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天这个季节怎样养生?

 2023-07-30  阅读 1061  评论 0

摘要:一、春天,该如何养生 作者:王昕 出版社:陕西师范大学出版社 “春天养生,夏天养长,秋天养收,冬天养藏。”《内经》早指出了养生与自然变化的紧密联系。只有适应了自然气候的变化,才能真正做到益寿延年。 一

一、春天,该如何养生 作者:王昕 出版社:陕西师范大学出版社 “春天养生,夏天养长,秋天养收,冬天养藏。”《内经》早指出了养生与自然变化的紧密联系。只有适应了自然气候的变化,才能真正做到益寿延年。 一、春天,该如何养生 一到春天,很多女性就会流涕、打喷嚏、咳嗽,还有人会全身长很多的疹子。 《黄帝内经?素问?四气调神大论篇》:“春三月,此谓发际,天地俱生,万物以荣。夜卧早起,广步于庭,被发缓行,以使志生。生而勿杀,予而勿夺,赏而勿罚,此春气之应,养生之道也。逆之则伤肝,夏为寒变,奉长者少。” 春三月指立春、雨水、惊蛰、春分、清明、谷雨六个节气。在古人心中,春天也是一个阴阳变化的过程。在此过程中,人体也随着时节的变化而变化。 中医理论认为春天阴消阳长,自然界阳气开始生长,阴气减少。“天地俱生,万物以荣。”天为阳,地为阴,阴阳气都生发起来了,万物都开始发育生长。人体与自然界相应,生理功能开始活跃,新陈代谢日渐旺盛。春天,人的活动量开始增加,阳气开始生发,气血渐渐运行活跃,人的皮肤腠理变得疏松,毛孔开合。这时,人体的阴阳处于动态变化之中,是很不稳定的,一旦调节不当,人就很容易生病。 那么,《内经》告诉我们,春天该怎么养生呢? ①“夜卧早起”,意即健康作息以养生。春天到了,女性可以稍晚静心安寝,但最好不超过12点;清晨日出,早早起来,“广步于庭”,在草长莺飞的院落里慢慢地走,让气慢慢地生发。 ②“披发缓行”,指职业女性下班后就可舒适地放松自己的心情,披散发束而不苛求外表严整。很随意地在家里起居,别约束自己,时时保有“明朝散发弄扁舟”的逸怀。“肾藏志”,“以使志生”,这样做法,使肾的精气一点点地生成勃发。 ③“生而勿杀,予而勿夺,赏而勿罚”,说的是春天不能起杀心,春折一枝花,秋少一个果。春天人体内也有花(气机)在生长,请不要去压抑它,尽力给予花儿营养,浇水培育,让它生长并盛开,更不要挫伤花儿成长的势头,减损人的生机。 “此春气之应,养生之道也”。上述三点,就是与春天气机适应的养生之理。 春季养生中药有以下一些。 治疗气虚无力,多汗的中药。 ①人参:生晒参每日1-2克嚼服,可大补元气,补肺益脾。 ②党参:30-60克,与黄芪、大枣、当归炖肉。用于体虚、气血不足的人。 ③黄芪:10-20克,煎汤、炖肉都可。用于气虚汗多的人。 养肝补肾的中药。 ①枸杞子:用10克泡菊花茶,或煮枸杞百合粥。能滋肝补肾。 ②白芍:白芍15克,当归9克,熟地15克,水煎服。能补血养肝。

