饲料包括大豆、豆粕、玉米、鱼粉、氨基酸、杂粕、添加剂、乳清粉、油脂、肉骨粉、谷物、甜高粱等十余个品种的饲料原料。
营养成分包括蛋白质,脂肪,氨基酸等多种营养元素
养猪常用饲料按主要营养元素分类
1、配合饲料
2、浓缩饲料
3、预混合饲料
4、功能性饲料
煤的固定碳是工业分析组成的一项成分,它具有规范性,是一定试验条件下的产物。
而煤中所含的元素碳是煤中的主要元素。固定碳除含碳元素外,还含有少量硫和极少量未分解彻底的碳氢物质,所以,不能把煤的固定碳简单地认为是煤的碳元素,两者是截然不同的。煤的灰分越大,说明煤中矿物质成分越多,则煤的可燃组分就相对地减少,煤燃烧后所排出的炉渣就越多,即降低了锅炉燃烧的热效率并增加了锅炉的排渣量,还可能出现对锅炉的腐蚀、沾污和结渣等问题。
现在我们常报的水份指标有:
1、全水份(Mt),是煤中所有内在水份和外在水份的总和,也常用Mar表示。通常规定在8%以下。
2、空气干燥基水份(Mad),指煤炭在空气干燥状态下所含的水份。也可以认为是内在水份,老的国家标准上有称之为“分析基水份”的。
第二个指标:灰分
指煤在燃烧的后留下的残渣。
不是煤中矿物质总和,而是这些矿物质在化学和分解后的残余物。
灰分高,说明煤中可燃成份较低。发热量就低。
同时在精煤炼焦中,灰分高低决定焦炭的灰分。
能常的灰分指标有空气干燥基灰分(Aad)、干燥基灰分(Ad)等。也有用收到基灰分的(Aar)。
第三指标:挥发份(全称为挥发份产率)V
指煤中有机物和部分矿物质加热分解后的产物,不全是煤中固有成分,还有部分是热解产物,所以称挥发份产率。
挥发份大小与煤的变质程度有关,煤炭变质量程度越高,挥发份产率就越低。
在燃烧中,用来确定锅炉的型号;在炼焦中,用来确定配煤的比例;同时更是汽化和液化的重要指标。
常使用的有空气干燥基挥发份(Vad)、干燥基挥发份(Vd)、干燥无灰基挥发份(Vdaf)和收到基挥发份(Var)。
其中Vdaf是煤炭分类的重要指标之一。
第四个指标:固定碳
不同于元素分析的碳,是根据水分、灰分和挥发份计算出来的。
FC+A+V+M=100
相关公式如下:FCad=100-Mad-Aad-Vad
FCd=100-Ad-Vd
FCdaf=100-Vdaf
第五个指标:全硫St
是煤中的有害元素,包括有机硫、无机硫。1%以下才可用于燃料。部分地区要求在0.6和0.8以下,现在常说的环保煤、绿色能源均指硫份较低的煤。
常用指标有:空气干燥基全硫(St,ad)、干燥基全硫(St.d)及收到基全硫(St,ar)。
元素分析是用来鉴定被测物质由哪些元素(或离子)所组成,这类方法称为定性分析法;用于测定各组分间(各种化学成分)量的关系(通常以百分比表示),称为定量分析法。物质的五大元素分析所采用的化学分析方法可分为经典化学分析和仪器分析两类。
前者基本上采用化学方法来达到分析的目的,后者主要采用化学和物理方法(特别是最后的测定阶段常应用物理方法)来获取结果,这类分析方法中有的要应用较为复杂的特定仪器。
发展迅速,且各种分析工作绝大部分是应用仪器分析法来完成的,但是经典的化学分析方法仍有其重要意义。
有些大型精密仪器测得的结果是相对值,而五大元素分析仪器的校正和校对所需要的标准参考物质一般是用准确的经典化学分析方法测定的。
因此,仪器分析法与化学分析法是相辅相成的,很难以一种方法来完全取代另一种。
1碳是煤中含量最多的可燃元素,也是煤的基本成分,其含量为45%~85%煤的含碳量越高,其发热量就越高。
2.1kg碳完全燃烧约可放出32866kJ的热量。
3煤中碳的一部分与氢、氧、硫等结合成有机化合物,在受热时从煤中析出,成为挥发分,其余呈单质状态,称为固定碳。
4固定碳不易着火,燃烧缓慢。因此,含碳量越高的煤,着火和燃烧就越困难。
元素分析是谱学的方法,不同元素的光谱、声谱是不一样的。
钢铁的主要成分是:碳/硅/锰/磷/硫等五大元素:
1、碳(C):钢中含碳量增加,屈服点和抗拉强度升高,但塑性和冲击性降低,当碳量0.23%超过时,钢的焊接性能变坏,因此用于焊接的低合金结构钢,含碳量一般不超过0.20%。碳量高还会降低钢的耐大气腐蚀能力,在露天料场的高碳钢就易锈蚀;此外,碳能增加钢的冷脆性和时效敏感性。
2、硅(Si):在炼钢过程中加硅作为还原剂和脱氧剂,所以镇静钢含有0.15-0.30%的硅。如果钢中含硅量超过0.50-0.60%,硅就算合金元素。硅能显著提高钢的弹性极限,屈服点和抗拉强度,故广泛用于作弹簧钢。在调质结构钢中加入1.0-1.2%的硅,强度可提高15-20%。硅和钼、钨、铬等结合,有提高抗腐蚀性和抗氧化的作用,可制造耐热钢。含硅1-4%的低碳钢,具有极高的导磁率,用于电器工业做矽钢片。硅量增加,会降低钢的焊接性能。
