉而中空,稍弯曲,头部触角多已脱落,复眼1对横生,略突出,透明。额部突出,胸部背面呈十字型裂开,裂口向内卷曲。腹部圆而丰满,有曲纹,尾部钝尖。表面黄棕色,半透明,有光泽。质轻,中空,易碎。无臭,味淡。以个整齐、金黄色而透红光、无泥沙者佳。

僵蚕药用价值

按其字面看,应该是天上飞的虫子,所以虽作天虫,但是作为药物的中药天虫,与天上飞的一点关系也没有,这个药物就是僵蚕,将一个蚕字上下给拆开了,所以中医处方开僵蚕时,多数都开天虫。此药物有祛风定惊,化痰止痛的作用,临床上使用的比较多。

僵蚕中药大全

僵蚕和白僵蚕是同一种中药。

僵蚕是蚕蛾科昆虫家蚕4~5龄的幼虫感杂(或人工接种)白僵菌而致死的干燥体。别名天虫,姜蚕。又名白僵蚕。僵蚕略呈圆柱形,多弯曲皱缩。表面灰黄色,被有白色粉霜状的气生菌丝和分生孢子。头部较圆,足8对,体节明显,尾部略呈二分歧状。质硬而脆,易折断,断面平坦,外层白色,中间有亮棕色或亮黑色的丝腺环4个。气微腥。味微咸。

僵蚕的药用

蚕的僵病是蚕体感染真菌后引起的传染性疾病。目前发现蚕体上寄生的真菌有20余种,其中最主要的是白僵菌,其次是绿僵菌和褐僵菌(翅霉病)。在蚕的发育过程中,以幼虫期最易得病。蛹,蛾次之,卵很少发病。

僵蚕形成的过程是:当家蚕的幼虫皮肤上感染了白僵菌的分生孢子后,在空气的相对湿度为70-90%、气温在5-33℃的多湿环境下,白僵菌的分生孢子就易在幼虫皮肤上发芽。其芽管穿破虫体皮肤,进入体内,形成营养菌丝,吸取蚕体内的营养和水分。菌丝大量繁殖,蚕体组织进一步被破坏,最后菌丝充实蚕体,蚕体死亡,并使蚕的尸体僵化,这就形成了僵蚕。僵蚕在外观上粉白并僵硬。

家蚕感染白僵菌后,初期无异常症状。病情发展时,在蚕体的气门周围,脚部可见暗黑色的斑点,同时食欲减退,动作不活泼,以后停食。体躯稍紧张,呈宽松状。头部昂起或下垂,口吐液汁,排泄软粪或链珠状的粪便。蚕体布满白色菌丝初为柔软带有弹性,而后渐渐硬化,一般5-7天僵死。

僵蚕药材图片大全大图

七子白是以白术、白芷、白芨、白蔹、白芍、白茯苓、 白勺、白僵蚕等七味药材。外加蜂蜜(或蛋清)、牛奶为原材料制成的一款有美白、祛斑、祛痘等功效的护肤产品的。

七子白可以美白,去除色斑,减少痘痘和粉刺,解决皮肤暗黄等问题。

七子粉具有提亮肤色、美白、祛斑、祛痘的功效和作用,而且七子粉的主要成分是白术、白芨、白薇、白蔹、白芍、白茯苓和珍珠粉,这些成分不仅能让皮肤变白,还能促进面部皮肤的新陈代谢,帮助皮肤去除一些污垢。

中药僵蚕图片大全

僵蚕,中药名。为蚕蛾科昆虫家蚕Bombyx mori Linnaeus4~5龄的幼虫感染(或人工接种)白僵菌Beauveria bassiana(Bals.)Vuillant而致死的干燥体。分布于江苏、浙江、四川、广东等地。

一般于9月下旬10月上旬收获。采收加工 多于春、秋季生产,将感染白僵菌病死的蚕干燥。

版权声明:xxxxxxxxx;

原文链接:https://www.fanque.com.cn/aa989AG4GDVRUBw.html

发表评论:

管理员

  • 内容144525
  • 积分0
  • 金币0
关于我们
l番茄知识网是实用的健康养生科普知识及日常生活保健小常识大全网站,分享春夏秋冬四季健康饮食养生保健小知识、运动对健康的好处、中医养生食疗做法等健康的生活方式及养生之道,学习健康养生百科知识尽在番茄健康养生知识网。
快捷菜单
健康养生知识
联系方式
电话:
地址:
Email:admin@qq.com
注册登录
注册帐号
登录帐号

Copyright © 2022 番茄知识网 Inc. 保留所有权利。 Powered by

页面耗时0.1471秒, 内存占用1.9 MB, 访问数据库18次

鄂ICP备2022009988号-2

  • 我要关灯
    我要开灯
  • 客户电话
    807220904

    工作时间:8:00-18:00

    客服电话

    电子邮件

    admin@qq.com

  • 官方微信

    扫码二维码

    获取最新动态

  •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