妄想症有几个特征

 2023-05-12  阅读 262  评论 0

摘要:强迫观念向妄想转变的事实已为临床观察所反复确定,例如n.gittleson(196年)。这种转变通常发生在强迫观念持续10年以上,且转变也是缓慢的。诚如 a.lewis(1936年)所说,使我们感到惊

强迫观念向妄想转变的事实已为临床观察所反复确定,例如n.gittleson(196年)。这种转变通常发生在强迫观念持续10年以上,且转变也是缓慢的。诚如 a.lewis(1936年)所说,使我们感到惊异的,与其说是强迫观念转变为妄想,毋宁说是这种转变为什么如此少见(据文献,不到全部强迫症病例的5%)。这个道理恐怕只能在强迫人格的特殊结构和强迫症的特殊心理机制里去找。躁狂或抑郁状态常有不典型的妄想,一方面是观念内容对公认的现实歪曲得不太严重,另一方面是病人并不坚信,可以接受医生的影响,也不十分固定。当然也可有典型的妄想。关于第二个特征涉及宗教、迷信和形而上学的时候,主要从两方面考虑:①同一亚文化群的人们的可接受性:可接受性愈低,妄想的可能性愈大;②当事人所坚持的究竟是“教义”还是“教主”(个人的权力、地位和名利等):如果所坚持的实际上是他个人的教主地位,而他宣讲的教义允许人们有不同的理解或解释,甚至任意加以修改,则妄想的可能性大。如果内容不涉及自我,则不能视之为妄想。pse举“英格兰的海岸在融化”作为“幻想性妄想”的例子,是不恰当的。关于第三个特征实际上这只是一个问题,即妄想和超价观念的区别问题。典型的妄想是一种个人所独有的和与自我有切身关系的坚信,它不接受事实和理性的纠正。继发性妄想是在已有的精神障碍的背景上发展起来的妄想。常见的继发性妄想有:①先有幻觉,妄想是对幻觉的解释。②先有心情障碍,如抑郁状态出现的自罪妄想,躁狂状态出现的夸大妄想。③先有内感不适,然后出现疑病妄想。④先有意识障碍,在意识障碍逐渐恢复过程中发展了妄想。⑤先有记忆障碍,尤其是近记忆削弱,如记不得自己的东西放在什么地方,到处寻找找不到或已经丢失,记不得自己的存款数或丢失了钞票,病人便认为是别人偷窃了或故意跟他作对。⑥轻度或中等痴呆病人由于推理判断的缺陷而产生一套妄想性解释。⑦继夸大妄想出现的被害妄想,或继被害妄想出现的夸大妄想,继疑病观念出现的被害妄想等,都是继发性妄想。

加害妄想症是被迫害妄想症表现的一种,在被迫害后想要加害别人妄想”是指病人整天多疑多虑,胡乱推理和判断,思维发生障碍,是精神疾病的一个重要症状。患者可伴有幻觉,但无其他明显的精神症状。为什么会患妄想症?1.主要障碍为缺乏对其他人的基本信赖,其特点在于使用“否定作用”、“外射作用”来处理其心理困难,而导致系统化之妄想。2.性格多敏感、容易猜忌,且比较自私自利并以自我享乐为目的。3.通常毛病是无法看轻自我界限,分不清自己与他人的看法,也缺乏认识自己动机与态度的能力。4.有不少妄想的病人,内心可能有一些其他人认为是不可告人之秘密,内疚感和恐惧感非常强,很怕人知道。5.妄想内容除受个人因素影响,有些病人发病还因为所处于特殊环境或长期紧张状态,受社会文化因素影响。此外,物质生活富裕且子女配偶都不缺失的老人,在家太寂寞也会患妄想症,这种情况很容易被家人和社会忽视。这种长期精神孤独的“空巢老人”应引起家庭和社会关注要避免患病,人们要注重培养健全的人格,培养多种有益爱好,保持思维开阔。如果长时间心情不舒畅,要学会自我控制,上网或到图书馆查阅相关的精神卫生知识,对自己的症状做简单的判断,然后积极地自我调节:比如找朋友和家人谈天交流,或者参加一些体育运动,或者是去观光旅游。另外找心理医生做心理咨询是最有效的解决方法,心理医生会针对每个人的情况做出各种解决方案,逐步引导人们重回快乐生活。被迫害妄想症是一种慢性进行且以有系统、有组织的妄想为主的疾病。盛行率估计值约0.03%,发生率没有男女的性别差异,多在成人中期或晚期发病。妄想症患者的妄想是“非怪异性”的,也就是说内容会牵涉到日常生活可发生的情境内容,例如被跟踪、下毒、爱慕、家人欺骗或陷害等。一般来说,妄想症患者没有幻觉的症状,少部分会有和妄想主题相关的触幻觉或嗅幻觉。除了跟妄想相关的内容可能受影响外(例如怕被黑道追杀而躲在家中),其余的行为、外观等都很正常,病人的人格、智能以及他和环境间的关系并没有太大的障碍发生11月

版权声明:xxxxxxxxx;

原文链接:https://www.fanque.com.cn/aa549AW4DAFRVCQ.html

发表评论:

管理员

  • 内容144525
  • 积分0
  • 金币0
关于我们
l番茄知识网是实用的健康养生科普知识及日常生活保健小常识大全网站,分享春夏秋冬四季健康饮食养生保健小知识、运动对健康的好处、中医养生食疗做法等健康的生活方式及养生之道,学习健康养生百科知识尽在番茄健康养生知识网。
快捷菜单
健康养生知识
联系方式
电话:
地址:
Email:admin@qq.com
注册登录
注册帐号
登录帐号

Copyright © 2022 番茄知识网 Inc. 保留所有权利。 Powered by

页面耗时0.3892秒, 内存占用1.85 MB, 访问数据库18次

鄂ICP备2022009988号-2

  • 我要关灯
    我要开灯
  • 客户电话
    807220904

    工作时间:8:00-18:00

    客服电话

    电子邮件

    admin@qq.com

  • 官方微信

    扫码二维码

    获取最新动态

  •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