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参的种植条件:首先它适宜的生长温度是在3度到14度之间,且年降水量在500毫米以上。其次,种植的土壤以黑土为主,使土壤的含水量在75%左右为宜。另外,人参在生长过程中不仅喜欢强烈的光照,还喜欢肥。
1、人参对生长环境条件的要求
人参是一种喜冷凉、湿润而耐荫的药用植物, 既怕积水, 又不耐干旱, 忌强光直射, 对生长环境条件要求比较严格。
(1) 土壤 : 人参对土壤的要求是腐殖丰富、土层深厚、质地疏松、渗水性强、排水良好的沙壤, 森林腐殖土最好, 中性或微酸性土壤较好, 但碱性土壤不宜种植。
(2) 水分 :人参对水分要求比较严格, 既喜水又怕涝。水分过大, 当土壤湿度超过60%, 就会造成土壤中的空气不足, 使人参根系呼吸受到影响, 易染病害和烂根。水分过小, 当土壤湿度低于30%以下时, 会造成人参根系水分扩散, 使人参须根干枯, 导致产量下降。人参发育期要求土壤水分适宜, 春季出苗期土壤湿度保持在40%左右, 夏季生长期保持在45%—50%, 秋季保持在40%—50%为宜, 全年生长发育期湿度范围以40%—50%为好。
(3) 光照 :人参是喜阴植物, 喜散射弱光, 怕直射阳光。光照过强, 植物矮小, 叶片厚而色黄。光照过弱, 植株细高, 叶片薄而浓绿, 生长不正常。所以, 在人参栽培时, 应进行遮荫, 调节透光度, 避免强光直射, 利用散射光和折射光。
(4) 温度:人参怕高温, 耐严寒。在人参生长发育期间, 以平均气温在15—20℃为宜, 温度高于30℃或低于是10℃时, 人参处于休眠状态。冬季在—40℃的严寒也可安全越冬。人参更新芽在春季地温于10℃以上即可萌芽生长, 但最怕早春的“缓阳冻”(即气温忽高忽低, 地表一冻一化现象) , 易引起冻害和根皮破坏(“破肚子”) 。播种后出苗期要求温度在10℃以上, 1—2年生的要求稳定在12℃以上, 生长期最适宜的温度20—25℃, 在36℃以上的烈日下, 叶子焦枯; 低于—6℃, 茎秆会失去生长机能。
(5) 肥料 :人参喜肥, 又怕不腐熟肥。喜的是有机肥和无机肥, 怕的是施未腐熟的粪肥和施肥后土壤缺乏水分, 造成人参烧须烂根。
麓头,人参的变态根是人参根茎顶端长出来的那一节一节麓头
1、铁丝缠绕
如果不顾及人参榕盆栽的外型,那就使用铁丝缠绕的方法催生气根。选取想要催生气根的枝条,然后用铁丝将其捆扎牢固,让此处的树液停止流动,然后用比较湿的苔藓贴在铁丝捆扎的地方,过一段时间捆扎处就会长出许多小萌芽,然后引导萌芽成为气根即可。
2、包裹催生
用一个透明的塑料薄膜将整个人参榕包裹住,这样可以保持湿度,然后每天给树干上喷水保持湿润,一段时间后,就会长出许多漂亮的气根了。
3、靠接生长
将根系比较发达的小人参榕靠接在较大的人参榕枝干上,等到小人参榕能够正常生长之后,它的根系大多都会变成气生根了,然后在整体的修剪一下造型,就非常好看了。
4、割伤促根
选择想要生气根的侧枝,然后在树干的附近切上移到,切口要深一些,并轻轻的将其折断一些,然后用泥巴将切口处糊住,一段时间后这里就会长出许多的气根了。但不推荐这种方法,对植株的损伤是比较大的。知道了人参榕怎么变成气根榕,再来看看养护它的方法吧。
二、人参榕的养护技巧
1、适量浇水
给人参榕浇水的时候,保湿盆土微潮湿即可,不可等到盆土过干的时候在浇水,这样不利于植株的生长。在春秋两季的时候一般一周浇水2~3次;夏季的时候1~2天浇一次水;冬季的时候一周一次;保持湿润的同时也不能让盆土积水,否则很容易烂根的。
2、光照适宜
