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种方式是给牡丹分株种植,分株是怎么分株呢?分株就是牡丹苗有母有子之分,在秋分左右,将把母株挖出来,注意挖的同时,根部要带着泥土,这样就可以减少对牡丹根部的伤害。挖出来的母株会经过晾晒之后,从根部给它劈开,注意劈开的每一株都要有根和芽,这样才可以让他们再次生长。这种分株的方式是可以储存,然后对外运输和售卖的。
关于第二种嫁接种植,相信大家也不陌生了。嫁接种植的成本相对较低,成长的速度也相对较快!嫁接就是将一种植物的根和苗,和另外一种植物的根接在一起。也是经过晾晒之后,再插进泥土,盖上一层土。因为嫁接也是在秋天进行,所以盖土的原因也是有利于嫁接的根植能够挺过寒冷的冬天。
而第三种方法就是扦插种植,这种种植方法无论是在观赏方面还是用作药用方面,都是不实用的,所以一般很多种植牡丹的都会选择前面三种方式。因为一般扦插的话,牡丹苗就不容易存活。
甘肃种植芍药的面积最大地区:兰州中川芍药园。
兰州中川芍药园位于中国甘肃省会兰州市中川机场南大门处,是目前国内外最大的一家以紫斑牡丹为主研究和生产甘肃牡丹芍药栽培品种的园林企业,占地面积160公顷,承担着国家指定的《中国牡丹芍药基库》建设项目,全园建有“野生种质资源圃”、“甘肃牡丹品种圃”等十二个分圃,率先在西北实现了紫斑牡丹优良栽培品种的工厂化育苗技术,规模达到了年产牡丹优良实生苗30万株、嫁接苗10万株的生产实力。产品行销北方寒冷地区的各大城市,并远销美国、日本、韩国和西欧多个国家,跨进了世界牡丹产业的先进行列。
芍药为国内最大的生产基地,品种300多个,已整理和鉴定的品种有165个,尚未鉴定的品种约有130多个,年产种苗5万多墩,鲜切花15万多支。
现有技术人员60人,先后在国内外园艺、花卉杂志上发表有关牡丹的专著论文10多篇(部,)其中“中国牡丹与芍药”一书荣获国家级二等奖,甘肃省科技进步一等奖。目前达到了每年可向社会选育推出1-2个牡丹园艺新品种的水平。
更正一下是龙角牡丹,是一种比较耐旱的植物,通常放到半光照的环境下即可。同时,保持好周围环境的通风,夏季雨多的时候需要注意水分的排泄,保持土壤具备一定的干燥程度。到了冬季,要减少降水量,必要时可以停止浇水。龙角牡丹适合种植的季节在春秋两季,尤其是在温差较大的时候,龙角牡丹会生长的十分迅速,所以,适合昼夜温差大的地区养殖。
繁殖方法
(1)分株繁殖。无性繁殖可以保持母株优良性状基本不变,观赏牡丹的繁殖主要采用这种方法。牡丹没有明显的主干,为丛生状灌木,很适合分株,也较简便易行。其方法和步骤如下:
①选好适合的分株时间。牡丹分株一般在9月下旬到10月上旬,这期间的地温非常适合牡丹新根系的形成。如果分栽早了,因外界气温尚高,容易引起冬芽萌动而抽发新枝即“秋发”,不但消耗了养分,而且降低了抗寒和抗旱能力,对次春生长的开花都很不利。分栽太晚,新生根系弱或不生新根,翌年植株生长势较弱,分蘖少,枝条矮、细,遇天旱极易死亡。
②分株方法。牡丹生长3年即可进行分株繁殖,但以4-5年生为宜。先将母株从地里挖出,晾晒1-2天,使根部失水变软但不要阴干过度,在容易分离处噼开,新分株的下部其下应有较好的根系,每株应有3~5个蘖芽。分株后盆栽,经5~6年又可分株。分株苗上部的老枝栽前应在根颈上部3-5cm处剪去,如果分株苗没有萌蘖芽或萌蘖芽太少、瘦弱,剪除部位以下应留有2-3个潜伏芽。剪去老枝的目的主要是避免老枝的叶、花对根内养分的消耗,促进分蘖及增强分株苗的生长势。