养生秘方有哪些?针对不同季节

四季养生要从春天开始,中医认为,受四时之气影响,人体的气血阴阳会随之发生变化。
针对这种情况,中医制定了相应的养生方法,那就是“春夏养阳,秋冬养阴”。春季养生要顺应春天阳气生发的特点,注意保护阳气。首先是精神养生。要力戒暴怒,更忌情怀忧郁,要保持心胸开阔,乐观向上,保持心境恬静的好心态。
一:春季是肝旺之时,因时养肝可避免暑期的阴虚。可有目的的根据医生的推荐选择一些柔肝养肝、疏肝理气的草药和食品,草药如枸杞、郁金、丹参等,食品可选择辛温发散的大枣、豆豉、葱、香菜、花生等灵活地进行配方选膳。但对于体质过敏,易患花粉过敏、荨麻疹、皮肤病者,应禁食如羊肉、蟹之类易过敏食品。
二、夏季中医养生注意事项:用热来除热才是比较好的养生方法。
●热毛巾擦身,夏天人的脸面和躯干难免多汗,及时擦汗可促使皮肤透气,但必须用热毛巾,才能适应人体降温节律。
●洗热水澡,夏天洗冷水澡会使皮肤收缩,洗后反觉更热。而热水洗澡虽会多出汗,但能使毛细血管扩张,有利于机体排热。夏天该出汗时出汗,这才是符合自然规律和人体节律的方式。
●热水洗脚,脚有第二心脏之称,人的脚上分布有全身的代表区和五脏六腑的反射点。热水洗脚,当时虽然感觉有点热,但事后反而会带来凉意和舒适。
●喝热茶冷饮只能暂时解暑,不能持久解热、解渴,而喝热茶却可刺激毛细血管普遍舒张,体温反而明显降低,这是简便易行的降温良方。
一般宜晚睡早起,并利用午休来弥补夜晚睡眠的不足。年老体弱者则应早睡早起,尽量保持每天有7小时的睡眠时间。
夏至时节气候炎热,人的消化功能相对较弱,因此,饮食宜清淡不宜肥甘厚味,要多食杂粮以寒其体,不可过食热性食物,以免助热;冷食瓜果当适可而止,不可过食,以免损伤脾胃;厚味肥腻之品宜少勿多,以免化热生风,激发疔疮之疾。
三、秋季中医养生注意事项: 进入立秋以后,天气由热逐渐转凉,人体的消耗也会逐渐减少,食欲也开始增加。因此,阐释时节正是人体最适宜进补的时间,人们可根据这一节气的特点进行科学有效地营养摄取及饮食调整,以补充夏季的消耗,并为越冬做好准备。 在此节气期间,气候干燥,根据中医“燥则润之”的养生原则,饮食应以养阴清热、润燥止渴、静心安神的食品为主,可多食一些芝麻、蜂蜜、百合、银耳、乳品之类的具有滋阴、润肺、养胃、生津作用的食物;患有脾胃虚弱、消化不良的人,可以服食具有健脾补胃功效的莲子、山药、扁豆等;秋天肺气宜收不宜散,所以立秋期间要适当多食酸味果蔬,尽量少吃葱、姜、蒜等辛味之品。
四、中医养生注意事项立冬后,就意味着今年的冬季正式来临。草木凋零,蛰虫休眠,万物活动趋向休止。人类虽没有冬眠之说,但民间却有立冬补冬的习俗。
从中医养生学的角度来看,这确实是进补的好时节。因为进入冬季后,人体新陈代谢减慢,消耗相对减少。冬令进补能够使营养物质转化的能量储存于体内,从而扶正固本,增强抵抗力。
进补以食补为上。《内经》有“秋冬养阴”之说,而北方冬季气候干燥,常有大风天气,因此,滋益阴精是冬季养生的重要内容,最好能多吃白菜、银耳、木耳、枸杞、梨、猕猴桃等补益阴液的食物;辛辣厚味、烧烤油炸食物少吃为妙,平时还要注意多喝水,以免上火。饮食要以温热为主,如食用糯米、狗肉、羊肉、大枣、桂圆、芝麻、韭菜等,少吃冷饮、海鲜等寒性食物。可多吃些坚果类食物,如核桃仁、榛子、松子、栗子等。煮粥熬汤可以加一些沙参、黄芪、麦冬,但量不需要很多,因为毕竟是食补而非药补。

版权声明:xxxxxxxxx;

原文链接:https://www.fanque.com.cn/aa896BW4DBFNTCVU.html

发表评论:

管理员

  • 内容144525
  • 积分0
  • 金币0
关于我们
l番茄知识网是实用的健康养生科普知识及日常生活保健小常识大全网站,分享春夏秋冬四季健康饮食养生保健小知识、运动对健康的好处、中医养生食疗做法等健康的生活方式及养生之道,学习健康养生百科知识尽在番茄健康养生知识网。
快捷菜单
健康养生知识
联系方式
电话:
地址:
Email:admin@qq.com
注册登录
注册帐号
登录帐号

Copyright © 2022 番茄知识网 Inc. 保留所有权利。 Powered by

页面耗时0.1080秒, 内存占用1.86 MB, 访问数据库18次

鄂ICP备2022009988号-2

  • 我要关灯
    我要开灯
  • 客户电话
    807220904

    工作时间:8:00-18:00

    客服电话

    电子邮件

    admin@qq.com

  • 官方微信

    扫码二维码

    获取最新动态

  •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