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药威灵仙的功效和主治是什么

 2024-08-24  阅读 870  评论 0

摘要:一、中药威灵仙的功效和主治是什么威灵仙为毛莨科植物威灵仙、棉团铁线莲或东北铁线莲的干燥根和根茎,味辛、咸,性温,有祛风湿,通经络的作用。可用于风湿痹痛,肢体麻木,筋脉拘挛,屈伸不利等症。威灵仙,能通十

一、中药威灵仙的功效和主治是什么

威灵仙为毛莨科植物威灵仙、棉团铁线莲或东北铁线莲的干燥根和根茎,味辛、咸,性温,有祛风湿,通经络的作用。可用于风湿痹痛,肢体麻木,筋脉拘挛,屈伸不利等症。

威灵仙,能通十二经络,善治骨哽,威灵如仙,故名。商品有软、硬之分。毛茛科植物威灵仙、棉团铁线莲、东北铁线莲的根及根茎,祛风除湿,通络止痛,消痰水,散癖积。

二、威灵仙的功效与作用有哪些?

祛风除湿; 通络 止痛。主治风湿痹痛;肢体麻木;筋脉拘挛;屈伸不利;脚气肿痛;疟疾;骨哽咽喉;并治痰饮积聚。用于风湿痹痛,肢体麻木,筋脉拘挛,屈伸不利,骨哽咽喉。

(1)祛风湿止痛:用于风湿痛。其性善行,能通行十二经络,故对全身游走性风湿痛尤为适宜。

(2)消鱼骨:用本品30克(加 醋)煎汤缓咽,治鱼骨哽喉。用于诸骨鲠咽。可用本品煎汤,缓缓咽下,一般可使骨鲠消失。亦可和入 米醋、砂糖服。此外本品能消痰水,可用于噎膈、痞积。

三、威灵仙的功效与作用的古籍描述有哪些?

1、《本草正义》: 威灵仙,以走窜消克为能事,积湿停痰,血凝气滞,诸实宜之。味有微辛,故亦谓祛风,然惟风寒湿三气之留凝隧络,关节不利诸病,尚为合宜,而性颇锐利,命名之义,可想而知,乃唐人著《威灵仙传》竟谓治中风不语,手足不遂,口眼歪斜云云,则人有误会矣。

2、《本草纲目》: 威灵仙,气温,味微辛咸。辛泄气,咸泄水,故风湿痰饮之病,气壮者服之有捷效,其性大抵疏利,久服恐损真气,气弱者亦不可服之。

3、《本草经疏》: 威灵仙,主诸风,而为风药之宜导善走者也。腹内冷滞,多由于寒湿,心膈痰水,乃饮停于上、中二焦也,风能胜湿。湿病喜燥,故主之也。膀胱宿脓恶水,靡不由湿所成,腰膝冷疼,亦缘湿流下部侵筋致之,祛风除湿,病随去矣。其曰久积症瘕、痃癖、气块及折伤。则病于血分者多,气分者少,而又未必皆由于湿,施之恐亦无当,取节焉可也。

4、《药品化义》: 灵仙,性猛急,盖走而不守,宣通十二经络。主治风、湿、痰、壅滞经络中,致成痛风走注,骨节疼痛,或肿,或麻木。风胜者,患在上,湿胜者,患在下,二者郁遏之久,化为血热,血热为本,而痰则为标矣,以此疏通经络,则血滞痰阻,无不立豁。若中风手足不遂,以此佐他药宣行气道。酒拌,治两臀痛。因其力猛,亦能软骨,以此同芎、归、龟甲、血余,治临产交骨不开,验如影响。

5、《唐本草》:腰、肾、脚膝、积聚、肠内诸冷病,积年不瘥,服之效。

6、《开宝本草》:主诸风,宣通五藏,去腹内冷滞,心隔痰水久积,癥瘕痃癣气块,膀胱宿脓恶水,腰膝冷疼及疗折伤。

7、《本草衍义》:治肠风。

8、《本草衍义补遗》:痛在上者(’上者’一作’上下者’)服之。

9、《本经逢原》:痘疹毒壅于上不能下达,腰下胫膝起灌迟者,用为下引。

10、《南京民间药草》:鲜根泡酒服治胃痛;和 白糖打烂敷脑门处一昼夜,见皮肤生泡即除去,治牙龈肿胀。

11、《安徽药材》:捣敷眉心治白喉。

12、《广西中草药》:祛风除湿,通经活络, 利尿,止痛。治风湿骨痛,黄疸,浮肿,小便不利,偏头痛,跌打内伤。

版权声明:xxxxxxxxx;

原文链接:https://www.fanque.com.cn/aa922B24DAFFSA1g.html

发表评论:

管理员

  • 内容144525
  • 积分0
  • 金币0
关于我们
l番茄知识网是实用的健康养生科普知识及日常生活保健小常识大全网站,分享春夏秋冬四季健康饮食养生保健小知识、运动对健康的好处、中医养生食疗做法等健康的生活方式及养生之道,学习健康养生百科知识尽在番茄健康养生知识网。
快捷菜单
健康养生知识
联系方式
电话:
地址:
Email:admin@qq.com
注册登录
注册帐号
登录帐号

Copyright © 2022 番茄知识网 Inc. 保留所有权利。 Powered by

页面耗时0.2800秒, 内存占用1.86 MB, 访问数据库18次

鄂ICP备2022009988号-2

  • 我要关灯
    我要开灯
  • 客户电话
    807220904

    工作时间:8:00-18:00

    客服电话

    电子邮件

    admin@qq.com

  • 官方微信

    扫码二维码

    获取最新动态

  •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