③分株苗的栽植方法。将分株苗在甲基异柳磷与绿亨一号的混合液中速蘸,晾干后即可栽植。同时,为刺激新生根系的生成,可以在混合液中加入50-200mg/L的吲哚丁酸、萘乙酸等生根剂,可以促进生根,增强生长势。栽植时,采用的是像林木生产中的“三埋两踩一提”,即先将苗垂直放入穴中,放好其根部,一手轻轻提苗,一手向坑内填土。待土填到坑的一半时,用手将苗轻轻向上一提,轻轻左右摇动一下,使细土与根密接,用木棍在苗四周捣实,再将土填满、捣实,最后将栽植穴填满。栽植后用松土将栽植穴封成一个土丘,土丘一般高出地面15-20cm。
(2)嫁接繁殖
主要考虑的有嫁接时间、砧木、接穗和嫁接方法等几个方面。
①嫁接时间。牡丹自9月下旬到10月上旬期间均可嫁接,以白露(9月7日-8日)到秋分(9月23日-24日)为宜,特别是以白露前后嫁接成活率最高,这可能是牡丹嫁接对特定温度和湿度的反应,白露前后,气温在20-25℃,30cm深地温为18-23℃,接口处很快便会愈合及产生愈伤组织,所以成活率高。
②砧木的选择。砧木通常用牡丹根豆或芍药根。用牡丹根作砧,以其较细较硬件而嫁接不便宜,繁殖的植株刚开始生长比较慢,但接穗基部较易发根,萌蘖也比较多,有利于以后分株,面且寿命也比较长。用芍药根作砧,因其质木化比较弱,操作就比较方便,而且成活率也比较高。不过,接穗的根部发的根比较少,萌蘖也不多,寿命也较短。砧木要晾晒1-2天,失水变软后进行嫁接,这样切口不易噼裂,便于操作。
③接穗。接穗最好采土芽长成的枝条,其组织充实,生命力旺盛,基部容易发生新根及萌生新枝,接后成活率高。如果萌蘖枝很少,只能采用树冠上部的一年生枝条作为接穗。接穗长度一般为5-10cm,粗度0.5cm以上,带有2-3个充实饱满的芽。
④嫁接。噼接或切接后,用麻绑缚而不可用塑料薄膜条,涂上泥浆,栽入深广盆中,盆土宜潮注,栽后一般不浇水,覆土保湿。
(2)播种繁殖
观赏牡丹在培育新品种时常用,而药用牡丹则除外。当牡丹果熟后自然开裂散出黑色种子,故要在蓇葖果将要开裂前采果,把采下的果放在筛中晾晒,到9月收取种子后,立即播种。注意保持土壤的湿润。种子在土中过冬后,由于低温的刺激,第2年春天上胚轴伸长,幼苗出土。
牡丹花是碱性花卉。
牡丹花并不和其他的花一样,都喜欢酸性土壤,从花的生长习性来看,牡丹花耐弱碱,它是喜欢中性或微碱性的土壤,酸性或黏重土壤中生长不良。
种植牡丹花配土需要注意,配出来的土不仅要疏松透气,排水性好,而且不能是酸性,可以是中性或者是微碱性。常用的配土方法就是用一半的粗河沙和一半的营养土去搭配。粗河沙的大小大概是三毫米左右,能够起到很好的排水作用。营养土含有营养,而且比较疏松透气,非常的适合牡丹。
扩展资料
正确的管理和施肥,更有利于牡丹花的成长,常见的管理方法如下:
1、光照充足,但不暴晒
牡丹花非常喜欢阳光,在阳光充足的环境下,它能够长得很好,会长的比较的健壮。但是牡丹花是非常怕烈日照射。在烈日照射下,它会进入休眠的状态,停止生长。
2、施肥合理
牡丹花正在开花,不用去施肥,但是花凋谢以后您需要去给它用多元素的复合肥,就是氮磷钾都含有的复合肥。
3、配土合理
牡丹花适宜在中性或者是微碱性的土壤中生长,在酸性土壤中是不能够生长的,会出现生长不良的现象。
1、采集种子
牡丹花种子种植前一定要前去收集种子,牡丹花种子成熟是在每年的8月中旬。一般是在7月下旬的时候就能够采集了,一定在8月中旬之前采收,时间长了之后,种子会太过成熟,其播种发芽率反而会随之降低。
2、种子泡水
其实牡丹花种子种植方法也是最难的,但是要是将种子在热水中泡一泡,种子的出芽率就会高很多了。提前准备一盆50℃以上的温水,将牡丹花种子浸泡在里面,然后将水温一直保持,种子泡上24~30小时。直到种子的皮脱胶,吸水膨胀即可。
