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二氧化氯是一种黄绿色到橙黄色的气体,是国际上公认为安全、无毒的绿色消毒剂。
2、红黄色有强烈刺激性臭味气体:11℃时液化成红棕色液体,-59℃时凝固成橙红色晶体。有类似氯气和硝酸的特殊刺激臭味。液体为红褐色,固体为橙红色。沸点11℃。相对蒸气密度2。3g/L。
3、遇热水则分解成次氯酸、氯气、氧气,受光也易分解,其溶液于冷暗处相对稳定。二氧化氯能与许多化学物质发生爆炸性反应。对热、震动、撞击和摩擦相当敏感,极易分解发生爆炸。受热和受光照或遇有机物等能促进氧化作用的物质时,能促进分解并易引起爆炸。
4、若用空气、二氧化碳、氮气等惰性气体稀释时,爆炸性则降低。属强氧化剂,其有效氯是氯的2.6倍。与很多物质都能发生剧烈反应。腐蚀性很强。
二氧化氯,是一种无机化合物,化学式为ClO2,常温常压下是一种黄绿色到橙黄色气体,主要用于纸浆和纸、纤维、小麦面粉、淀粉的漂白,油脂、蜂蜡等的精制和漂白,饮用水的消毒杀菌处理。
二氧化氯具有杀菌、漂白、除臭、消毒、保鲜的功能。主要是因为二氧化氯具有氧化作用,二氧化氯分子的电子结构呈不饱和状态,外层共有19个电子,具有强烈的氧化性,主要是对富有电子(或供电子)的原子基团(如含巯基的酶和硫化物,氯化物)进行攻击,强行掠夺电子,使之成为失去活性和改变性质的物质。
答:一、二氧化氯的危害:
二氧化氯具有强氧化性,空气中的体积浓度超过10%便有爆炸性,但其水溶液是非常安全的(水中的含量超过30%爆炸性)。它能与多种化学物质发生爆炸性反应,对热、振动、冲击、摩擦等非常敏感。很容易分解和爆炸。
二、二氧化氯的作用:
1、杀菌机理
二氧化氯具有很强的吸收和穿透细胞壁的能力。它释放原子氧来杀菌细胞内巯基的酶氧化。
2、漂白作用
二氧化氯漂白是通过释放原子氧和产生次氯酸盐来分解色素。用他代替氯和氯酸盐作为漂白剂,可以防止和避免纤维氧化,降低纤维强度,效果更为全面。
3、除臭作用
二氧化氯的脱臭是由于二氧化氯与有气味的物质(如H2S、-SOH、-NH2等)发生脱水反应,并迅速将有气味的物质氧化成其他物质。它还防止蛋氨酸分解成乙烯,破坏形成的乙烯,从而延缓腐烂,同时杀死微生物而不与脂肪酸发生反应而不破坏食物结构。
二氧化氯主要是针对细菌的,对寄生虫没什么作用。
阳光下,这东西的作用时间很短,很快毒性就消失了,比较安全。
放卵前,用于孵化池消毒肯定是没问题。其实孵化池用什么消毒都不是什么问题,反正消毒后水会放掉。高锰酸钾、二氧化氯、漂白粉等我都用过,啥事没有。
如果您指的是在孵化过程中消毒,可以用,不过因为孵化时是流水的,消毒的对象不应该是孵化池,应该是水源,低剂量,选个好天气就可以。但是说对孵化率、畸形率、仔鱼体质是不是百分之百的没影响,还是有百分之几的影响,我没看到过这样的文献。
杀寄生虫药就多了,针对分类在扁形动物门以上的寄生虫的药常用有甲笨咪唑、敌百虫、伊维菌素、阿维菌素等等,对原生动物门的寄生虫主要用硫酸铜加硫酸亚铁、甲醛、生物碱等。
我觉得,孵化箱用杀虫药意义似乎不大,我们在生产中也从来不在孵化箱里用这些东西,鱼卵顶多长点钟虫,危害也不大,水源好就行了。
孵化的时候,细菌啊寄生虫啊都是浮云,水霉才是麻烦。
国外大量的实验研究显示,二氧化氯是安全、无毒的消毒剂,无“三致”效应(致癌、致畸、致突变),同时在消毒过程中也不与有机物发生氯代反应生成可产生“三致作用”的有机氯化物或其它有毒类物质。
但由于二氧化氯具有极强的氧化能力,应避免在高浓度时(>500ppm)使用。
当使用浓度低于500ppm时,其对人体的影响可以忽略,100ppm以下时不会对人体产生任何的影响,包括生理生化方面的影响。对皮肤亦无任何的致敏作用。事实上,二氧化氯的常规使用浓度要远远低于500ppm,一般仅在几十ppm左右。因此,二氧化氯也被国际上公认为安全、无毒的绿色消毒剂。