人参榕喜光耐半阴,放在室内养护的时候,将其放在阳光散射充足的地方养护即可。当然平时要多将其移到室外晒晒阳光,最好是早晚比较温和的阳光,如果是夏日的烈阳最好适当的遮挡一下。
3、把控温度
最适合人参榕生长的温度在18~33℃之间,夏季的时候如果温度过高,也是要适当的荫蔽降温的,可以经常给植株喷洒水雾降温保湿。冬天的时候要注意防冻,温度最好保持在10℃以上,避免受到冻害枯萎死亡。
4、换盆修根
每隔一两年最后就给人参榕进行一次换盆,不仅要将花盆换大一点,还可以将以及没有多少养分的土壤给换掉。在换盆的时候可以适当的修剪一下植株的根系,更有利于植株的生长。
结语:看完上面的内容,相信大家应该知道让人参榕变成气根榕的方法了,四种方法中比较推荐包裹法,因为这样不会对植株造成损害。
1 选地
1.1 地形环境
地形为不超过 15° 的缓坡, 灌排水条件良好,周围 5 km 内无“三废”及厂矿、垃圾场等污染源,并且交通便利的地块。 地下水位高、低洼易涝有串皮水、土壤粘重、旱垄道地块不宜选择。 前茬施用过长残留除草剂的地块选择要慎重。
1.2 土壤质量
选择有机质含量较高、土层较厚、土质疏松、肥沃的地块,底土为黄泥土,保水、保肥性能好的壤土或砂壤土,微酸性至中性为宜( pH 值 5.5~7.0 )。
1.3 前茬作物
前茬以玉米、小麦等禾本科作物为宜。 种植蔬菜、花生、甜瓜、西瓜的前茬地块不宜栽培人参、西洋参。
2 休耕养地
为了提高土壤肥力,增加有机质含量,改良土壤理化性,杀灭土壤中的虫卵、蛹及病原菌,将选定后的地块种植玉米、苏子等绿肥作物,进行 1 年以上的休耕养地。 7 月初将绿肥作物割倒晾晒 2~3 d 后进行第 1 次耕翻(扣压),耕翻深度 20~25 cm ,间隔 10~15 d 耕翻 1 次,至 10 月份做床前需翻 6~8 次。于第 2次耕翻时施入腐熟的有机肥, 每亩施肥量在 3 000~5 000 kg 。 同时每亩施入石灰 30~40 kg 降低农田土的酸度。
3 整地
3.1 底肥
在 做 床 的 同 时 施 入 充 分 腐 熟 的 有 机 肥 1.7~2.0 kg/m 2 ,或人参复混肥 0.1~0.2 kg/m 2 。
3.2 土壤处理
在做床时或最后 1 次耕翻时, 可用绿亨一号或恶毒灵 0.5~0.7 g/m 2 ,对水 20~25 kg 喷施;或用地菌净 10~13 g/m 2 拌入土壤中进行消毒。 地下害虫防治可用辛硫磷颗粒剂 13~17 g/m 2 拌入土壤中。 如果前茬作物施用过长残留除草剂,可施沃土安 750 g/ 亩对水 500~1 000 倍喷施后及时耕翻。
3.3 做床
清除田间的石块、 杂物等, 精细整地使参地平整。 当年 10 月份进行做床,畦向南北走向,坡地可顺坡做床。 床宽 140~150 cm ,苗床高 25~26 cm ;直播西洋参和移栽床高 18~20 cm ;床长不超过 50 m ;作业道宽 50~70 cm 。
4 播种与覆盖
4.1 播种时间
人参播种分秋播和春播。 秋播出苗早、苗壮、根系生长快,以秋播为宜,但因种子等因素也可选择春播。 不论是春播还是秋播都要选择经催芽的裂口种子。
4.2 种子消毒
播种前用 500 倍代森锌或 500 倍多菌灵浸泡15 min , 或用 100 mL 适乐时对水 250~500 mL 拌25 kg 种子进行种子消毒,种子捞出后阴干使其表皮无水后即可播种。
4.3 播种密度
人参播种采用 4 cm×5 cm 株行距点播, 用种0.05~0.06 kg/m 2 。 西洋参 4 年直播 6 cm×18 cm 点播或条播,每平方米用种 0.01 kg 左右。
