索尼黑卡RX100M7很不错!如果全画幅固定镜头的也看做卡片机的话索尼RX1RⅡ和莱卡Q2都是最好的。
是的,这款相机是来自松下代工的。
使用徕卡typ109相机中的wifi就能将照片传到手机里。Typ109集成Wi-Fi模块为徕卡D-Lux提供了智能手机与平板电脑遥控功能。WiFi功能:通过内置的WiFi功能,将所拍摄的照片轻松上传至智能设备。具体使用步骤: 1.手机下载下载徕卡相应的APP软件,image shuttle; 2.相机设置菜单开启WiFi功能; 3.手机搜索并链接相机,打开软件进行传输即可。
好看
华为P40 Pro 是一款拍照功能非常强大的手机。华为P40 Pro 配备了 5000 万像素的主摄像头和一颗徕卡定制的远摄镜头,可拍摄出非常清晰的人像照片。在拍摄人像时,可以在相机设置中选择“人像”模式,然后调整虚化程度和美颜等参数,拍摄出自然、清晰的人像照片。
NO.1
首先,要熟悉50镜头的视野和透视
摄影,是光影的艺术,也是取景的艺术。
因为50的视角有限,定焦又无法拉近拉远,所以你就要勤于走动,“脚动” 去改变取景的范围。当你离被摄主体2、3m 的时候,你就知道,太近了,那就远离一点,离个5m 左右拍半身人像。
Leica M-D+50/2 AA,byRyosuke Takeoka
什么时候是你用50mm用得最好的时候?那一定是你出门只带了这一支镜头的时候。强迫自己习惯50的取景框,久而久之,不用举起相机,你就知道能拍到什么。
心中有框,何须取景?
NO.2
学会克制
50的透视也比较平淡,既没有广角的大冲击力,也没有长焦的压缩感,所以出片率不高。
但是你瞧呀,现在什么都喜欢大,都喜欢多,恨不得包罗万象,但50偏偏就让你克制,一个框就这么些东西,给你一个有限的范围,考虑进距离、景深、构图等一系列因素,强迫你学会取舍,有些场景再美也不属于50,拍不了的画面,要能忍痛割舍。
50/2 ,byRyosuke Takeoka
长期练下来,保准拍摄基本功稳稳的。
NO.3
有目的性地进行构图训练
这个焦段缺乏冲击力,所以构图就显得尤为重要了,不然很容易变成“随手拍”。
可以有目的性地练习,比如先拍一个事物,尝试多种构图方式,比如对角线构图、黄金分割构图,不要嫌弃一个场景拍过就不拍了,换个角度也许就有惊喜;
Leica M7 + 50/2 v4,by Silent Scope
再就是留白的不同,让被摄物充满画面拍摄,然后再将留白扩大,将主体比例缩至画面一半拍摄,最后将主体缩至画面一半以下拍摄。
Leica M3 + 50/2,by Edoardo Lovato
Leitz Summar 50/2
这样有目的性地尝试不同的构图方式,你很快就能对构图有自己的理解。
NO.4
不要陷入大光圈不可自拔
大光圈浅景深效果固然迷人,但切勿陷在其中不能自拔。说实话,大光圈照片确实好看,但看多了后难免审美疲劳。
Leica 50/1.0的大光圈,by Moaan
50mm 常用于街拍拍摄,试问街拍又有多少人会使用大光圈?建议不要一味沉迷在背景虚化中不能自拔,不妨多思考50镜头本身的独特效果,至于光圈嘛,不如就把镜头放到最佳光圈。
Leica IIIc + 50 SUMMAR,by sul tastoNO.5
最后,忘掉套路
说起50,尤其是徕卡的50,你可能第一反应会想起人文纪实,想起布列松,于是那些大师们的拍摄作品就跳入了你的脑海,你看到一个场景时,会下意识地代入那些经典作品来判断当前画面适不适合50拍摄。
X1最适合的不是拍人像,是人文生活类的片子。
原因是24mm的定焦镜头。
X1的背板应该是C画幅的,1:1.5,换算下来,相当于就是36mm定焦头,这个焦段,类似人的眼睛视角 ,所以被称为人文头。
徕卡压模时不得用伸缩镜头的镜头,他只可以用现在最普通的平面剪头,不可以用伸缩的
画面清晰通透,色彩还原度高,尤其是夜晚时候没有出现靠算法输出而画面过曝的情况,自然真实。
手机影像系统主要包括三个部分,镜头、传感器、算法。镜头主要用于进光和变焦,传感器主要用于捕捉感应镜头进来的光信号形成画面,算法主要是根据拍摄输出需要通过AI进行照片和视频的二次处理。
这次小米12S Ultra的镜头是和徕卡联合打造的,COMS传感器是和索尼联合研发的,资金投入很大。
选镜头需要看你主要拍什么了,但是必备的镜头是定焦
徕卡M系列,出去旅游话,拍风景镜头推荐M18/3.8或M21/3.4,拍人的话推荐M50/1.4或M90/2.0。您就是也可以去实体店看看到时候还能给你优惠。
版权声明:xxxxxxxxx;
工作时间:8:00-18:00
客服电话
电子邮件
admin@qq.com
扫码二维码
获取最新动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