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植物资源丰富,有味道鲜美的野菜,也有治病救人的中草药,俗话说“是药三分毒”,这些药用植物同时也是有毒的植物。
1、曼陀罗,在农村常见的一种植物。整株有毒,其中以种子毒性最大。主要含有东莨菪碱、莨菪碱等成份。误食后会出现口、咽喉发干,声音嘶哑、幻觉、瞳孔散大、昏迷、呼吸困难甚至死亡等。古时候人们用其来制作“蒙汗药”(图片来源于网络)。
2、猫眼草,有很强的毒性,根据相关研究表明使用过量猫眼草会出现口腔麻木,恶心呕吐、头晕等中毒表现(图片来源于网络)。
3、牵牛花,其茎、叶、花都含有毒性,尤其是种子的毒性最强。过量服用会引起呕吐、腹泻、腹痛与血便、血尿等病症。
4、苍耳,全株有毒,尤其是幼芽和果实的毒性最大,茎叶中都含有对神经及肌肉有毒的物质。苍耳子中毒,严重可造成死亡(图片来源于网络)。
5、蓖麻,全株有毒,尤其以种子毒性大。轻度中毒者表现衰弱无力,重者有恶心、腹痛、吐泻、四肢抽搐、痉挛、昏迷甚至死亡(图片来源于网络)。
是药三分毒是相对言的,自然界中存在的生物也好,物质也好,都是具有偏性的,如有偏热性的,偏寒性的,热性的又分温型的,热型的,寒性的又凉与寒的不同,有润性有燥性等等。人体得病以后,就是人体的气机产生了偏颇,治病就是一个纠偏的过程,这就用到了药物的偏性,病性属热用寒凉的药,病性属寒用温热的药,这在中医理论中称为正治之法,当然也有反治的病例,当然反治的比较少见。中医治病中有句话,以毒功毒与是药三分毒正好是相互印证的,中医里谈到的毒与大众平常理解的毒是有区别的,在中医里提到毒时大可不必谈毒色变。药物的偏性都可理解为毒。至于药食同源就更好理解了,想必大家都非常了解,想一想人们平常的粮食,蔬菜,水果在中药中都经常用到,比如小麦,大麦,小米,大米,大枣,生姜,桔子,石榴,大蒜,大葱,茴香,萝卜,山药等等,在中药中都是经常用到的。这里与大家分享一\个全部用食物治疗感冒的小方子,特别是对孕妇,幼儿更适合。葱白连根三颗,生姜三十克,白菜根五十克,大枣六枚水煎服,发汗。这个小方子是我去年年底给儿媳治疗感冒时研究出来的,特效,无任何不良反应。儿媳妇怀孕了,在去年年底感冒了,因为怀孕七个月了不想吃药,在那挺着,停了三天,病情加重了,鼻塞了,嗓子疼,我就用了以上的小方子,三种蔬菜,一种水果,发汗四次,痊愈。邻居家有个八个月大的女孩,感冒了,吃过药,老是不彻底,用这个方子,发汗两次,痊愈。去年冬天,我们这儿感冒的很多,医院都说是病毒性感冒,很多服药后却不能彻底治愈,在我看来很可笑,用中医治感冒是不用管是细菌性,还是病毒性啥的,中医有中医的辨症理论。
版权声明:xxxxxxxxx;
工作时间:8:00-18:00
客服电话
电子邮件
admin@qq.com
扫码二维码
获取最新动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