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
金香油11号是湖南湘穗种业公司自主选育的双低高油分超高产杂交油菜新品种,2013年通过湖南审定,其主要表现为:
特征特性
全生育期218天左右,与对照相当,株高170 cm左右,一次有效分枝8个左右;分枝高度45cm,全株有效角果数400个左右,长势整齐,耐菌核病能力强,抗倒性强;含油量45.1%。
二、主要优点
1、高产:2010-2011年度省区试平均亩产161.8公斤,平均每亩产油量75.24公斤,比对照增产7.48%;2014年大田一般亩产175公斤,高产可达350公斤以上。
2、优质、高油:一般含油45.1%,油质金黄透明,芬香四溢,口感特好。
3、中熟:全生育期218天左右,较对照相当,较中双11号早3天左右。
4、抗病、抗倒性强:在2014年菌核病大发生之年,各地大部分品种菌核病危害达到90%以上,但金香油11号基本无菌核病,熟相十分良好;
5、抗倒性较强,特别适合直播。
6、不易早苔早花,开花整齐,不返花。
其实是一种物质,两种不同叫法,硫代葡萄糖甙。
苷又称配糖体或甙(下文有些地方称甙),是由糖或糖的衍生物(如糖醛酸)的半缩醛羟基与另一非糖物质中的羟基以缩醛键(甙键)脱水缩合而成的环状缩醛衍生物。水解后能生成糖与非糖化合物,非糖部分称为甙元
赣油杂8号是由宋来强、陈伦林、熊洁、邹小云、李书宇、邹晓芬,用品种中双11号×283B选育而成的油菜品种。 由江西省农业科学院作物研究所提出申请,2017年9月3日经省级农业主管部门审查,全国农业技术推广服务中心复核,符合《非主要农作物品种登记办法》的要求,登记编号为GPD油菜(2017)360100。
特征特性
甘蓝型半冬性双低杂交油菜。全生育期206.1天,比对照中油杂2号迟熟1.2天。株高176.5厘米,分枝高度84.4厘米,有效分枝数6.8个,单株有效角果数233.3个,每角粒数20.9粒,千粒重3.70克。芥酸含量0.00%,硫苷含量21.15µmol/克,含油量43.50%。菌核病病株率8.50%,病指5.0,低感菌核病,中抗病毒病;苗期抗寒中等;抗倒性强;耐旱性较强;耐渍性较强。2011~2013年参加江西省油菜区试,2011~2012年度平均亩产140.80千克,比对照中油杂2号增产17.68%,极显著;2012~2013年度平均亩产160.13千克,比对照中油杂2号增产4.89%,显著。
膨化技术的优点
饲料原料经膨化处理后,具有独特的香味和蓬松的感觉,适口性好,糊化度高,具有很好的诱食作用。同时,部分蛋白质和脂肪等有机物的长链结构变为短链结构,使动物更容易消化吸收。
2.1淀粉糊化和降解
挤压膨化后,淀粉主要发生了2方面的变化。一是淀粉糊化,膨化过程拆散淀粉分子的致密 的晶体结构,晶体结构吸水解体,氢键断裂,膨化的淀粉颗粒破裂,变成一种黏稠的熔融体。
在膨化机出口处由于瞬间压力骤降,蒸汽瞬间大量散失,是大量的膨化淀粉颗粒瓦解,淀粉糊化,形成许多有微孔的膨化饲料。
另一方面是淀粉降解,淀粉平均分子量明显减小,通过裂解可以产生麦芽糊精等小分子结构的寡糖。
糊化的淀粉具有很强的吸水性和比普通淀粉强得多的黏接功能,可减少生产中的淀粉的使用量,为其他原料提供了更多的选择机会。
同时糊化的淀粉能将蛋白质紧密地与淀粉基质结合在一起,形成反刍动物瘤胃不可降解蛋白体,即过瘤胃蛋白,提高了反刍动物对蛋白质的利用。
2.2蛋白质变性
含蛋白质的物料在挤压机内受到高温、高压、高剪切力的综合作用下。蛋白质的三、四级结构被破坏,蛋白质分子结构伸展、重组,表面趋向结构均匀化,分子间氢键、二硫键等部分断裂,导致蛋白质最终变性。
蛋白质产生变性的程度与挤压过程中的参数有密切关系。膨化过程中也钝化了许多抗营养因子,如大豆中的脲酶、抗胰蛋白酶和血球凝素,菜籽粕中的芥子酶及其分解硫苷产生的芥子甙等多酚类化合物,棉籽中的棉酚等。