4.4 覆土
秋播复土 4~5 cm 后并覆盖稻草落叶等 5~8 cm ,春播覆土 3~4 cm 后并覆稻草 2~3 cm 。
5 田间管理
5.1 搭设阴棚
5.1.1 棚式 搭棚可选择双畦大棚和单畦拱棚、平棚、或用复式大棚。 复式大棚是集安人参研究所自行研究的一种新型棚式即下层是单畦拱棚。
5.1.2 阴棚透光率 非林地参棚透光率要比山上低,建议用遮阳网遮挡。 1 、 2 年生的苗子,参棚透光率在 10%~15% 为宜; 3 、 4 年生的参棚遮光度在 15%~20% 为宜。
5.2 调整覆盖物厚度
在早春出苗前应及时撤掉部分床面覆盖物,置于作业道,起到保墒抑制杂草的作用。
5.3 床面消毒与松土
人参、西洋参出苗前可用 1% 硫酸铜溶液或多菌灵进行床面消毒预防立枯病、猝倒病和灰霉病。
5.4 除草
参地要及时拔除床面和作业道的所有杂草,尤其是 1 年生参苗小草多,应及时进行人工除草,大草拔出后土松要用手压实。
5.5 调节光照
农田栽参的光照控制原则是西洋参宜小, 人参宜大;夏季要小,春秋两季可大,尤其是在夏至到立秋之间应挂花档阳,避免强光及潲风危害参苗。
5.6 水分管理
水分管理应控制好两方面,一是地上部参叶层,即参棚的管理, 首先避免参棚漏雨, 也要防止潲风雨,浇水时尽量避免浇到参叶上。 二是参根生长环境的土壤水分管理,床面应始终保持湿润状态,若缺水应及时浇透水,保持床面覆盖。 另外,雨季还要注意排水畅通,以免雨水漫灌到畦床或冲打畦床。
5.7 施肥管理
人参施肥主要采取根侧追肥和根外追肥, 对于育苗床人参及 2 年生以下的西洋参不用采取根侧追肥。 3 年以上生西洋参进行根侧追肥时,可于 5 月末前开沟施入 0.05 kg/m 2 左右人参复混肥。 根外追肥可结合打药喷施 0.2% 的磷酸二氢钾。
5.8 病虫害防治
5.8.1 病害 人参较突出的病害是立枯病、猝倒病、黑斑病、疫病、灰霉病等,可在生育期内用药两遍预防。 第一遍可在人参出苗达 50%~70% ,选用多抗霉素、多菌灵、异菌脲、嘧菌酯等安全性好的药剂进行防治;间隔 5~7 d 后施用第二遍药剂。 6~8 月重点防治黑斑病和灰霉病,可选用苯醚甲环唑、烯酰吗啉、嘧霉胺等药剂间隔 10~15 d 防治 。
5.8.2 虫害 主要是地下害虫如金龟子、蛴螬、地老虎、蝼蛄、金针虫等,防治方法可采取毒饵法。
5.9 越冬防寒管理
农田参地一般地势比较平缓,降水不易排出,水分渗透到参床易造成冻害和病害。 因此,必须做好人参越冬防寒工作,在 10 月中下旬,气温达到 0℃ 时,铺上一层 5~8 cm 的稻草、 玉米秸秆、 落叶等, 在上冻前上面用旧膜覆盖, 膜上再用遮阳网或参帘压上。 第二年可根据天气撤掉防寒物, 一般在 4 月上中旬撤掉 。
6 采收加工
6.1 采收
#2019生机大会#人参一般 4~6 年收获, 一般在 9 月中旬收获最好,产量高,折干率也高且质量好。
6.2 加工
收获的参根要及时加工, 堆放时间过长影响商品质量,加工的品种常见有红参、糖参和生晒参。
6.2.1 红参加工 选浆水足无病斑的参根, 洗刷干净,按大、中、小分级,摆于蒸盘上,上蒸锅或蒸笼,待蒸好盛摆盘晾晒一段时间,进干燥室,干燥即可。
6.2.2 糖参加工 选浆水不足,缺头断尾的参根,去掉主侧根上的毛须、刮去病斑,沸水炸 20~40 min ,炸好的参用排顺针给参体扎孔,便于糖浆进入参内,将扎好孔的参根摆放缸内,把熬好的白糖倒入缸内,浸没参根,放置一夜取出,第 2 次排针、灌糖,如此重复3 次,放室外晾至不粘手,再放 35℃~45℃ 干燥室干燥即可。
