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书籍在线阅读平台,中医书籍在线阅读平台下载

 2023-06-05  阅读 818  评论 0

摘要:中医书籍在线阅读平台不知先生你为何要买古老的中草药书籍,是为收藏?实用?循古?研究?古老到线装版至少晚清民国以前出版线装书?还是解放后,文革前后出版的印刷版旧书。若要中草药古籍中,最经典的是《神农本草

中医书籍在线阅读平台

不知先生你为何要买古老的中草药书籍,是为收藏?实用?循古?研究?古老到线装版至少晚清民国以前出版线装书?还是解放后,文革前后出版的印刷版旧书。若要中草药古籍中,最经典的是《神农本草经》。此书在晚清,经名医张隐庵,叶天士,陈修园三家注后,有线装本出版。此书现已为文物级,极罕见了,价格也极贵!如你不计效钱贵,那么有机会到上海来,去福州路古籍书店看看。如上海有亲友,托亲友去走一趟也行。古籍书店三楼售打折书籍。在三楼中央,还有一个木楼梯通到四楼。四楼平时很少有人上书,上面专售古旧版本各种线装书。这一层又称博古斋。你要的书可能会有。但都按文物价格出售,一本我下面附上的《神农本草经三家注》最起码要上千,可能三千元还不一定能卖到。现在我把手中收藏了四十多年的此书,上传与君,给你解解馋。但我是绝对不肯转让的!

中医书籍在线阅读平台下载

《黄帝内经·素问》 《黄帝内经·灵枢》 《黄帝内经太素》 《神农本草经》 《本草纲目》 《伤寒论》 《伤寒杂病论》 《温热论》 《难经》 《濒湖脉学》 《脉经》 《雷公炮炙论》 《雷公炮制药性解》 《千金翼方》 《肘后备急方》 《金匮要略方论》 《外台秘要》 《圣济总录》 《景岳全书》 《医法圆通》 《育婴家秘》 《临证实验录》 《褚氏遗书》 《仿寓意草》 《孙真人海上方》 《柳洲医话》 《伤寒发微论》 《刘河间伤寒医鉴》 《察舌辨症新法》 《跌打损伤方》 《穴道秘书》 《医学源流论》 《中医之钥》 《止园医话》 《医学传心录》 《三十年临证经验集》 《思考中医》 《时病论歌括新编》 《景景医话》

辨证论治:《素问灵枢汇篡约注》《灵素集注节要》《内难选择》《伤寒论浅注》《金匮要略浅注》《湿热经纬》《各家学说讲义》《叶选医衡》《本草备要》

内科精粹:《柳选四家医案》《寓意草》《全国名医验案类编》《清代名医验案精华》《中医医案医话》《老中医医案医话选》《医学心悟》《理虚元鉴》》《内外伤辨惑论》《证治汇补》《丹溪心法》《西溪书屋夜话录》《杂病源流犀烛》《医宗必读》

等等

中医学在线阅读

专业名称:中医学培养目标:本专业培养具备中医药理论基础、中医学专业知识和专业实践技能,能在各级中医院、中医科研机构及各级综合性医院等部门从事中医临床医疗工作和科学研究工作的医学高级专门人才。培养要求:本专业学生主要学习中医药学基本理论知识和中医临床医疗技能,具备一定自然科学和现代医学的知识,受到中医临床技能和现代医学临床基本技能的训练,具有中医各科疾病的临床诊疗和科研工作的基本能力。毕业生应获得以下几方面的知识和能力:1.掌握中医药基础理论和临床医学理论;2.掌握中药方剂学基本理论知识;3.掌握与中医学有关的现代科学技术和现代医学的基本知识;4.具有较熟练和准确运用四诊八纲、理法方药进行辨证论治的基本能力和对急重病症进行初步处理的能力;5.熟悉国家卫生工作方针、政策和法规;6.具有阅读中医古典医籍的能力。主干学科:中医学主要课程:中医学基础、现代医学基础、中医古典医籍、中医诊断学、中药学、方剂学、中医内科学、中医外科学、中医妇科学、中医儿科学、中医骨伤科学、针灸学。主要实践性教学环节:毕业实习安排-般不少于48周。

中医古籍医书免费离线阅读

宜嗣就是宜求嗣的意思。

宜求嗣是指向神明祈求后嗣(子孙)或写过房书之意,即为后者之意宜向神明祈求子孙意思。

求嗣是一个汉语词语,一指向神明祈求有孩子,是迷信的说法,二指写过房书,领养他人的孩子。

中医古籍中有许多医书是专门或重点讲生育内容的,可称为求嗣专著。主要有:俞桥的《广嗣要语》,万全的《广嗣纪要》,徐春甫的《螽斯广语》,蔡龙阳的《螽斯集》,李盛春的《胤嗣全书》,钱大义的《求嗣秘书》,袁黄的《祈嗣真诠》,胡孝的《种子类纂》,岳甫嘉的《妙一斋医学正印种子篇》,程云鹏的《种嗣玄机》,包诚的《广生篇》,叶天士的《秘本种子金丹》等。此外还有一些书名仅存,内容已佚的求子专著,现已无从查考