羽毛作为一种优质的蛋白质饲料原料,其蛋白质含量大约为75%~90%,成为饲料原料中人们所青睐的物料。
但羽毛粉的蛋白质多是由几条多肽链沿纤维平行螺旋排列而成的索状结构,链间含有大量的交联键、二硫键、氢键使其有很强的稳定结构,
同时具有很强的疏水作用力,导致不易被动物消化利用,未经处理的羽毛粉饲用价值非常低,消化率仅为7%左右。
经过膨化后,羽毛中的角质蛋白变性,裂解了角质蛋白的空间结构,使其成为可消化吸收的状态,消化率可提高到70%以上。
2.3脂肪的变性
挤压加工破坏了油籽的细胞壁结构,使其中的油脂释放出来,这种加工方法能改善油脂的利用率。
膨化还可将脂肪与淀粉或蛋白质一起形成复合产物(脂蛋白)或(脂多糖),降低了游离脂肪酸含量,同时钝化了酯酶,抑制了油脂的降解,减少了产品贮存与运输过程中油脂成分的酸败,有利于饲料的长时间保存。
2.4增加适口性和消化率
膨化的饲料颗粒度小、酥脆,且放出焦香味,适口性提高。膨化后的饲料成疏松无序的结构,这种变化为酶提供了更大的接触面积,有利于淀粉链、肽链和消化酶的接触,有利于饲料的消化吸收,从而提高了饲料的消化率。
2.5提高纤维可溶性
挤压膨化可以大大降低饲料中粗纤维含量。通过挤压膨化技术,在挤压中由于高温高压直至出口的瞬间膨胀作用,使细胞间质及细胞壁内各层木质素熔化,
部分氢键断裂,高分子物质分解为低分子物质,原来紧密结构则变得蓬松,而且还释放出了部分可消化的物质,从而提高了饲料的利用率。
2.6有利于饲料贮存,延长饲料保质期
物料在高温高压以及膨化的作用下,杀灭了原料中的霉菌、细菌及真菌的含量,从而提高了饲料的卫生品质,可有效地降低动物腹泻、胃肠炎和下痢等疾病的发生。
3 膨化技术的缺点
挤压膨化加工过程中,饲料中的还原糖和游离氨基酸之间会发生美拉德反应,降低了饲料中的还原糖和游离氨基酸的含量,导致氨基酸的有效性变弱,物料在高温高压摩擦以及水分的蒸发作用下,会导致维生素的损失,
特别是水溶性维生素损失率达50%,因此在饲喂动物的过程中要额外的添加一些维生素,以补偿膨化所带来的损失量。
4 膨化技术在动物生产中的应用
4.1养猪
乳猪由于胃容积小,肠道消化吸收能力弱,在由吃母乳转为吃饲料的过程中极易发生营养性腹泻反应。未经糊化的饲料,灭菌不理想,很容易引起仔猪消化道的应激反应,造成腹泻下痢。
膨化后的饲料在饲喂断奶仔猪的时候会大大降低腹泻的发生率,从而降低饲养成本,缩短肥育时间,提高经济效益。
4.2养禽
膨化过后的饲料都为颗粒状,有利于鸡鸭的采食,提高饲料在嗉囊中的磨损速度,加快了饲料的消化吸收,提高了饲料的利用率。由于膨化后的饲料杀灭了大量的致病菌,从而降低了禽类的下痢等疾病。
4.3反刍动物饲养
因饲料中纤维的降解,可溶性纤维增加,进而提高了反刍动物对饲料的消化利用率。膨化技术可以提高反刍动物对非蛋白氮的利用率,增加瘤胃蛋白的量,从而达到了降低饲养成本的作用。
膨化饲料还可以提高奶牛的乳脂率,对育肥肉牛的增重效果非常明显。
有机化合物的一类,一般都为白色结晶,广泛存在于植物体中,中药车前、甘草、陈皮等都是含甙的药物。亦称“甙”。糖苷的配基可以是糖,这样就缩合成双糖、寡糖和多糖。
单糖半缩醛羟基与另一个分子(例如醇、糖、嘌呤或嘧啶)的羟基、胺基或巯基缩合形成的含糖衍生物。
一部分是糖的残基(糖去掉半缩醛羟基),另一个部分是配基(非糖部分),其键称为糖苷键。糖苷键可以通过氧、硫、氮原子彼此连接起来,它们的糖苷分别简称为O-苷、S-苷、N-苷或C-苷。糖苷广泛分布于植物的根、茎、叶、花和果实中。
版权声明:xxxxxxxxx;
工作时间:8:00-18:00
客服电话
电子邮件
admin@qq.com
扫码二维码
获取最新动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