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文献学作用,中医文献学作用和意义

 2023-06-14  阅读 665  评论 0

摘要:中医文献学作用和意义中国古典文献学是一个冷门专业,主要涉及中国古代文学典籍的研究,考辨,编篡,泽注及现代化传播等重要方面,它既是中国古典文学教学研究的基础,也是其重要的组成部分,对于中国古典文化的传播

中医文献学作用和意义

中国古典文献学是一个冷门专业,主要涉及中国古代文学典籍的研究,考辨,编篡,泽注及现代化传播等重要方面,它既是中国古典文学教学研究的基础,也是其重要的组成部分,对于中国古典文化的传播,传承和对当今文化的发展方向,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

这个专业的毕业生就业受到比较大的限制,一般来说,毕业生可以进入大学,科研机构,出版社,图书馆,文化产业,社会科学院等相关部门从事古典文献研究及教学工作。

在我国的高等院校中有:

河北大学,

北京大学,

浙江大学,

上海师范大学,

南京师范大学,

中央民族大学,

陕西师范大学,

黑龙江中医药大学,

天津中医药大学等院校的中国古典文献学专业相当不错。

文献学的作用

中国传统文化对现代社会的影响:

1.

对现代世界的发展痼疾具有独特的救治作用。

2.对世界未来发展的启迪作用。

3.对中国传统文化的继承与发扬。

中国传统文化对现代社会的的意义:

1.理论形态文化与世俗形态文化的结合。

2.先进文化与落后文化结合。

3.马克思主义与中国传统文化的结合。

改革开放以来,全社会的价值观、人生观变得更加多样化,亟需在多元之中立主导,多样之中求统一。这就需要确立国家主导的核心价值体系。如果认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自然就会认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扩展资料:

文化发展不能止于传承。创新和传承既非对立,也不能割裂。创新本身就是一种传承手段。事实上,中华文化的继承过程便是创新过程。

以戏曲为例,如果没有元杂剧、昆曲,就不会有明清以后的京剧。彼时,京剧是对过去诸多地方剧种的融合和创新;今日再看,京剧又成了传统文化。因对国传统文化的继承与发扬,要想真正保护和传承传统文化,创新就是手段之一。

对于传统文化,既要忠实地继承,也要根据时代变化,顺应当下的社会需求,进行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国画大师齐白石曾说,学画要 “寻门而入”,然后再“破门而出”。

门,就是门派、传统,是过去形成的规矩,不走门就难成正统;但只有离开门派,才能创立自己。如果没有创新,就只是“寻门而入”,而未能“破门而出”。齐白石还有一句话是“学我者生,似我者死”,即一味模仿,不懂创新,定会没有出路。

创新离不开时代要素。当下社会,审美趣味、生活习惯都发生了变化,艺术样式也需要结合时代变化,呼应时代需求。例如,随着声光电等现代科技对艺术的影响越来越大,艺术展现的物理空间变得越来越小,小剧场越来越多等。社会的发展呼吁具有时代感的创新。

医学文献的作用

参考文献可以反映医学科技论文作者的科学态度以及论文的起点和深度,同时还可以表明论文的科学依据与历史背景,能使读者了解论文在前人研究基础上的提高、发展或创新所在。

中医文献学作用和意义是什么

让中医药走向世界,目的是让中医药优质的健康医疗服务惠及世界、造福人类。目前,中医药服务已遍及全球180多个国家和地区。中医药逐渐为五大洲的民众所接受,尤其是针灸、气功、太极受到越来越多国际友人的喜爱。这说明,中医整体医学、整体健康的观念和方法是有效的,大众是受益的。中医将生命看成脏腑经络相贯相连的整体,将人看成与天地相通相应的整体,通过日常生活中饮食、起居、运动、情志的调节,养成健康生活方式和行为习惯,从而达到不得病、少得病、晚得病和不得大病的目标。

