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临沂市河东区南部舜王城药材市场,另外距离较近的河北安国药材市场规模和知名度更大些。蝎子价格在1000-1800左右/公斤。水蛭是800-1100左右/公斤。
秋冬正值水蛭的销售旺季,又闻今年秋水蛭产量下降,近两个月走势不断转好,价格也上涨,大水蛭(清水货)175—180元升为190元,东北小水蛭从75—80元涨到97—98元,上涨幅度分别为8.5%和30%,水蛭后市如何呢,笔者分析如下: 一、水蛭的概况 水蛭俗称蚂蝗,民间又称蚂鳖、内钻子等。水蛭环节动物蛭纲的统称。分为日本医蛭、宽金线蛭(有称其金钱蛭)、柳叶水蛭等。市销售也就是以上三种原动物,实际不依此而分,主要分为大水蛭和东北小水蛭。分别主产于山东的微山湖,江苏安徽的洪泽湖和黑龙江。 二、水蛭的历史行情回顾 从水蛭的1998年算起,当时仅有7—8元,到下半年开始上涨,在1991年2—4月到第一个高峰,最高时为150元。之后,回落到65—70元,到1997年的六年间,在70—80元之间震荡。三年后的2000年,涨价风潮时升至200—220元的高价,出现第二次高峰。进入本世纪,2002年2—3月时跌到150—160元的低价,以后步步回升,2004年下半年攀升到270—280元,刷新历史高价。在高价持续至2005年的4月份。然后缓缓下滑到2007年上半年低时的160—170元。 从水蛭的历史行情分析到,一每个波动的周期的低价和高价都在升高;二高价持续的时间越来越长。 三、水蛭的产量 1、水蛭的野生资源 蛭类中大多数种类营半寄生生活,有些品种幼时捕食,成年后吸血生活。蛭类生活的寄主往往是一类,而不是一种动物。如医蛭类水蛭对所有脊椎动物的血液都喜吸食。在陆上,依靠前后吸盘的交替附着身体的纵肌与环肌的拮抗性收缩作尺蠖式移行,行动敏捷。幼蛭摄食浮游生物,不吸血时以小型昆虫,蠕虫,螺蚌的幼体为饵料,也吸食泥面腐殖质,食性较杂。水蛭吸取人畜血液时,吸盘中首先释放出抗凝血的水质素,顺利吸食寄主血液。 在一定的温度条件下,水蛭生命力旺盛。水流干涸后,有些种类可以潜入泥底穴居,损失40%的体重也能生存。水蛭横向切断后,能从断裂部位重新长出两个新个体。这是水蛭特有的再生能力。水蛭适应性强,耐饥能力强,具有极强的抗病力,水流缓慢的小溪、沟渠、坑塘、水田、沼泽及湖畔,温暖湿润的草丛是水蛭栖息、摄食和繁殖的场所,在全国大部地区的湖泊、池塘以及水田中均有生产,但主要产于北纬32—38°之间,这个范围最适合水蛭的生长。如江苏的太湖、洪泽湖、高邮湖、微山湖,特别是淮河以南大江大湖流域分布很广。 改革开放二十多年来,我国的快速发展,但都是粗放的,以消耗大量资源为代价的。农民种植作物,大量使用化肥、农药,土壤的土质发生改变。益虫益鸟减少,虫灾严重已是十几年的事实;大量的工业污水到排放,多数河江湖已被污染,水质恶化。今年的太湖水藻泛滥就是缩影。水蛭的生存空间不断被挤压。加上一些河流、湖泊干涸更是加剧野生资源的减少。这一方面。 二是水蛭一般要三龄才能性成熟,才具有繁殖的能力。每年春秋两季,水温超过15度时交配,20度左右时爬上岸,在离水面30厘米处的湿土上产卵。此时,也是人们捕捉水蛭的时期。在利益驱使下,大小一起的掠夺性捕捉,造成群体减少,多年后繁殖量下降。一些产区可供商品量大幅度下降。尤其是东北小水蛭,今年新货入市量,较2006年明显减少。 