3、伴草木灰
在给牡丹花播种之前,还可以稍稍处理一下牡丹花种子,草木灰其实也是一种很好的催芽工具。将已经泡发的种子拌在适量的草木灰中,活成稀泥状。这样可以增加牡丹种子的发芽率,也能尽量提高发芽的速度。
4、种植种子
将已经处理好的牡丹花种子收起来,然后在新的花盆土壤中挖上最深5厘米的小坑。然后将种子丢在里面。埋上土壤后用手压实。然后将盆栽放在阴凉又通风的环境。最后浇透水,保证土壤的湿度。慢慢等其生根,不过出芽时间有点长,需要耐心等候。
5、后期养护
牡丹花种植成功之后一定要注意后期养护,最主要的是要注意控制浇水量。牡丹花不喜水多,种子发芽的时候更不能有积水,只要土壤保持湿润即可。养护的时候注意光照,前期没长出小苗的时候需要荫蔽,长出小苗之后一定要及时晒到太阳。
荷包牡丹可分株种植,在早春2月份进行,取出植株,用刀子将植株分割成几小株,将两三小株栽种到一个花盆中。
也可扦插种植,选在春季进行,从健壮的母株上剪下枝条,配制好疏松的扦插基质,将插穗插到基质中,生根稳定后种植。还可播种种植,采集好成熟的种子,将种子均匀播撒到土壤中。
牡丹花花瓣的用处:
1 牡丹花可供食用。明代的《遵生八笺》载有“牡丹新落瓣也可煎食”,同是明代的《二如亭群芳谱》谓:“牡丹花煎法与玉兰同,可食,可蜜浸”,“花瓣择洗净拖面,麻油煎食至美”,中国不少地方有用牡丹鲜花瓣做牡丹羹,或配菜添色制作名菜的。牡丹花瓣还可蒸酒,制成的牡丹露酒口味香醇。
2 药用栽培者品种单调,花多为白色。以根皮入药,称牡丹皮,又名丹皮、粉丹皮、刮丹皮等,系常用凉血祛瘀中药。李时珍谓:“牡丹以色丹者为上,虽结籽而根上生苗,故谓之牡丹”,还认为野生单瓣者入药为好,人工为观赏栽培的重瓣者气味不纯,不可药用。
3 牡丹花可供观赏:牡丹色、姿、香、韵俱佳,花大色艳,花姿绰约,韵压群芳。栽培牡丹有牡丹系、紫斑牡丹系、黄牡丹系等品系,通常分为墨紫色、白色、黄色、粉色、红色、紫色、雪青色、绿色等八大色系,按照花期又分为早花、中花、晚花类,依花的结构分为单花、台阁两类,又有单瓣、重瓣、千叶之异。牡丹栽培和研究愈来愈兴旺,品种也越来越丰富,中国产有五百余种,着名品种有姚黄、魏紫、赵粉、二乔、梨花雪、金轮黄、冰凌罩红石、瑶池春、掌花案、首案红、葛巾紫、蓝田玉、乌龙卧墨池、豆绿等等。清程先贞咏“春烟笼宝墨,入夜看来难。恐奏清平调,杨妃砚滴干”,足见此时已有色与暗夜无异的黑牡丹品种出现,而江苏盐城便仓产的枯枝牡丹,竟然“奇在一放十二瓣,如果是闰年,就一定是十三瓣,而且枝干枯黄……一离开便仓,花即变种”。
文登西洋参,一棵有文化的参
“没想到小小西洋参也有这么多文化。”参观完威海文登西洋参文化馆,来自江南大学的顾家由衷地感叹。通过参观,他对文登西洋参对历史文化及产业发展有了更深的了解。7月17日下午,由全国各地35所高校近百师生组成的2019中国威海首届大学生文化旅游艺术节采风实践团队,来到文登西洋参交易中心、西洋参文化馆以及西洋参种植基地参观学习。 在文登西洋参交易中心,大屏幕上显示着文登西洋参标准溯源系统的视频,西洋参种植的各种信息画面,实时传输更新,让大家切实感受到新型互联网+的形式下,更加健康、绿色、有机的文登西洋 文登西洋参协会秘书长、文登西洋参交易中心总经理徐浩介绍说:“目前根据国内的西洋参产品特性和西洋参用户需求,根据西洋参药食同源的原理进行深度开发和设计,完成了西洋参产品的标准化溯源。文登区政府充分发挥电商平台优势,指导培训农民利用电商平台,助力精准扶贫、带动农民创收,把优秀的企业、优质的产品带到全国各地。” 