3、锰(Mn):在炼钢过程中,锰是良好的脱氧剂和脱硫剂,一般钢中含锰0.30-0.50%。在碳素钢中加入0.70%以上时就算“锰钢”,较一般钢量的钢不但有足够的韧性,且有较高的强度和硬度,提高钢的淬性,改善钢的热加工性能,如16Mn钢比A3屈服点高40%。含锰11-14%的钢有极高的耐磨性,用于挖土机铲斗,球磨机衬板等。锰量增高,减弱钢的抗腐蚀能力,降低焊接性能。
4、磷(P):在一般情况下,磷是钢中有害元素,增加钢的冷脆性,使焊接性能变坏,降低塑性,使冷弯性能变坏。因此通常要求钢中含磷量小于0.045%,优质钢要求更低些。
5、硫(S):硫在通常情况下也是有害元素。使钢产生热脆性,降低钢的延展性和韧性,在锻造和轧制时造成裂纹。硫对焊接性能也不利,降低耐腐蚀性。所以通常要求硫含量小于0.055%,优质钢要求小于0.040%。在钢中加入0.08-0.20%的硫,可以改善切削加工性,通常称易切削钢。
1、天然气、液化气钢罐、汽油桶、油漆、酒精、香蕉水、打火机等物品外。
2、花露水、香水、指甲油、啫喱膏、止汗液、驱蚊水、杀虫剂、空气清新剂、罐装碳酸饮料等不容易被注意到的。其中,花露水较为危险,它的酒精含量为70%-75%,燃点仅为24℃。
易燃易爆品基本都是含有碳、氢元素的化合物,化学上称为烃。烃,具有熔点、沸点低,挥发性大,容易燃烧的特性。在环境温度颇高的夏季,如果疏忽大意,极易造成火灾。
绝大多数以碳、氢为母体的有机化合物均为可燃、易燃物,这是有机化合物的特性之一。大多数有机毒害品不但有毒性,而且易燃烧,有的闪点还很低(如烯丙基氰、烯丙基硫、乙基吡啶等),但因其毒性较突出故列入毒害品;
也有剧毒的有机化合物(如丙烯腈)因其燃烧的危险性更大而列入易燃液体类;有机腐蚀品中同时具有腐蚀性和易燃性的也很多,亦因其腐蚀性比较显著而列入腐蚀品。再看这两类中的无机化合物,有的本身虽不燃,但因同时具有氧化作用(如硝酸、高氯酸、双氧水、漂白粉等),能促进使可燃、易燃物燃烧甚至爆炸;
或因遇酸分解放出易燃、剧毒气体(如氰化物等);
或因遇水分,酸类产生剧毒亦能自燃的气体(如磷的金属化合物等),都直接或间接与防火有关。此外,有些化学品如剧毒的氰化氢、液氯,易燃的氢、液态烃气,助燃的压缩空气、氧气,不燃低毒的多种致冷剂氟里昂,甚至不燃无毒的二氧化碳、氮等,都必须储存在耐压钢瓶中,一旦钢瓶受热,瓶内压力增大,就有引起燃烧爆炸的危险,所以不管它原来具有哪些特性,一概列入化学危险物品的压缩气体和液化气体类。
基本物质
蛋白质:C H O N 大多数含有S P
糖类:C H O
脂质:C H O
核酸及核苷酸:C H O N P
激素及常考物质
甲状腺素等蛋白质类激素:C H O N(甲状腺激素含有I)
性激素等固醇类激素:C H O
叶绿素:C H O N Mg
脂质分子由甘油和三种脂肪酸组成。脂类不是蛋白质和淀粉等高分子化合物,因此没有形成脂类的基本单位;脂质分为三类:脂肪、脂质和甾醇。它们是人体所需的重要营养素之一。它们为人体提供能量和必需脂肪酸。它们是人类细胞组织的组成部分。
脂质(磷脂、甾醇和脂肪)含有C、h和O。一些脂质还含有N和P。例如,磷脂含有P,维生素D含有N。脂肪只含有C、h和O。碳、氢、氧、氮和磷是五种元素。在高中生物学中,脂类还可以细分为磷脂、脂肪和甾醇,其中磷脂含有磷,甾醇含有氮。
大多数脂质是由脂肪酸和醇形成的酶及其衍生物。大多数参与脂质组成的脂肪酸是含有4个以上碳的长链羧酸,酒精成分包括甘油(甘油)、鞘氨醇、高级醇和甾醇。脂类主要由碳、氢和氧组成,有些还含有氮、磷和疏水性。
不溶物水且可由非极性有机溶剂(如乙醚、氯仿和苯)萃取的化合物统称为脂质。脂质包括脂质(甘油三酯)和脂质(磷脂和甾醇)。脂质是人体内的一类有机小分子物质。它们涉及面广,化学结构差异大,具有不同的生理功能。它们的共同物理性质是不溶物水,但溶于有机溶剂。它们可以在水中相互聚集,形成内部疏水性聚集体。
大约七个立方。
烟气量和煤质有关,包括灰分、挥发份、水分、CH等元素组成等,不同的煤质产生的烟气量不同,就目前市场上常见的煤种平均来说,燃烧一吨标煤,会排放10000立方米左右。
如果过剩空气较多(鼓风过多),过剩空气系数较大,排量还会有所加大;经过除尘器、烟筒排放时,这些地方漏风也许造成排气口气量加大。
版权声明:xxxxxxxxx;
工作时间:8:00-18:00
客服电话
电子邮件
admin@qq.com
扫码二维码
获取最新动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