二氧化氯是一种有效的除藻剂。二氧化氯除藻的机理是,藻类中的叶绿素吡咯环与苯环非常相似,二氧化氯对苯环具有一定的亲和性,能使苯环发生变化而使其无臭无味,二氧化氯也同样能作用于吡咯环氧化叶绿素,使其新陈代谢终止,使得蛋白质的合成中断,导致藻类死亡,而且二氧化氯和藻类的反应极快,能够有效地控制霉味,鱼腥味等。
二氧化氯刺激性太大,用量小起不到作用,用量大副作用肯定会造成损失。先解毒换水吧,以后最好用碘。注意增氧。
会导致青鱼翻白靠边。很难药物治疗。我们平时用的醛和碘等 消毒药。只会在水面一米水深内起作用 现在水温低。刚放进去的青鱼都在水下面。不起什么作用 建议水上水下一起消毒 水下消毒,用泡腾片就可以起到作用。也就是说是二氧化氯。但是二氧化氯的含药成分是不一样的。
先要看你是要采取何种方式达到什么目的,如果是空气消毒,那么浓度应该控制得很低,最多能闻得到,这个浓度不会对木地板或者木地板上的漆面造成损害,但前提是通过空气散逸的方式。
如果你是通过喷洒,那一定要小心,一般来说,二氧化氯的浓度超过50PPM就具有漂白作用了,这时候的浓度多多少少会影响木地板的。
光气是COCl2,是由氯仿与氧反应得到的
2CHCl3+O2=2COCl2+2HCl
Cl遇光好像不会生成光气。
氟利昂在紫外线作用下回分解生成Cl等极其活泼的单原子
O3<=>O2+O这是可逆反应
Cl+O3=ClO+O2
O+ClO=Cl+O2
这样Cl可以反复参与反应,消耗O3
二氧化氯在碱性条件下的歧化反应,clo2分解是ph和oh-浓度的函数: 当ph值>9时:2clo2+2naoh=naclo2+naclo3+h2o 离子方程式:2 clo2+2 oh-= clo2-+clo3-+h2o (岐化反应) 这个反应在在一般水处理消毒过程中不会产生。
二氧化氯遇光分解,使二氧化氯不能充发挥作用,并分解产生亚氯酸盐、氯酸盐。 clo2+ h2o =clo2-+clo3+2h+ 二氧化氯,特别是高浓度的二氧化氯极为不稳定,它有可能在反应器里发生歧化反应:2clo2十h2o=clo2-十clo3-十2h+
二氧化氯的化学性质:其遇热水则分解成次氯酸、氯气、氧气,受光也易分解,其溶液于冷暗处相对稳定。二氧化氯能与许多化学物质发生爆炸性反应。
对热、震动、撞击和摩擦相当敏感,极易分解发生爆炸。受热和受光照或遇有机物等能促进氧化作用的物质时,能促进分解并易引起爆炸。若用空气、二氧化碳、氮气等惰性气体稀释时,爆炸性则降低。属强氧化剂,其有效氯是氯的2.6倍。与很多物质都能发生剧烈反应,腐蚀性很强。
扩展资料
二氧化氯的作用:
1、杀菌机理
二氧化氯对细胞壁有较强的吸附和穿透能力,放出原子氧将细胞内的含巯基的酶氧化起到杀菌作用。
2、漂白作用
二氧化氯的漂白是通过放出原子氧和产生次氯酸盐而达到分解色素的目的。用他做漂白剂代替氯气、氯酸盐等,可阻止并避免与纤维发生氧化而降低纤维强度,因而效果更全面。
3、除臭作用
二氧化氯的除臭是因为它能与异味物质(如H2S、-SOH、-NH2等)发生脱水反应并使异味物质迅速氧化转化为其他物质。而且它能阻止蛋氨酸分解成乙烯,也能破坏已形成的乙烯,从而延缓腐烂,同时杀死微生物而不与脂肪酸反应并不破坏食品结构。
二氧化氯的漂白是通过放出原子氧和产生次氯酸盐而达到分解色素的目的。用他做漂白剂代替氯气、氯酸盐等,可阻止并避免与纤维发生氧化而降低纤维强度,因而效果更全面。
所以说二氧化氯的漂白作用是次氯酸的原因,而次氯酸在中学中学过,是氧化漂白,所以二氧化氯实质上是氧化漂白。
多数氯制品的漂白机理都是氧化性,因为氯元素的化合价有很多,但-1价是最稳定的,多数氯制品中的氯元素的化合价都比较高,所以都可以氧化漂白。
版权声明:xxxxxxxxx;
工作时间:8:00-18:00
客服电话
电子邮件
admin@qq.com
扫码二维码
获取最新动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