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少年和成年人得抑郁症有什么区别?家长应该怎样帮助孩子康复?

 2023-05-08  阅读 414  评论 0

摘要:青少年抑郁多与不良家庭环境有关,成年人抑郁多与不良社会环境有关。家长最好求助心理咨询师或者经历过抑郁烤验的人,改变自己错误的观点和行为,勇敢给孩子承认错误并且改正错误,及时弥补欠缺,求得孩子宽容。比如

青少年抑郁多与不良家庭环境有关,成年人抑郁多与不良社会环境有关。家长最好求助心理咨询师或者经历过抑郁烤验的人,改变自己错误的观点和行为,勇敢给孩子承认错误并且改正错误,及时弥补欠缺,求得孩子宽容。比如我的亲戚家孩子被儿童医院诊断为抑郁症,服用化学药物治疗,但是效果不明显,也求助了佛教道教人士,也没有明显效果,最后才听从我的指导,放下手头工作,勉强给孩子道歉,几个月后,孩子走出卧室,目前重新读书了。这就是我的功劳,虽然我目前只是一个农民,一般人根本不愿意信任我。

(1)青春期抑郁症的症状:

为什么得抑郁症的年轻人都喜欢玩游戏?只要玩游戏不上学,什么病都没有了[捂脸]

青少年如何摆脱抑郁?

青少年抑郁的症状

身体感觉

► 劳累,疲劳, 嗜睡

► 难以集中注意力或记忆困难

► 睡眠改变(睡的更多/更少)

► 饮食改变 (食量增大/减少)

► 对爱好的活动或事物失去兴趣

行为表现

► 由于疲倦,睡眠困难,饮食障碍以及负面的思维方式,他们往往能做的事情越来越少

► 对之前喜爱的事物不再感兴趣

► 情况严重时,甚至无法工作,上学或在家做事情

► 只想躺在床上或待在家中什么事也不做

► 可能逃避朋友和家人

抑郁的青少年通常对自身,未来以及周围的世界抱有非常负面的想法。如同通过“ 灰暗的镜片”来看待世界。

► 一切都是绝望的 – 什么都无法改变

► 我特别没用,我一文不值

► 都是我的错

► 这个世界是个可怕的地方 – 一切都出错

他们不断地重复着这些想法,思考做过的每一件事,问自己为什么,后悔过去做过的事情,思考应该做什么,不应该做什么……

当孩子出现上述这些表现时,建议您尝试下面这些方法来引导孩子。

技巧 1: 增加社交活动

► 让孩子多参加活动

向孩子推荐与他们兴趣相投的活动 – 比如运动,社团,艺术,跳舞或音乐课。

► 参与志愿活动

帮助他人能有效地抵抗抑郁的情绪并增强自尊。

技巧 2: 把身体健康放在首位

► 让孩子多运动

运动对心理健康是绝对必要的,所以让青少年积极参与运动。

► 限制玩电子产品的时间

青少年经常通过上网来逃避自己的问题。

► 给孩子提供营养丰富又平衡的饮食

要确保青少年获得他们需要的营养来优化大脑健康的情绪支持。比如健康的脂肪和新鲜的果蔬等。

► 鼓励孩子早睡早起有充足的睡眠

如果通过家人和朋友的支持以及正向生活方式的改变仍然不能改善孩子的抑郁情绪,那么您可能需要带孩子向专业的心理健康咨询人员寻求帮助了。

专业干预措施

针对抑郁有效的干预措施包括咨询专业心理健康服务人员。他们能够提供管理抑郁情绪的技巧来帮助并鼓励孩子从多角度做出正向的改变。专业的干预还能够教孩子相应的技能及洞察能力,以预防抑郁症的复发。

如有自杀或暴力倾向的青少年,药物治疗是非常必要的干预措施 。

但是药物虽然可以帮忙减轻抑郁症状,但其本身不是治愈的方法,也不是长久之计。

青少年在专业的心理干预机构干预时,家长应该如何配合心理咨询师和孩子呢?

