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茱萸别名:吴萸、茶辣、辣子、臭辣子、吴椒、臭泡子、左力、食茱萸吴萸、漆辣子、优辣子、曲药子、气辣子禁忌人群:肠虚泄者忌食。【吴茱萸的基本介绍】吴茱萸,为芸香科植物吴茱萸、石虎及毛脉吴茱萸未成熟的果实。通常分大花吴茱萸、中花吴茱萸和小花吴茱萸等几个品种。吴茱萸及其变种的接近成熟的果实为常用中药。【吴茱萸的功效与作用】吴茱萸,味辛、苦,性热;小毒;归肝、胃、脾、大肠、肾经。散寒止痛;疏肝下气;温中燥湿。主脘腹冷痛;厥阴头痛;疝痛;脚气肿痛;呕吐吞酸,寒湿泄泻。【吴茱萸的选购】果实呈五角状扁球形,直径2~5mm。表面暗黄绿色至褐色,粗糙,有点状突起或凹下的油点。顶端有五角星状的裂隙,基部残留被有黄色茸毛的果梗。质硬而脆。气芳香浓郁,味辛辣而苦。
是山茱萸吧,山茱萸有具有抗炎、抗菌、止血固经的作用。功能主治:补益肝肾,涩精固脱。用于眩晕耳鸣,腰膝酸痛,崩漏带下,大汗虚脱。内热消渴。
萸有吴茱萸与山茱萸之分,那吴茱萸主要生长在江南地带,它有理气止痛的功效,治疗腹痛、腹泻等症。山茱萸主要是生长在河南的伏牛山,陕西、山西一带。相传张仲景每年在深秋季节经常去这个河南的伏牛山去采收上等的山茱萸,以制作金匮肾气丸,著名的方剂金匮肾气丸。1.名称:山茱萸类别:收涩药 拼音:SHAN ZHU YU拉丁:Fructus Corni别名:薯枣、鸡足、山萸肉、实枣、肉枣、枣皮、萸肉、药枣药用部位:成熟果肉药材性状:本品呈不规则的片状或囊状,长1~1.5cm,宽0.5~1cm。表面紫红色至紫黑色,皱缩,有光泽。顶端有的有圆形宿萼痕,基部有果梗痕。质柔软。气微,味酸、涩、微苦。栽培要点:产地:浙江、安徽、陕西采收加工:秋末冬初果皮变红时采收果实。用文火烘或置沸水中略烫后,及时除去果核,干燥。地道沿革:性味归经:微温;酸、涩;归肝、肾经功能主治:补益肝肾,涩精固脱。用于眩晕耳鸣,腰膝酸痛,阳痿遗精,大汗虚脱。内热消渴。用法用量:内服:煎汤,6~10g;或入丸、散。禁忌:命门火炽,肝阳上亢,及素有湿热,小便不利者禁服。 名称:吴茱萸类别:温里药 拼音:WU ZHU YU拉丁:Fructus Evodiae别名:吴萸、左力药用部位:近成熟果实药材性状:本品呈球形或略呈五角状扁球形,直径2~5mm。表面暗黄绿色至褐色,粗糙,有多数点状突起或凹下的油点。顶端有五角星状的裂隙,基部残留被有黄色茸毛的果梗。质硬而脆,横切面可见子房5室,每室有淡黄色种子1粒。气芳香浓郁,味辛辣而苦。栽培要点:产地:贵州、广西、湖南采收加工:11~12月间采挖。晒干或低温于燥,除去枝、叶、果梗等杂质。地道沿革:性味归经:热;辛、苦;归肝、脾、胃、肾经;小毒功能主治:散寒止痛,降逆止呕,助阳止泻。用于厥阴头痛,寒疝腹痛,寒湿脚气,经行腹痛,脘腹胀痛,呕吐吞酸,五更泄泻;外治口疮,高血压。用法用量:内服:煎汤,2-6g,或入丸、散。外用:适量,研末调敷或煎水洗。禁忌:不宜多服、久服;阴虚火旺者禁服。
版权声明:xxxxxxxxx;
工作时间:8:00-18:00
客服电话
电子邮件
admin@qq.com
扫码二维码
获取最新动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