让中医药走向世界,需要深入发掘中医药宝库中的精华。中医药是我国先民在天人合一哲学理念指引下,经过长期实践而形成的伟大发明创造,几千年来一直护佑着中华儿女的健康繁衍。据《全国中医图书联合目录》统计,从战国至1949年,存留于世的中医药图书共计12124种。加上陆续发现的中医药出土简帛文献和传世的孤本、秘本,中医古籍数量相当可观,深入挖掘大有可为。同时,要挖掘传统文史哲和科技典籍,特别是《道藏》中与医药养生相关的宝贵资源。这些都是“物”的资源。此外,还要重视“人”的资源。关注健在的国医大师和各级名老中医专家,做好口述史研究和人类学田野调查。

传承好中医药,要求我们深入发掘中医药宝库中的精华,使记载在古籍、融入在生活、使用在临床的中医药理念、方法生动起来,彰显时代价值,释放文化魅力,服务大众健康。

扩展知识:

中医药,是包括汉族和少数民族医药在内的我国各民族医药的统称,反映了中华民族对生命、健康和疾病的认识,具有悠久历史传统和独特理论及技术方法的医药学体系。

2020年3月27日,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令第726号,对“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医药条例(2003年4月7日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令第374号公布)”予以废止。

中医药事业是我国医药卫生事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国家大力发展中医药事业,实行中西医并重的方针,建立符合中医药特点的管理制度,充分发挥中医药在我国医药卫生事业中的作用

《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医药法》已由中华人民共和国第十二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二十五次会议于2016年12月25日通过,自2017年7月1日起施行。

1997年,以国家科技部牵头,由卫生部、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国家中医药管理局等部门参加,成立了国家新药领导小组,组织全国百余名专家提出了中药现代化发展的规划,启动实施了中药现代化工作。全国的中医药现代化工作已经取得了重要进展:研发体系不断完善,自主创新能力显著增强;成功地开发出一批中药新品种,中药防治疾病的重要作用得以进一步发挥;制定了一批重要的中药基础标准和符合中药特点的科学规范,中药产业标准规范建设初见成效。同时,中药现代化在提高人民健康水平、增加农民收入、保护生态环境等方面也发挥了显著作用。2005年4月前,内地已建立了448个中药材规范化种植基地,18个省份规范化种植面积达92万公顷。同时,随着超临界萃取、膜分离、沸腾造粒等生产技术和工艺的突破,中药生产工艺技术、装备水平大幅提高,中药企业规模、效益也不断提升。涵盖中药农业、中药工业、中药商业的现代中药产业链不断完善和发展。

2005年初,中国医药网与上海市中医文献馆联合推出中医药栏目,旨在收载和发布中医药基础知识、中医药资讯、中药材行情以及中医养生和药膳食疗等方面的信息,同时介绍当代名中医并收载难病诊治与针灸推拿等方面的资料以及相关中医文献

文献的作用和意义

文献检索的意义

1. 为研究提供内容参考;

2. 更具体地限制和确定研究课题及假设;

3. 告诉研究者在本领域内已做了哪些工作;

4. 提供一些可能对当前研究有用的研究思路及方法;

5. 对研究方案提出一些适当的修改意见,以避免预想不到的困难;

6. 把握在研究中可能出现的差错;

7. 为解释研究结果提供背景材料。

中医文献学概论

①S-拉赛克,G-维迪努力著,马胜利等译。从现在到2000年教育内容发展的全球展望。

②全国比较教育学会编,国际教育纵横谈。教育科学出版社。

③顾明远,薛理根著,比较教育导论,人民教育出版社

中医文献学作用和意义有哪些

名字,编者名,出版时间也就是年份,出版社

中医文献学作用和意义论文

论文中列出的主要参考文献,其顺序以出现的先后为序。列出的参考文献是作者直接引用、正式出版物公开发表,读者能够查阅到的文献。未在正式出版物发表的资料一般不引用。所列参考文献能反映作者立论科学、严谨的学风,同时也表示尊重原作者的严肃态度,避免版权纠纷,向读者提供信息的来源,便于读者需要时查阅核对。