2、水蛭养殖状况 水蛭是雌雄同体,异体受精,每条种蛭均可繁殖,每年可繁殖2—3次。水蛭适应性强,耐饥能力强,具有极强的抗病力,不断有报道说可以人工饲养水蛭,且不受地区条件的限制,可池养、坑养、缸养、桶养等。但是多年以来不见养殖品大量上市,倒是有商家虚报养殖效益,借此收购野生幼水蛭,倒卖水蛭种苗,获取非法收入,而被骗的养殖户收到可观效益的寥寥无几。水蛭养殖在技术仍需解决实际应用的问题,大规模发展,批量上市需要更长的时间。难以弥补野生供给量的下降,缓解未来供给转紧发展趋势。 可见,以上是近两年水蛭产量下降的主要原因,水蛭产量的下降不是近两年的问题,恢复起来比较缓慢。估计2007年产量在200一250吨之间。 四、水蛭的销量 水蛭是特种药用水产动物,在医学上具有多种药用功能,入药可治疗多种疾病。具有破血、逐瘀通经之功效,用于血瘀闭经、跌扑损伤等。近几十年,现代医学研究发现鲜水蛭唾液中含有一种水蛭素,能抑制血酶的活性。水蛭素抑制凝血酶,即阻止了纤维蛋白原形成纤维也蛋白,从而抑制了血栓的形成。
水蛭种苗的价格大约在150-180元左右一斤,当然水蛭种苗的价格肯定不是一成不变,它还会受到产地、产品规格以及售卖方式等因素的影响。但目前市场上水蛭种苗大概的价格就是这个样子,当然如果你大批量的购买的话,价格还有可能会更低一些。建议具体价格行情的话,还是大家还是去当地市场了解为宜。
水蛭别称蚂蝗、蚂鳖、蚂蟥等,在《神农本草经》中已有记载,其干制品泡制后中医入药有治疗中风、高血压、清瘀、闭经、跌打损伤等功效,在历史上以自然捕捞为主,现已实现人工饲养并取得了成功,下面我们就一起来看一看水蛭价格及养殖方法吧!
水蛭多少钱一斤?
水蛭在历史上以自然捕捞为主,因近年农药、化肥等滥用及工农业“三废”对环境的污染,野生自然资源锐减,随着水蛭药用价值的深度开发,市场需求潜力巨大,价格行情呈逐年上涨趋势,目前水蛭清水货价格大约600~650元一斤,盐水货大约450~500元左右一斤,矾水货大约为430~450元一斤,而且后期市场价格预计仍会坚挺。
水蛭有哪些品种?
1、宽体金线蛭:宽体金线蛭是我国目前主要的饲养品种,以吸取动物的血液为主,也吸食水中的浮游生物、软体动物幼体等,主要特点是个体大,生长快,繁殖率高,易于捕捞。
2、尖细金线蛭:尖细金线蛭身体两侧各有1条黄色的纵带,腹面灰黄色,两侧边缘有黑褐色斑点聚集成的带各1条,以水蚯蚓和昆虫幼虫为食,不能吸血。
3、日本医蛭:日本医蛭体狭长,略呈圆柱形,背腹稍扁平,主要吮吸人畜血液,自然界中以鱼类和其他动物血为主,不易人工大面积饲养,在医学上多以活体使用。
4、光润金线蛭:光润金线蛭体略呈纺锤形,前面逐渐变尖细,口孔在其后缘的前面,体形较小,常以螺类及昆虫幼虫等为食,繁殖量小,产量低,不宜人工规模养殖。
5、棒纹牛蛭:棒纹牛蛭的生活习性和药用功能都与宽体金线蛭相似,而且体形大、产量高、易饲养,所以棒纹牛蛭也可以作为人工养殖的优良品种进行规模养殖。
水蛭的养殖方法
1、种蛭选择:购买种蛭最好到专业养殖场购买,也可人工捕捉野生种驯化作种,选择健壮粗大、活泼好动、用手触之即迅速缩为一团的、三年以上的成蛭作为种蛭。
2、种蛭放养:种蛭入池前可用8~10毫克/升漂白粉药液或10毫克/升高锰酸钾液浸洗消毒,春、夏、秋这三个季节均可投放,每条20~30克的每亩投放300公斤。
3、饵料投喂:水蛭人工养殖以投放螺蛳为主,每亩可一次性投放螺蛳25公斤,让其自然繁殖供水蛭自由取食,饵料不足时可喂些蚯蚓、昆虫等,同时每星期喂一次动物血。