中医书籍在线阅读平台有哪些

你想学中医,这是一桩很好的心愿。

我从事中医临床30余年,有一点浅薄的体会,与初学中医的爱好者分享。

学中医,有以下几点好处:

1.眼界开阔。

中医讲究“天人合一”。你若认真学习了中医的理论和方法论后,就会自觉或不自觉地运用“天人合一”的理论和方法。

比如,有“老寒腿”,遇到节气交接,天气变化剧烈,不仅刮大风,而且气温骤降8到12度,在这种气象条件下,这些“老寒腿”的病人多数可提前3到5天就有感应,个别“敏感”的患者,甚至可提前半个月即有感应,会出现单腿或双腿怕冷或疼痛不适。

经过中医适当的药物治疗或针灸等非药物治疗后,上述症状会缓解。有些“老寒腿”会在其后的天气转暖时,症状自然缓解。

你看咱老祖宗经过几千年不断总结、实践,留传下来的中医神奇不?

2.会建立“整体观念、辨证论治”的科学思维

你在未学中医之前,见一人患左侧偏头痛,你可能自然想到:头痛就是头里面有问题。的确,有些头痛确是头里有问题。用现代医学的各种先进的检查设备和技术,找出脑血管病变、脑瘤或脑炎等病因,及时地对因治疗,多可缓解或根治。

但还有一些左侧偏头痛,西医客观检查,未发现明显异常,用西药治疗,效果也不明显。找到中医后,中医经过辩证,其中一患者,被辩证为少阳气郁引起的左侧偏头痛,在患者的右脚太冲穴上扎一针,患者的左侧偏头痛立即缓解,治疗一段时间,病被治愈或很长时间没有复发。

这就是中医的上病下治,左病右治。这是在中医整体观念指导下进行的辨证施治。你说神奇不?这也是咱中医的魅力所在。

3.学会养生,懂得“治未病”。

中医讲,上工治未病。简单地讲,就未病先防,既病防变,瘥后防复。也就是,未病之前,要做好养生保健,预防疾病的发生。已经发生疾病时,要积极治疗,防止疾病发展和加重。病已经治好了,仍要注意饮食起居,方方面面的调护,防止疾病的复发。

咱们中医,2000多年前,就有这样先进的科学思维和方法,够牛的吧?

有以上我简单列举的三大好处,你学中医就树立起信心了。

那么,看哪些中医书籍较好呢?

我首先推荐的是看最新版的中医本科院校的统编教材,它是我国中医界的许多有学问、有丰富的中医理论知识和实践经验的大专家团队集体智慧的结晶,具有很强理论指导和实践经验。因此,入门从《中医基础理论知识》、《中药学》、《方剂学》、《针灸学》、《中医诊断学》,以及中医的内外妇儿等各科的教材学起。

当然,你要想理论扎实,学有渊源。最好是先学较为简单明了的中医的经典教材,如《黄帝内经》、《伤寒论》、《金匮要略》、《神农本草经》、《难经》及《温病条辨》等。待你学养渐深后,再通读这些书的原著(先读的是教材讲义),会有一番新的提高的。

至于以后能博览中医各家学说及其书籍,形成你自己的真知灼见,独树一帜,造福后学,那是再好不过了。此为后话,就此打住。

以上是我的一些学中医的浅见,希望对你学中医,有一点帮助。

最后,祝你学有所成,既能有益于自己和家人,又能造福于人民。

近意堂主,2019年10月21日晨作。

中医经典著作在线阅读

《黄帝内经》是我国最早的中医学专著。成书于春秋战国时期,全面奠定了中医理论的基础。中医学五大核心理论——阴阳五行学说、脏象学说、经络学说、形神学说和天人学说,均肇始于此书。

《黄帝内经》分《灵枢》《素问》两部分,为古代医家托轩辕黄帝名之作,为医家、医学理论家联合创作,一般认为成书于春秋战国时期。在以黄帝、岐伯、雷公对话、问答的形式阐述病机病理的同时,主张不治已病,而治未病,同时主张养生、摄生、益寿、延年。是中国传统医学四大经典著作之一(《黄帝内经》、《难经》、《伤寒杂病论》、《神农本草经》),是我国医学宝库中现存成书最早的一部医学典籍。它是研究人的生理学、病理学、诊断学、治疗原则和药物学的医学巨著。在理论上建立了中医学上的"阴阳五行学说"、"脉象学说""藏象学说"等。