不同体裁和内容的中医论文,其格式也有所变通,有些部分可以省略,有些部分可以合并。每一部分应当写什么不写什么,也不是一成不变的,可视具体情况灵活掌握。

中医药实验研究型论文的结构,除文题、署名、摘要、关键词、致谢、参考文献等基础格式外,其正文部分不同,是由引言、材料、方法、结果、讨论五部分组成。

古典文献学的作用和意义

文化地理学意义上的古典含义是表现的一种文化概念。它可以是人类过去的一种意识形态,可以是过去比较典型的物质构造形态,还可以是物质与精神相融合的经典杰作。

古典应该理解为是代表过去文化特色的一种正统和典范。例如古典建筑,古典哲学,古典艺术,古典风格等等。

中医文献学对于中医临床实践的意义

学科定义 :

历史文献学研究对象主要是古今一切有历史价值的汉文与民族文字的历史文献,历史文献学是对文献的产生发展、表现方式、流传情况,以及文献的内容类别、整理利用乃至文献数据化进行探讨和研究,并阐述其发展规律,总结其实践经验,进而加以理论说明的一门综合性的学问,历史文献学是一门具有深厚文化底蕴和广阔发展前景的学科。

研究领域

  主要有四个方面:

  1、历史文献学理论与方法:包括学科属性之确定、学科体系之建设及文献学方法等。

  2、历史文献学史:包括文献学产生、发展、繁荣、变化的历史脉络以及各个阶段的成就、特色等。

  3、中国古代思想文化:包括古代学术思想文化发生、发展的历史脉络以及各个阶段特别是清代的成就、特色等。

  4、文献整理:包括目录、版本、校勘、辑佚、辨伪以及文献数据化等。

学科性质

  (1)历史文献学是一门综合性学科。

  (2)历史文献学是历史学的一个分支学科。

  (3)历史文献学是文献学的一门分支学科。

中医文献学以什么为核心内容

1、临床住院医师需要考察系统解剖学、生理学、生物化学、病理学、病理生理学、医学微生物学与免疫学、药理学、医学统计学等;

2、口腔住院医师需要考察口腔解剖生理学、口腔组织病理学、口腔材料学、口腔预防学、牙体牙髓病学、牙周病学、口腔粘膜病学、口腔颌面外科学等;

3、公共医师需要考察卫生化学、卫生统计学、流行病学、劳动卫生与职业病学、环境卫生学、营养与食品卫生学、儿童少年卫生学等;

4、中医住院医师需要考察中医基础理论、中医诊断学、中药方剂学、中医文献检索等。

版权声明:xxxxxxxxx;

原文链接:https://www.fanque.com.cn/aa4d3AG4HB1RTBw.html

发表评论:

管理员

  • 内容144525
  • 积分0
  • 金币0
关于我们
l番茄知识网是实用的健康养生科普知识及日常生活保健小常识大全网站,分享春夏秋冬四季健康饮食养生保健小知识、运动对健康的好处、中医养生食疗做法等健康的生活方式及养生之道,学习健康养生百科知识尽在番茄健康养生知识网。
快捷菜单
健康养生知识
联系方式
电话:
地址:
Email:admin@qq.com
注册登录
注册帐号
登录帐号

Copyright © 2022 番茄知识网 Inc. 保留所有权利。 Powered by

页面耗时0.1006秒, 内存占用1.93 MB, 访问数据库18次

鄂ICP备2022009988号-2

  • 我要关灯
    我要开灯
  • 客户电话
    807220904

    工作时间:8:00-18:00

    客服电话

    电子邮件

    admin@qq.com

  • 官方微信

    扫码二维码

    获取最新动态

  •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