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辛 1治疗作用:能散、能行、能发散、行气、活血作用。 2不良反应:辛味药多大能耗气伤阴。 (二)甘 1、治疗作用:能补助、能缓、能和、有补虚、和中、缓急、调和药品性等作用。 2、不良作用:腻膈碍胃,令人中满。 (三)酸 治疗作用:能收、能涩,有收敛固涩作用。 不良反应:酸味药大多能收敛邪气。 (四)苦 1、治疗作用:能泄、能燥、能坚、能泄含义有三:一指苦能通泄;二指苦能降泄;三指苦能清泄,能燥指苦燥显能坚的含义有二:一指苦能坚阴,即泻火存阴,二指坚厚肠胃。 2、不良作用:能伤津、伐胃。 (五)咸 治疗作用:能软、能下、有软坚散结、泻下通肠作用。 不良作用:多食咸则脉凝冷而变色”能伤脾胃。你仔细看看,五味入五脏。苦入心,苦能坚阴,即泻火存阴,心主火,难道苦就该有“上炎”的特性?五味入五脏,而治五脏,配五行只是说明其药性所对应的脏腑经络。
四气即中药的寒、热、温、凉四种药性。反映药物在影响人体阴阳盛衰,寒热变化方面的作用倾向,是说明药物作用性质的重要概念之一。中药四气中,温热与寒凉属于两类不同的性质,温热属阳,寒凉属阴,故四性从本质而言,实际上是寒热二性。
五味是指酸、苦、甘、辛、咸五种味道。酸,有收敛、固涩等作用;苦,有泻火、燥湿、通泄、下降等作用;甘,有滋补、和中或缓急的作用;辛,有发散、行气等作用;咸,有软坚、散结等作用。
版权声明:xxxxxxxxx;
工作时间:8:00-18:00
客服电话
电子邮件
admin@qq.com
扫码二维码
获取最新动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