4、水质调节:水蛭池塘养殖虽然水体较大,不容易腐败,但也要注意水质,以黄褐色、淡绿色的水体较好,水深60厘米,水体透明度10~20厘米,pH值呈现中性或微酸性。
5、分级饲养:水蛭饲养过程中应把大、中、小水蛭及时分离,可设小水蛭池、中水蛭池、种蛭池,种蛭池设置在中、小水蛭池中间,池壁安装过滤网让其自行过滤分离。
6、越冬管理:气温降至10℃以下水蛭停止取食,钻入泥土中或树叶层中冬眠,选择个体大、生长健壮的留种,一般每亩留种25~30公斤,集中投入种蛭池中越冬。
7、捕捞采收:水蛭一年可采收两次,6月中、下旬将已繁殖两季的种蛭捞出加工出售,10月中、下旬时早春放养的一般都已长大,可考虑捕捞一部分,但大部分宜在第二年捕捞。
水蛭的病害防治
1、干枯病
【症状】病蛭食欲不振、少活动或不活动、消瘦无力、身体干瘪、失水萎缩、全身发黑。
【防治】将水蛭放入1%食盐水中浸洗,或用酵母片或土霉素拌料投喂。
2、白斑病
【症状】病蛭体表有白点泡状物、小白斑块,运动不灵活,游动时身体不能平衡,厌食。
【防治】提高水温至28℃以上,用2毫克/千克硝酸汞浸洗,定期用漂白粉消毒池水。
3、肠胃炎
【症状】病水食欲不振,懒于活动,肛门红肿。
【防治】0.4%磺胺脒唑与饵料混匀后投喂,0.2%土霉素拌料投喂。
4、虚脱症
【症状】发病过程中没有任何症状,运动不好,长时间浸泡水底,最后因虚脱死亡。
【防治】水质要经常调换,饲料要充足供应,水质控制在中性或微酸性之间,防止水质恶化。
一年可以养两批
1、1条水蛭养殖一年可繁殖大概40条左右,2000条水蛭就可繁殖高达80000条左右,但是水蛭的成活率不高,大约在20%左右。
2、所以水蛭的成活数量大概在15000条左右,其重量为800斤左右,将其加工成干品就只剩下100kg,市场上水蛭干品的价格为150元左右/斤,一亩水蛭收入在1.5万元左右,除去所需成本,一亩水蛭的纯利润大约为10000元左右。
野生蚂蝗水蛭价格在800-1250元区间浮动。
蚂蝗中成药由于药用价值较高,国内外医学家纷纷利用蚂蝗开发出各种治疗心脑血管类疾病的药物,尤其是我国各大制药集团利用蚂蝗研制开发并生产了上百种新药、特药和中成药,新至康是目前净雪皇研发的最具代表性的效用性的心脑血管药物。
在市场上面的价格也只是一个疗程几百元而已,是非常合理的。
一斤左右。
比例的大小要看活体水蛭个体的大小,大货五斤左右能出一斤干货。小货十来斤出一斤干货。一般的统货六到七斤出一斤干货(清水吊干)。
蚂蟥(mahuang)(Whitmania)无脊椎动物,环节动物门,蛭纲,水蛭科。我国常见的宽体蚂蟥(Whitmaniapigra),又称马蛭。身体较大,略呈纺锤形,背腹扁平而肥壮,长6~13厘米,宽1.3~2.2厘米。背面一般为暗绿色,有5条黑色间杂淡黄的纵行条纹。体分107环,眼点5对,排列在第2、3、4、6、9环上。前吸盘小,口内的颚上有齿,但不发达,能剌伤皮肤,但不吸血;后吸盘较大。在我国各地的水田、河湖中常见,捕食螺类等小动物。冬季钻入泥土中越冬。
中药水蛭,俗称蚂蝗,为水蛭科动物蚂蝗、柳叶蚂蝗及水蛭的干燥体,水蛭入药历史悠久,早在我国医学名著《神农本草经》中就有记载,具有抗凝固、破瘀血的功效,传统中医主要用于治疗血栓病、血管病、青光眼、瘀血不通、无名肿毒、淋巴结核等症。在分类学上属环节动物门,蛭纲,有医用价值的为颚齿目,下分医蛭科和门蛭科多个种类。水蛭是祖国医药大宝库中的一味中药,我国中医名著《神农本草经》中对蚂蝗的药理特性早有记载。传统中医学上主要以水蛭虫体干燥炮制后入药。性平、味咸苦、有小毒。功能破淤通经,主治血淤经闭,症痕积聚。