6.2.3 生晒参加工 洗净的鲜参摆放在烘干帘上晾晒后,在 40℃~48℃ 温度下烘干即可。
1、土壤适宜
想要人参榕的根系变粗,在最开始养殖的时候就要在土壤中加入一些基肥,一磷钾肥为主。而养殖人参榕的土壤最好以沙质土壤为宜,要有良好的排水透气性,更利于生长。
2、适量浇水
给人参榕浇水,要保持盆土微微湿润,但不能积水否则容易烂根。可以等到盆土发干的时候再浇水,平时还可以多往根系上喷水保湿,能够促进气根的生长。
3、把控温度
最适合人参榕生长的温度在18~33℃之间,在夏季高温时期,需要适当的给人参榕荫蔽,避免植株灼伤。冬季的时候要保持温度在10℃以上,避免温度过低造成冻害。
4、定期换盆
每隔2年最好都给人参榕进行一次换盆,换盆的时间以春季为佳。将人参榕植株从花盆中取出,然后清理一部分宿土,然后更换稍大一些的花盆和肥沃疏松的新土。
只有了解人参果苗的植物特性,使用正确的方法来种植它,才能让它生长的更快更好,发挥它的实际作用。在此,简单认识一下它的四个植物特性:
1、根,人参果没有主根,须根颇多,毛细根数量繁多并且很发达。
2、茎,人参果最长的茎长达八厘米到十厘米之间,茎杆的颜色一般都是绿色的,上面有一些不规则的棱。
3、叶,人参果叶子发育最快的气温大约是在二十度左右,叶子的颜色一般是绿色,或者是淡绿色的。
4、花,人参果的花一般是聚伞花序,初期花颜色为白色。
在此,简单的了解了人参果苗具备的植物特性,表现突出的有以上这四个。
崹人参是秦岭山脉独有的人参品种。
1、崹参,因生长于中国秦岭山脉海拔1000-2000米较为平缓的山间林带而得名。性喜阴凉,叶片无气孔和栅栏组织,无法长期保留水分,温度高于32度叶片会灼伤,郁闭度0.7-0.8。通常3年开花,5-6年结果,花期5-6月,果期6-9月。佳品多产于秦岭山脉,是古今中外都闻名遐迩的“参中帝王”。崹:形容地势渐趋平缓。《文选·张协<七命>》:“既乃琼巘嶒崚,金岸崥崹”.李善注:“崥崹,渐平貌也”。
2、崹参多年生草本;主根肉质,圆柱形或纺锤形,须根细长;根状茎(芦头)短,上有茎痕(芦碗)和芽苞;茎单生,直立,先端渐尖,边缘有细尖锯齿,上面沿中脉疏被刚毛。伞形花序顶生,花小;花菩钟形,具5齿;花瓣5,淡黄绿色;.雄蕊5,花丝短,花药球形;子房下位,2室,花柱1,柱头2裂。浆果状核果扁球形或肾形,成熟时鲜红色;种子2个,扁圆形,黄白色。
3、崹参生长自秦岭山脉1000-2000米阔叶林带,主要分布于秦岭山脉终南山、太白山等,而秦岭主梁高度在3000米以上,是我国南北地理气候的分界线,也是我国南北动植物的交汇带。接近3000米的相对高差,使秦岭具备亚热带、暖温带、温带、寒温带、寒带等多种气候类型,也使秦岭的药植物分布呈现明显的垂直谱带。复杂多样的动植物生存环境造就了崹参天然生长的温床,同时秦岭地带也被称为我国中部的基因库。
人参叶子高30-70cm。根肥大,肉质,圆柱或纺锤形,末端多分歧,外皮淡黄色。叶为掌状复叶,具长柄;轮生叶的数目依生长年限而不同,一般1年生者1片三出复叶,2年复叶,最多可达6片复叶;小叶5,偶有7片,小叶柄长1-3cm;
小叶片披针形或卵形,下方2片小叶较小,长2-4cm,宽1-1.5cm,上部3小叶长4.5-15cm,宽2.2-4cm,先端渐尖,基部楔形,边缘具细锯齿,上面绿色,沿叶脉有稀疏细刚毛,下面无毛。
版权声明:xxxxxxxxx;
工作时间:8:00-18:00
客服电话
电子邮件
admin@qq.com
扫码二维码
获取最新动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