中医药书籍在线阅读

中医药理论核心的原创性重大突破----《自然药观》开创中医科学之路

《自然药观》一书发现了内病外邪的奥秘,也就是《黄帝内经》的核心:五运六气奥秘和规律,并详细地加以归纳总结,使之清晰直观地呈现在世人面前。让中医看病从此变得有理可依有据可查,依天道行医,而不再只是凭经验、感觉和验方在看病。在明了大道的前提下,老中医的验方和经验会焕发勃勃生机。

《自然药观》诠释了五运六气的“药道观”,以六十甲子为周期,全景详细地再现了“五运”中所蕴含的二十四种症状、相应治则及二十四类方药的选择,全景详细再现了“六气”中所蕴含的三十六种症状、相应治则及三十六类方药的选择,使后人能准确地做到因时制宜。

五运六气可通俗理解为内病外邪。五运对应内病,六气对应外邪。

当前,我们处在五运的四运(处暑后7日-立冬后4日),六气的四气(7月23-9月22日)。见p288页。

一、四运的新病和未病表现为大肠实和胆实,有阴(热)实和阳(寒)实之分,需要辩证。有人可能大肠、胆阳实,有人可能大肠、胆阳阴实,有人可能大肠、胆阴阳两实,身体较平衡的人,则症状不明显。

(一)大肠实(p93页):

大肠实,实有寒热、阴阳。

热实(阳实),则大喘、胸满甚至仰面而喘,眼睛昏黄,口干,鼻塞,流清涕或出血,喉咙痛,肩前、上臂部痛,大指侧、食指,脉所过的部分发热和肿痛而不好施治。

寒实(阴实),则气虚发冷,战栗而不容易回暖。

(二)胆实(p92页):

胆实,实分寒热、阴阳。

热实(阳实),则发怒,头痛,惊悸不安,下额痛,外眼角痛,缺盆肿痛,腋下肿。

寒实(阴实),则导致骨病,自汗,发冷,胸、肋、胁、大腿、膝外侧直至胫骨、绝骨、外裸前以及诸关节都痛。

二、四气的外邪表现为:热在泉和湿在泉。P139页

热在泉症状:

腹中常鸣,逆气上冲胸腔,气喘不能久立,皮肤痛,眼模糊,齿痛,目下肿,恶寒发热,如疟疾状,下腹痛,腹胀。

湿在泉症状:

水饮积聚,心痛,耳聋,头目不清,咽喉肿胀,喉痹,下腹肿痛,小便不利,上冲头痛,眼如脱出,顶部似拨,腰像折断,大腿不能摆动,腰弯不变,小腿似开裂痛。

这些内病外邪的症状,是自然规律的表象,作为普通人也该了解和知晓,看医生时也能讲清楚自己的状况。当然,作为医生是必须要清楚的。

治则和用药举例详见《自然药观》。《自然药观》已由学苑出版社出版。

中医书籍免费下载网站

个人观点:养生无非就是保持吃喝拉撒睡均在正常状态,如果不是专业需求,建议读《黄帝内经》, 把握住“人与天地相参、与日月相应、人与自然是紧密地联系在一起的”这个核心思想就可以。另外推荐《睡眠革命》,由[英]尼克·利特尔黑尔斯所著,虽然是外国人用实证科学的方法论写的,但是和我们中医天人合一的基本思想非常契合,行之有效。“吃喝拉撒”都是可控性强的行为,唯独睡眠是难以把握的,睡好才是养生第一要义。

版权声明:xxxxxxxxx;

原文链接:https://www.fanque.com.cn/aa635AG4GBlpaBQ.html

发表评论:

管理员

  • 内容144525
  • 积分0
  • 金币0
关于我们
l番茄知识网是实用的健康养生科普知识及日常生活保健小常识大全网站,分享春夏秋冬四季健康饮食养生保健小知识、运动对健康的好处、中医养生食疗做法等健康的生活方式及养生之道,学习健康养生百科知识尽在番茄健康养生知识网。
快捷菜单
健康养生知识
联系方式
电话:
地址:
Email:admin@qq.com
注册登录
注册帐号
登录帐号

Copyright © 2022 番茄知识网 Inc. 保留所有权利。 Powered by

页面耗时1.8976秒, 内存占用1.93 MB, 访问数据库18次

鄂ICP备2022009988号-2

  • 我要关灯
    我要开灯
  • 客户电话
    807220904

    工作时间:8:00-18:00

    客服电话

    电子邮件

    admin@qq.com

  • 官方微信

    扫码二维码

    获取最新动态

  •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