一、水蛭在医学上的重要性
本世纪50年代,英国一位名叫麦克瓦特的化学家排除万难,终于找到了一种神秘物质--水蛭素。水蛭素在水蛭体内含量甚微,但神通广大,仅仅几微克就会使血液无法凝固。水蛭叮住人体后可源源不断地吮吸人血,就是水蛭口内放出蛭素的缘故。目前,从水蛭身上提取的蛭素在医学上已大显身手。据临床试验证明,它有缓解动脉臂痉挛、降低血液黏度、扩张血管、增加血液循环、促进对渗出物吸收等功能。所以蛭素用途很广,可以治疗高血压、心肌梗塞等棘手的病症。
在生物化学方面,可以借助水蛭素来进行人体凝血酶的定量分析。
随着现代医学对水蛭研究的不断深入和发展,国内外对水蛭的需求量逐渐增大,而野生资源却日益枯竭,致使供需矛盾非常突出。近几年来已成为世界性的紧俏中药材之一。为此,国外许多国家如英国、俄罗斯等国家正致力于人工繁育和养殖技术的研究工作。英国在八十年代就成立了水蛭科学家协会,同时开设了生物制品公司。俄罗斯的莫斯科国际医用水蛭研究中心每年饲养水蛭达150多万条,已形成一个独特的产业。经研究发现,除活体水蛭和利用水蛭加工成的药品可治疗多种疾病外,水蛭提取物还可制成疗效奇佳的美容药品。目前,该中心每年出售大批相关产品及活体水蛭到美国、西班牙等国家。
我国国内,水蛭的研究也已起步多年,对水蛭自然发育规律及生长习性、水蛭的自然育苗及工厂化育苗、水蛭与水生植物的高效种养模式研究,已经取得了阶段性成果。
二、水蛭野生资源保护的紧迫性
在我国,过去水蛭作为一种中药材,从未有过匮乏之虑。水蛭是一种生物,它的生长繁殖与自然气候及人的活动密切相关。作为野生药材资源的水蛭,虽然是一种再生资源,但它的生长强度和繁殖率不是无限止的。如江苏省是水蛭产量大省。其中洪泽湖和高邮湖一带,金湖、射阳、盐城、赣榆,开发较早,90年代初期,是全国水蛭的大商品提供基地,江苏年产量以前一般在50-100吨之间。但近年普遍反映收不到货,大约产量15吨。由于国内外对水蛭的需求量较大,供需矛盾日益突出我国也已涌现了多家生物制药厂,致使野生资源急剧下降。
由于数量的减少和需求的增多,水蛭收购价格一再攀升,目前市场价已达180-200元/公斤,有时甚至到了有价无货的地步。因此,保护现有的水蛭野生资源已成当务之急。
三、水蛭人工养殖的必要性
近几年来水蛭资源日益枯竭,一是因为收购价的上扬,驱使人们大肆滥捕。二是环保意识的薄弱,使水蛭生存环境遭到破坏和污染。人工养殖就是要制造出适应水蛭生物学要求的最佳生存条件,让它尽快地增重个体和更多地繁殖后代。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人们对生活质量比从前有了更高的要求,物质生活的改善,尤其是健康保健上的误区,心血管疾病正在上升为人类死亡的第一杀手。而由水蛭提取的水蛭素,有望成为这一顽症的克星。医学科学揭示,水蛭素在人类健康保健方面的作用越来越大,医学上对水蛭素的需求愈来愈多,靠自然资源的再生,目前己无法解决这一矛盾。
在当前水蛭野生资源逐年减少的情况下,必然导致原料价格的节节上扬。而由此引发药品价格的暴涨,将使许多患者失去治疗疾病的机会,并产生诸多社会问题。为了弥补这一自然资源的短缺,保护珍贵而有限的野生资源,人工养殖水蛭势在必行。巨大的市场需求,为人工养殖水蛭营造了广阔的市场前景。