在抑郁干预过程中给予孩子支持

► 理解孩子

在这个艰难的时刻,重要的是要记住孩子不是故意刁难你。孩子自己也很痛苦,所以家长能做到的最重要的就是保持耐心并多理解他/她。

► 持续参与专业干预措施

► 保持耐心

沮丧的青少年康复的道路可能崎岖不平,所以请家长保持耐心。

照顾好自己(以及其他的家庭成员)

► 不要因为孩子抑郁症父母就压抑自己的情绪

► 照顾好自己的健康

► 和家人坦诚相待

以坦诚的态度面对正在发生的事情,邀请其他孩子问问题并分享他们对青少年抑郁症的感受。

不要忽略其他孩子

► 孩子患有抑郁症会引起其他家庭成员的压力或焦虑,因此确保其他的身心健康的孩子不会因此而被忽视。

► 避免责怪

我们很容易因为孩子的抑郁症而责怪其他家庭成员,但是这么做只会让已经紧张的情况变得更糟。

青少年正处在生理和心理的成长变化阶段,他们的心理特征还没有完全定型,相对于成年人会更加的活跃,也更易于感受到来自社会的影响与学业的压力,面对挫折他们又往往缺乏足够的勇气。

因此,青少年更容易产生心理上的抑郁。就像很多中学生常挂在口头的“郁闷”一样,短时间的郁闷和压抑也许是疲劳引起的,但如果得不到及时调整,长期、频繁地承受“郁闷”,就会演变为抑郁症,这对青少年的学习、生活甚至是生理状况都会造成伤害。所以家长对于青少年的心理问题要格外重视。

(1)青春期抑郁症的症状:

抑郁情绪、抑郁气质、抑郁症三者是不同的,前两种属于正常心理,后者属于心理异常问题,需要临床治疗。下面朱先僧重点分析普通人都会遇到的抑郁情绪,供大家参考!

情绪的来源 情绪是客观事实是否满足个体主观需求后,个体的表征。

客观事实满足主观需要,就产生积极情绪,反之就产生消极情绪。

2.抑郁情绪是主要的消极情绪抑郁情绪表现为持续性的情绪低落,做啥事提不起兴趣等特征。是典型的负面、消极情绪。

3.怎么样改变抑郁、消极情绪

采用合理情绪疗法,改变自己的消极情绪。

其理论认为引起人们情绪困扰的并不是外界发生的事件,而是人们对事件的态度、看法、评价等认知内容,因此要改变情绪困扰不是致力于改变外界事件,而是应该改变认知,通过改变认知,进而改变情绪。外界事件为A,人们的认知和信念为B,情绪和行为反应为C,因此其核心理论又称ABC理论。

不仅是抑郁情绪,其他消极情绪如愤怒、悲伤、焦虑等均可采用合理情绪疗法进行改变。

欢迎留言提问!

心理问答:点赞提升自己,分享帮助别人。

版权声明:xxxxxxxxx;

原文链接:https://www.fanque.com.cn/aa895AW4LAVpU.html

发表评论:

管理员

  • 内容144525
  • 积分0
  • 金币0
关于我们
l番茄知识网是实用的健康养生科普知识及日常生活保健小常识大全网站,分享春夏秋冬四季健康饮食养生保健小知识、运动对健康的好处、中医养生食疗做法等健康的生活方式及养生之道,学习健康养生百科知识尽在番茄健康养生知识网。
快捷菜单
健康养生知识
联系方式
电话:
地址:
Email:admin@qq.com
注册登录
注册帐号
登录帐号

Copyright © 2022 番茄知识网 Inc. 保留所有权利。 Powered by

页面耗时0.1244秒, 内存占用1.86 MB, 访问数据库18次

鄂ICP备2022009988号-2

  • 我要关灯
    我要开灯
  • 客户电话
    807220904

    工作时间:8:00-18:00

    客服电话

    电子邮件

    admin@qq.com

  • 官方微信

    扫码二维码

    获取最新动态

  •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