锂与水作用不如钠反应剧烈,锂与水作用不如钠反应剧烈对吗

 2023-07-06  阅读 407  评论 0

摘要:锂与水作用不如钠反应剧烈对吗试题答案:A.金属性:Na>Li,元素的金属性越强,对应的单质与水反应越剧烈,则钠与水反应比锂与水反应剧烈,故A错误;B.卤族元素的单质从上到下颜色逐渐加深,则砹(At)为

锂与水作用不如钠反应剧烈对吗

试题答案:A.金属性:Na>Li,元素的金属性越强,对应的单质与水反应越剧烈,则钠与水反应比锂与水反应剧烈,故A错误;

B.卤族元素的单质从上到下颜色逐渐加深,则砹(At)为有色固体,卤族元素单质的卤化银都不溶于水也不溶于硝酸,故B正确;

C.碱金属元素从上到下元素的金属性逐渐增强,对应的单质与氧气反应的产物有氧化物、过氧化物、超氧化物等,越来越复杂,故C正确;

D.非金属性:Br>I,元素的非金属性越强,对应的最高价氧化物的水化物的酸性越强,则HBrO4的酸性比HIO4的酸性强,故D正确.

故选A.

锂与水反应不如钠与水反应剧烈

反应剧烈,生成碱,生成氢气

为什么锂与水反应没有钠剧烈

锂元素的英文名为Lithium,化学符号Li,其处于元素周期表的s区,碱金属;原子序数3;相对原子质量6.941。锂金属在298K时为固态,其颜色为银白或灰色。在空气中,锂很快失去光泽。

锂为第一周期元素,含一个价电子,固态时其密度约为水的1/2。锂元素的原子半径(经验值)为145pm,原子半径(计算值)167pm,共价半径(经验值)134pm,范德华半径182pm,离子半径68pm。锂元素的化学性质见表1-1。由于锂元素只有一个价电子,所以在紧密堆积晶胞中它的结合能很弱。锂金属很软,熔点低,故锂钠合金可作原子核反应堆制冷剂。

锂的熔点、硬度高于其他碱金属,其导电性则较弱。锂的化学性质与其他碱金属化学性质变化规律不一致。锂的标准电极电势E(Li+/Li)在同族元素中非常低,这与Li+(g)的水合热较大有关。锂在空气中燃烧时能与氮气直接作用生成氮化物,这是由于它的离子半径小,因而对晶格能有较大贡献的缘故。锂在岩石圈中含量很低,主要存在于一些硅酸矿中。锂的密度只有0.53g/cm3,在碱金属中锂具有最高的熔点和沸点以及最长的液程范围,具有超常的高比热容。这些特性使其在热交换中成为优异的制冷剂。然而锂的腐蚀性比其他液态金属要强,它常被用作还原、脱硫、铜以及铜合金的除气剂等。

由于锂外层电子的低的离子化焓,18650锂电池锂离子呈球形和低极性,故锂元素呈+1价。与二价的镁离子相比较,一价的锂离子的离子半径特别小,因此具有特别高的电荷半径比。相比其他第一主族的元素,锂的化合物性质很反常,与镁化合物的性质类似。这些异常的特性是因为其带有低电荷阴离子的锂盐高的晶格能而特别稳定,而对于高电荷、高价的阴离子的盐相对不稳定。如氢化锂的热稳定性比其他碱金属的要高,LiH在900℃时是稳定的,LiOH相比其他氢氧化物是较难溶的,氢氧化锂在红热时分解;Li2CO3不稳定,容易分解为Li2O和CO2。锂盐的溶解性和镁盐类似。LiF是微溶的(18℃时,0.17/100g?水),可从氟化铵溶液中沉淀出来;Li3PO4难溶于水;LiCl、LiBr、LiI尤其是LiClO4可溶于乙醇、丙酮和乙酸乙酯中,LiCl可溶于嘧啶中。LiClO4高的溶解性归结于锂离子的强溶解性。高浓度的LiBr可溶解纤维素。与其他碱金属的硫酸盐不同,Li2SO4不形成同晶化合物。

