乌龟壳不能炖烂
因为属于是属于骨头类质地,称为龟甲,龟板
乌龟的颈能伸缩,头和颈均能缩至壳内,体型呈长椭圆形。[4]雄性体重不超过300克,雌性体重最大可达2000克以上。[9]最大高度为21.6毫米。[10] 雄性体型较小,头颈、腹甲、背甲、尾均呈黑色,尾较长,有异臭;雌性体型较大,头部青橄榄色,接近褐色,颈侧有不规则淡黄色或白色短条纹,尾较短,无异臭。[4][5]
龟甲和龟板来自乌龟的不同地方,龟甲来源于乌龟的背甲,龟板来源于乌龟的腹部甲。
龟板简介
龟板还可以叫做乌龟壳、下甲和乌龟板,龟板的主要产地在浙江、湖北和湖南等等地。龟板中较好的是质干、板上有血斑、块大无腐肉者。龟板呈呈板片状,和长方椭圆形近似,它的长度是6.4cm-21cm,宽度是5.5cm-17cm,厚度在0.5cm左右。龟板的前端比较宽,呈钝园或平截状,后端则较狭且内陷,带有三角形缺刻。
炮制方法净制
(1)置蒸锅内,沸水蒸45分钟,取出,放火热水中,立即用硬刷除净皮肉,洗净,晒干。
(2)浸泡,去净皮肉,洗净,日晒夜露至无臭气。
(3)将龟甲置缸内或池内,用石灰、碱面化水浸泡10天左右,取出砸破,去掉皮肉,再用清水冲洗干净,晒干。每龟甲100kg,用白灰块20kg,碱2.5kg。
(4)将原龟甲置缸内或池内,放入清水浸泡,将缺口用湿犯封严,使其发热腐烂至4-5周后放出浊水,用清水反复冲洗干净,再用清水浸泡约12小时,撞掉黑皮至无臭味,捞出轧破摊在水泥地上晒干,扇净皮,择净杂质即得。
(5)取原药材,拣净杂质,埋于地下先铺1层湿沙土,埋一层龟板,1层湿沙土,1层龟板,俟皮肉分离时取出,用清水洗净,晒干或烘干,簸去皮屑,入库即得。
1、入药部位不同
龟婵的入药部位包含龟科动物乌龟的腹甲和背甲,龟板的入药部位仅有龟的腹甲。
2、形状不同
龟婵的形状是长椭圆形拱状的,长度和宽度分别是7.5cm-22cm和6cm-18cm,有着棕褐色或黑褐色的外表面。
龟板是板片状的,近似长方椭圆形,长度和宽度分别是6.4cm-21cm和5.5cm-17cm。
龟肉价值高。
龟肉虽不为常人喜食,但营养价值较高,含蛋白质、动物胶、脂肪、糖类及钙、磷、铁和多种维生素等营养成分,且容易被人体吸收。龟肉尤其是龟背的裙边部分,富含胶质蛋白,有很好的滋阴效果。因龟肉有含蛋白质高、含脂肪低的特点,所以,非常适合老年人滋补之用。
龟板粉可补充钙质和其它养分,可以养花。
龟板粉的制作方法:
1.将龟板洗净然后浸泡20-40天,直到没有异味,晒干成生龟板。
2.将沙子放在锅内炒热,加入干净的生龟板,炒到表面微黄,去掉沙粒,放进醋盆内稍作浸渍,然后过水洗净,晒干即可。
3.洗干净的醋龟板放到锅里用水煮至胶质溶尽,剩下的龟板变的松脆,煮到用手捏龟板就能捏碎为止。
龟甲和龟板不一样,龟甲是乌龟的背甲,龟板是乌龟的腹部甲。
1899年古董商、金石学家、学者王懿荣首次发现甲骨文。!清朝光绪年间国子监的主管官员王懿荣看见叫龙骨一味中药上面居然有一种看似文字的图案。于是找到了龙骨出土的地方——河南安阳小屯村,那里又出土了一大批龙骨。因为这些龙骨主要是龟类兽类的甲骨,是以人将它们命名为“甲骨文”,研究它的学科就叫做“甲骨学”。
甲骨文,是中国的一种古老文字,又称“契文”、“甲骨卜辞”、“殷墟文字”或“龟甲兽骨文”。是我们能见到的最早的成熟汉字,主要指中国商朝晚期王室用于占卜记事而在龟甲或兽骨上契刻的文字,是中国及东亚已知最早的成体系的商代文字的一种载体。
1、真龟甲呈椭圆形拱状,边缘整齐,前端略凹入,后端圆,前窄后宽,背棱3条,其正中的一条隆起较明显;假龟甲呈椭圆形拱状,隆起较高,中央有1条隆起不明显的背景棱。
2、真龟甲长9~16cm,宽6~12cm,高3~6cm,外表面呈棕色,颈盾一枚,缘盾左右各11枚,类长方形,第11缘盾明显较臀盾小;假龟甲长15~19cm,宽12~15cm,高7~9cm,表面灰褐色,颈盾较小,前宽后窄,第3椎盾呈六边形,缘盾近方形,臀盾类方形。
因人而异吧,只要自己喜欢就好
版权声明:xxxxxxxxx;
工作时间:8:00-18:00
客服电话
电子邮件
admin@qq.com
扫码二维码
获取最新动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