水蛭的人工养殖不仅是为人类的健康保健作出贡献,而且不失时机保护了野生种源,维护了生态平衡。这一特种养殖业,对繁荣地方经济,调整农业产业结构和致富农民,都具有十分重大的意义。
四、水蛭人工养殖的可行性
野生条件下的水蛭,只要有基本的生活环境,都可以生存并繁殖后代。据我国有关专家多年来的观察和研究,对水蛭的品种、习性、食性和繁殖方式都有了进一步的了解,并已摸索出了一套较为完整的饲养方案,能够确保水蛭人工养殖成功。水蛭食性杂,生长快,如在废鱼池内稍加改造就可以养殖,一些符合要求的低洼农田,湖滨滩地,也可进行人工养殖。人工开挖水蛭养殖池比鱼塘要求低,土方开挖量少,是一项投资少,效益高的农村副业。
水蛭养殖周期为一年半,最大个体可达65克,平均也在35-50克左右,亩产量能达到100公斤以上。就目前的市场行情,亩产值不下18000元,纯收益可达10000元以上。
可见人工养殖水蛭,投资不多,养殖技术也并不十分复杂,而见效迅速。其成品国内市场需求量大,也是出口创汇的拳头产品。
五、水蛭的自然生长习性与地域分布
蛭类约有500多种,绝大多数营淡水生活,极少数生活在咸水,个别种类在陆地。蛭类中大多数种类营半寄生生活,有些品种幼时捕食,成年后过吸血生活。蛭类吸食的寄主往往是一类,而不是一种动物。如医蛭类的水蛭对所有脊椎动物的血液它们都喜吸食。
蛭类的口端位于前吸盘的中央,有一个可外翻的吻,吻高度肌肉化。颚齿目无吻,口腔内具有三个呈三角形排列的颚板,旁边有细齿,吸血后寄主皮肤上留下"Y"形切口。蛭类吸血后可数月内不再取食,医蛭科水蛭甚至可以生存一年半不取食。
蛭类感觉器官发达,上皮层中具有成丛的感觉细胞,具有触觉及化学感觉功能。身体前端2-10个眼中具有感光细胞,表皮中游离的神经末稍,具有温觉及触觉功能,能迅速测出水中温度的微弱变化,从而很快找到寄主。
生物种群的存在,是自然界长期选择的结果。水流缓慢的小溪、沟渠、坑塘、水田、沼泽及湖畔,温暖湿润的草丛,是水蛭乐于栖息,摄食和生儿育女的场所。酸性水质及湍急的河流没有分布。
在一定的温湿条件下,水蛭生命力旺盛。水流干涸后,有些种类可潜入底泥穴居,损失40%的体重也能生存。水蛭横向切断后,能从断裂部位重新长成两个新个体。这是水蛭特有的再生能力。
蛭类主要靠体表进行气体交换。个别种类具有鳃,如鱼蛭科的鳃蛭,具有囊状的鳃,因是体壁的一种延伸,不具备鳃的完善功能。
在水中,水蛭靠身体的收缩和舒展作波浪式游动。在陆地上,依靠前后吸盘的交替附着及身体的纵肌与环肌的拮抗性收缩作尺蠖式移行,行动敏捷。幼蛭摄食浮游生物,不吸血时以小型昆虫,蠕虫,螺蚌的幼体为饵料,也吸食泥面腐殖质,食性较杂。水蛭吸食人畜血液时,吸盘中首先释放出抗凝血的水蛭素,顺利吸食寄主血液。
水蛭生命力较强,在环境适应的地区都有它们的踪迹,在我国主要产于北纬32-38°之间的湖泊、河汊中,这个范围最适合水蛭生长,如江苏的太湖、洪泽湖、高邮湖、微山湖,特别是淮河以南大江大湖流域分布很广。
在野生条件下,从孵化出的幼蛭发育至成蛭,需要4-5年的时间。人工饲养条件下,由于饵料丰富,温湿度条件适宜,生长发育时间可明显缩短,一般只需要2-3年。
蚂蟥和水蛭大概只是名字不一样罢了!
版权声明:xxxxxxxxx;
工作时间:8:00-18:00
客服电话
电子邮件
admin@qq.com
扫码二维码
获取最新动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