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桑树属桑科桑属,构树为桑科构属,都是落叶乔木。
二、桑树叶卵形或宽卵形,先端尖或渐短尖,基部圆或心形,锯齿粗钝,幼树之叶常有浅裂、深裂,叶上面无毛,下面沿叶脉疏生毛,脉腋簇生毛。
构树叶广卵形至长椭圆状卵形,先端渐尖,基部心形,两侧常不相等,边缘具粗锯齿,不分裂或3-5裂,小树之叶常有明显分裂,叶两面有绒毛。
三、桑果常称为桑葚,聚花果,紫黑色、淡红或白色,形棒状似毛毛虫,多汁味甜。
构树果也是聚花果,橙红色;瘦果和柄等长,形似红色的乒乓球,带有甜味。
四、桑树花期4月,果期5-7月。
构树花期4-5月,果期6-7月。
五、桑叶既可以喂蚕,也可以用作蔬菜做汤,还可以制成茶叶,或染料。桑木制家具或农具,有些地方也用作小建筑材料。桑皮用来造纸,桑条编筐,桑葚酿酒。
嫩构树叶可以发酵喂猪,其韧皮纤维是造纸的高级原料,材质洁白,果实可以食用。
桑树为葇荑花序。桑树,是荨麻目、桑科植物,落叶乔木或灌木。
桑树花单性,腋生或生于芽鳞腋内,与叶同时生出;雄花序下垂,长2-3.5厘米,密被白色柔毛,雄花。花被片宽椭圆形,淡绿色。花丝在芽时内折,花药2室,球形至肾形,纵裂。聚花果卵状椭圆形,花期4-5月,果期5-8月。
圆叶好,证明叶子比较圆润。
拓展资料:叶子开叉后桑叶和圆叶没什么差别,只是品种不同。桑叶有三种形状,分别是卵形、宽卵形、心形,桑叶是桑科植物桑树的叶子,叶色为翠绿色,长度为15厘米,宽度为10厘米,边缘具有锯齿状,质地较脆,气味苦涩,养殖桑树时,需要为其提供深厚且疏松肥沃的土壤。
不是的。
只有极少数情况下,会有雌雄同体的桑树植株。桑树一般是雌雄异株的,也有变异的或者人工繁殖的是雌雄同株的.
桑树花有雄蕊或雌蕊,是不完全花,同时,雌花和雄花不生在同一植株上的,叫做雌雄异株.但桑树也有雌雄同株现象,属于自然变异现象,或者杂交品种。
先长桑叶
1.
先长桑叶,然后开花,再结果。
2.
桑叶的发芽与生长主要得看在什么样的环境下,如果是南方,比如说云南,广西,大概三月份就可以发芽。
桑树生命周期分为哪几个阶段?
1.桑树的幼龄期
2.桑树的成年期
3、桑树的老年期
总之,在栽培型桑树种植过程中,整个生命周期分为幼龄期、成年期和衰老期三个阶段,在每年的生命周期中,又可分为生长期和休眠期两个阶段。这既是桑树自然生长遗传基因所决定的,又可以通过人工栽培管理活动进行一定程度的调控,来改变桑树每个生命周期阶段及每年生长期的时间安排,从而更好的为农民增产增收服务。
桑椹白果病是菌核病的俗称,是桑果主要病害,发病严重时,可造成桑果颗粒无收。病原物为核盘菌,菌核病的初侵染源主要是混有菌核的土壤、染病残枝落叶和堆肥。在温、湿度适宜条件下,菌核萌发长出子囊盘,子囊盘散发出子囊孢子,随气流传播,侵染雌花、青果及早生桑的新梢和嫩芽。孢子侵入雌花,产生大量菌丝,果肉肿胀,呈乳白色,捻破后可闻到腐烂臭气。
1.发病因素
(1)品种差异 三倍体大10极易感染菌核病,一旦感病,较难控制。台湾选育的46C019品种,抗病性较强;从72C002品种中选育的“苏椹72号”,抗菌核病;养蚕用桑品种中,育2号、育151、农桑8号等早生桑品种,除桑花、青果受害外,新梢、枝条等在一定条件下也常受到危害。
(2)栽植密度 目前栽植较多的大10品种,亩(1亩=667平方米,下同)栽均在500株以上,且多以低干树形养成,行距过小,株间荫蔽,通气透光性差,湿度大,极利病害发生。
(3)土壤耕耘 通常果桑栽植前几年,不发病或很少发病,但若发病后不注意防治,造成土壤中有效菌核数量增多,发病就更加严重。土壤中菌核的存活率和存活数量因耕作次数增加而锐减。
(4)施肥水平 在果桑结果期,特别是台湾超高产果桑品种,需要大量的肥水供应。若前期不施肥或少施肥,则会导致桑树营养不足,抗病性降低。若偏施氮肥,土壤磷、钾含量过低,就容易发病。
(5)气候与环境 一般认为桑树开花期间才感染本病,实际上整个结果期均可感染,以开花前后感染最多,青果期较少,成熟桑椹无感病症状。果桑46C019品种一年中具有多次结果能力,夏、秋季结出的桑椹在大田环境下,没有白果病的发生。近几年,农户家前房后零星栽植的乔木桑,以及养蚕用桑园结的桑椹均发病,尤以桑园内发病较重。凡地势低洼,间作豆类或杂草丛生的田块发病更重;地势高,无间作,杂草少的田块以及春早年份发病较轻。
2.防治技术
(1)¨选用抗病品种 作鲜食用,可少量栽植大10品种。作加工果汁类使用,可选择抗病性较强的 46C019品种和抗性品种苏椹72号。注意46C019品种不能与大10品种混栽。 (2)选择适宜地点建园 建立专业加工用桑果园,要选择排灌方便,土壤肥沃,地势较高,易机械耕作的地块建园,要求园地周围方圆10公里范围内不能栽植结桑椹的乔木桑和养蚕用桑树。 (3)合理密植,科学施肥 大10品种亩栽300株以下为宜,养成中干树型;46C019品种亩栽111株,行距3米,株距2米,养成中等灌木型;苏椹72号品种亩栽300株,行距3米,株距0.74米,养成2.5米高、多个主干树型,有利通风透光和机械耕作。施肥原则:采果结束后重施有机肥,以腐熟的鸡粪、豆饼最优;入冬后至发芽前,以专用复合肥为主,以每株0.5千克尿素为标准,适量增加氮肥。 (4)耕作 在桑果园建立早期,除油菜、豆类外,可少量间作一些低干作物,但后期不可间作任何作物。采果结束后,结合施肥,对土壤进行机械或人工深翻,在冬季或春季施肥时再深翻一次,不留死角。早期发现白果病,采用摘除方法有一定效果。病果多时,不如采用深翻来得彻底,特别是春季深翻很重要,可破坏表层菌核子囊盘,防止孢子飞散,起到无菌防病作用。 (5)药剂防治 在果桑开花前后和青果期,用 40%菌核净可湿性粉剂800~1 200倍液,或70%甲基托布津粉剂1000倍液,或50%多菌灵可湿性粉剂500倍液对果桑枝、干、叶、果和地表全面喷洒预防,每隔6天一次,共喷2~3次;有病时,每4天一次,直至少量桑果由青变红时停喷。
放一点辣椒腊肉豆豉一起炒,味道应该不错 但是要提前用水抄一下桑花,再放凉水里面多漂洗几遍萊垍頭條
版权声明:xxxxxxxxx;
工作时间:8:00-18:00
客服电话
电子邮件
admin@qq.com
扫码二维码
获取最新动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