金属锂高的电极电势显示了它在电池上的应用前景。比如正极为锂片,负极为复合过渡金属氧化物材料组成的锂离子二次电池。

在第一主族元素中,与其他物质(除氮气外)反应的活性,从锂到铯依次升高。锂的活性通常是最低的,如锂与水在25℃下才反应,而钠反应剧烈,钾与水发生燃烧,铷和铯存在爆炸式的反应;与液溴的反应,锂和钠反应缓和,而其他碱金属则剧烈反应。锂不能取代C6H5C≡CH中的弱酸性氢,而其他碱金属可以取代。

锂与同族元素一个基本的化学差别是与氧气的反应。当碱金属置于空气或氧气中燃烧时,锂生成Li2O,还有Li2O2存在,而其他碱金属氧化物(M2O)则进一步反应,生成过氧化物M2O2和(K、Rb和Cs)超氧化物MO2。锂在过量的氧气中燃烧时并不生成过氧化物,而生成正常氧化物。

锂能与氮直接化合生成氮化物,锂和氮气反应生成红宝石色的晶体Li3N(镁与氮气生成Mg3N2);在25℃时反应缓慢,在400℃时反应很快。利用该反应,锂和镁均可用来在混合气体中除去氮气。与碳共热时,锂和钠反应生成Li2C2和Na2C2。重碱金属亦可以与碳反应,但生成非计量比间隙化合物,这是碱金属原子锂与水反应均较缓慢。

锂的氢氧化物都是中强碱,溶解度不大,在加热时可分别分解为氧化锂。锂的某些盐类,如氟化物、碳酸盐、磷酸盐均难溶于水。它们的碳酸盐在加热下均能分解为相应的氧化物和二氧化碳。锂的氯化物均能溶于有机溶剂中,表现出共价特性。

锂与钠与水反应

金属锂与水反应可以制取氢氧化锂,方程式是:2 Li + 2H₂O = 2 LiOH + H₂↑。

锂,是金属活动性较强的金属,是所有金属中最轻的。因为锂的电荷密度很大并且有稳定的氦型双电子层,使得锂容易极化其他的分子或离子,自己本身却不容易极化。

这一点就影响到它和它的化合物的稳定性。虽然锂的氢标电势是最负的,已经达到-3.045,但由于氢氧化锂溶解度不大而且锂与水反应时放热不能使锂融化,所以锂与水反应还不如钠剧烈,反应在进行一段时间后,锂表面的氮氧化物膜被溶解,从而使反应更加剧烈。

锂和水反应为什么比钠慢

锂和钠最外层只有一个电子。但是锂元素核外只有两层电子。而钠元素有三层电子。钠元素最外层的电子离核远,元素最外层电子受到原子核吸引力小,易失去而形成阳离子,锂元素最外层电子由于离核近受核吸引力大,比钠更不容易失去。所以锂的化学性质弱于钠。在讨论化学性质的时候。那么,既要考虑元素原子的最外层电子同时也要考虑它的电子层数。它的化学性质由最外层电子数和电子层数决定。

锂和钠与水反应剧烈程度

锂是金属活动性较强的金属(金属性最强的金属是铯),它的原子序数是3,三个电子其中两个分布在K层,另一个在L层。锂是所有金属中最轻的。因为锂的电荷密度很大并且有稳定的氦型双电子层,使得锂容易极化其他的分子或离子,自己本身却不容易极化。这一点就影响到它和它的化合物的稳定性。

锂在空气中燃烧

虽然锂的氢标电势是最负的,已经达到-3.045,但由于氢氧化锂溶解度不大而且锂与水反应时放热不能使锂融化,所以锂与水反应还不如钠剧烈,反应在进行一段时间后,锂表面的氮氧化物膜被溶解,从而使反应更加剧烈。在500℃左右容易与氢发生反应,产生氢化锂,是唯一能生成稳定得足以熔融而不分解的氢化物的碱金属,电离能5.392eV,与氧、氮、硫等均能化合,是唯一的与氮在室温下反应,生成氮化锂(Li₃N)的碱金属。由于易受氧化而变暗。如果将锂丢进浓硫酸,那么它将在硫酸上快速浮动,燃烧并爆炸。如果将锂和氯酸钾混合(震荡或研磨),它也有可能发生爆炸式的反应。