据悉,今年5月,文登西洋参成功入选中国地理标志产品区域品牌价值榜中药材类第三位,在2019年度创建山东省优质产品基地品牌价值10强榜单中,文登西洋参以116.43亿元的品牌价值位列第八位。 闻香而动,来到三楼的文登西洋参文化馆。在工作人员的带领下,大家依次进入公共、历史、产业、养生和前景等五大展室,逐一参观了西洋参原始采集工具、西洋参仿真采集模型、文登西洋参发展历史、文登西洋参8粒种子传奇、大型3D西洋参种植基地投影仪、现代文登西洋参加工设备、西洋参食疗配方及《本草纲目》西洋参篇章等内容。其中,历史厅主要是各种参的展示、介绍以及古时野生参的采挖和西洋参引进中国的过程;产业厅主要展示西洋参种植场景、文登西洋参的引进种植过程、对西洋参有重大历史贡献的人物以及事件;养生厅主要展示西洋参的药用价值、养生方法以及古时养生场景;前景厅主要是西洋参的发展前景、产品展示以及销售展示。丰富严谨的资料内容、多样的展示形式,吸引了师生们的目光,更对西洋参文化有了更多的了解和愈发的好奇。 “文登西洋参种植历史悠久、品质优良、产量也很大,还曾取得国家地理标志保护产品的专用标志使用权,品牌享誉省内外。让我对西洋参有了更深的了解,我现在就急不可耐的想去种植基地看一下这‘神奇’的西洋参。”来自南昌大学的别思琦说道。 走出文登西洋参文化馆,大家驱车来到西洋参种植基地,探寻西洋参的绿色健康的成长过程。在一排排整齐的遮阳棚下,绿油油的西洋参叶子和俏皮的参果引的大家争相拍摄,发布微博、朋友圈、抖音小视频等,将文登西洋参文化传播到全国各地,让更多的年轻人深入了解文登西洋参。 徐浩介绍说,为积极引导广大农户进行西洋参无公害种植,增加西洋参绿色认证基地面积,做优做精西洋参深加工大文章。文登西洋参协会充分发挥好桥梁和纽带作用,以维护会员利益为宗旨,规范管理机制。同时,聚焦产业短板,积极走出去、引进来,力争引进一批西洋参高层次人才,不断壮大产业规模,积极推动产品开发、生产、销售协同作业,全力打造文登西洋参百亿产业,为实现乡村振兴作出更大贡献。 “文登西洋参,胶东又一珍。”据记载,2000多年前,秦始皇东巡文登,寻找人参作为长生不老仙药;100多年前,文登百姓就在昆嵛山上采挖野生山参;40多年前,文登农民王继振谱写“8粒种子”的传奇,在我国首次试种西洋参成功。如今,经过近40年的发展,文登区域西洋参种植面积达5.5万亩,年成品鲜参占全国总产量的近七成,已成为我国最重要的西洋参主产地。对符合《中国药典》标准的产品,授权使用“文登西洋参”国家地理标志证明商标,检测报告显示,文登西洋参主要营养成分皂苷和硒的含量均明显或成倍高于国内外同类产品。 近年来,文登大力实施品牌化发展战略,强化项目招商,持续完善市场培育服务体系,全面推动西洋参产业高质量发展。在产学研发展上,文登与国内多家科研院所建立长期、稳定的合作关系,开展西洋参育种技术研究、良种繁育;在产业发展上,文登大力引进西洋参配套项目,形成了西洋参初加工、深加工技术研发、仓储物流、电子商务、商贸流通以及西洋参文化精品旅游、西洋参加工工业旅游等多种服务业态。目前,全区西洋参种植面积已经发展到5.5万亩。
种植技术主要有两点,第一点:通常采集成熟的牡丹花种子之后,在每年八月份的时候就要播种下去;
第二点:一般在九、十月份的时候进行嫁接,将牡丹的枝条嫁接到芍药枝上。而牡丹花的养护首先是进行施肥,每年至少施三次肥,以腐熟的饼肥为主;其次要始终保持它的土壤潮湿为宜。
版权声明:xxxxxxxxx;
工作时间:8:00-18:00
客服电话
电子邮件
admin@qq.com
扫码二维码
获取最新动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