锂与水反应和钠与水反应谁更剧烈

常见的与水反应的金属有:

1、锂,符号Li,银白色的金属,是最轻的金属。可与大量无机试剂和有机试剂发生反应,与水的反应非常剧烈,暴露在空气中极易氧化,故通常存放于液体石蜡中;

2、钠,一种化学元素,它的化学符号是Na,它的原子序数是11,钠在空气中会迅速氧化,并与水产生剧烈反应,所以只能存在于化合物中;

3、镁,符号为Mg,一种轻质有延展性的银白色金属,是在地球的地壳中第八丰富的元素,和热水反应能够生成氢气;

4、钙,一种金属元素,符号Ca,常温下呈银白色晶体,与水反应有氢气产生;

5、铝,符号为Al,是一种银白色轻金属,有延展性。铝是活泼金属,在干燥空气中铝的表面立即形成厚约50埃的致密氧化膜,使铝不会进一步氧化并能耐水,但熔融状态下的铝能和水发生剧烈反应。

钠与水反应比锂剧烈

金属锂与水反应可以制取氢氧化锂,方程式是:2 Li + 2H₂O = 2 LiOH + H₂↑。

锂,是金属活动性较强的金属,是所有金属中最轻的。因为锂的电荷密度很大并且有稳定的氦型双电子层,使得锂容易极化其他的分子或离子,自己本身却不容易极化。

这一点就影响到它和它的化合物的稳定性。虽然锂的氢标电势是最负的,已经达到-3.045,但由于氢氧化锂溶解度不大而且锂与水反应时放热不能使锂融化,所以锂与水反应还不如钠剧烈,反应在进行一段时间后,锂表面的氮氧化物膜被溶解,从而使反应更加剧烈

为什么金属锂与水作用没有金属钠剧烈

碱金属元素的熔沸点是原子半径越大熔沸点越低,钠的半径大于锂,所以钠熔点比锂低。!

同一主族的元素,原子序数越大金属性越强,化学性质越活泼.所以Na比Li更活泼,金属性更强,是符合元素周期律的.金属性与得失电子的能力有关,而熔点与原子之间的相互作用力强弱有关,

为什么钠与水反应比锂剧烈

锂元素的原子序数为3,原子量6.941,是最轻的碱金属,锂是一种银白色的金属元素,质软,是密度最小的金属。可用于原子反应堆、制轻合金及电池等。

而钠元素是一种金属元素,元素符号是Na,在周期表中位于第3周期、第ⅠA族,是碱金属元素的代表,质地柔软,能与水反应生成氢氧化钠,放出氢气,化学性质较活泼。钠元素以盐的形式广泛的分布于陆地和海洋中。

两者为不同的化学元素,原子序数不同,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也不同。

版权声明:xxxxxxxxx;

原文链接:https://www.fanque.com.cn/aa8b1B24FDVdVBA.html

发表评论:

管理员

  • 内容144525
  • 积分0
  • 金币0
关于我们
l番茄知识网是实用的健康养生科普知识及日常生活保健小常识大全网站,分享春夏秋冬四季健康饮食养生保健小知识、运动对健康的好处、中医养生食疗做法等健康的生活方式及养生之道,学习健康养生百科知识尽在番茄健康养生知识网。
快捷菜单
健康养生知识
联系方式
电话:
地址:
Email:admin@qq.com
注册登录
注册帐号
登录帐号

Copyright © 2022 番茄知识网 Inc. 保留所有权利。 Powered by

页面耗时0.2108秒, 内存占用1.88 MB, 访问数据库18次

鄂ICP备2022009988号-2

  • 我要关灯
    我要开灯
  • 客户电话
    807220904

    工作时间:8:00-18:00

    客服电话

    电子邮件

    admin@qq.com

  • 官方微信

    扫码二维码

    获取最新动态

  •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