体温低于36度是新型肺炎吗
体温低于36℃,不能判断是否为新型冠状病毒肺炎。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的确诊需要通过核酸或特异性抗体检测。
新型冠状病毒肺炎又简称新冠,其临床表现主要是发热,体温超过37.3℃,可伴有乏力、肌肉酸痛,还有咳嗽、呼吸困难等症状。如果体温低于36℃考虑是待在温度比较低的环境过久或者疾病引起。人的体温是相对恒定的,但也与多种因素有关。测量体温前喝了冷饮,或者体温计没夹好,会出现体温测量结果偏低的情况。身体虚弱的人产热不足,或者发热吃了退烧药,体温调节功能紊乱,也可能会出现体温偏低的情况。有少部分人的体温会较正常体温稍偏低,但无其他异常症状,这是属于正常的。
正常人体温一般为36~37℃,可因测量方法不同而略有差异,在不同个体之间也略有差异,还会受到机体内外因素的影响稍有波动。
本内容由传染病诊治国家重点实验室(浙江大学) 感染科 主任医师 梁伟峰审核
点这里,查看医生回答详情
检测是否感染了新型冠状病毒,目前的方法是这样的:对疑似病例的痰液、咽试子、下呼吸道分泌物等标本实行实时荧光RT-PCR检测新型冠状病毒核酸检测,如果是阳性则可确诊。也可以对这些标本进行病毒基因测序,如果与现在已知的新型冠状病毒高度同源,也可以确诊感染了新型冠状病毒。
但是请注意,是对疑似病例进行检测。那么,哪些人属于疑似病例呢?
必须同时符合以下两个条件才能列为疑似病例:1.在发病的前两周内有武汉市旅行史或居住史;或发病前的14天内有接触过来自武汉的发热伴有呼吸道症状的患者,或有聚集性发病。
2.有发热,早期的血常规提示白细胞总数正常或降低,或淋巴细胞计数减少,肺部CT符合新型冠状病毒的影像学特征。
发热、干咳、乏力是新型冠状病毒的主要临床表现,但部分患者起病症状轻微,可无发热,多在1周恢复。所以,如果近期有去过武汉或接触过来自武汉的人,请自觉在家中隔离14天,密切观察,如果有出现发热、咳嗽、气促等急性呼吸道感染早期的临床症状,请及时到当地指定医院进行排查、诊治。
为减少与陌生的、潜在的感染着接触,对于我们个人来说做好预防非常重要:1.勤洗手。咳嗽、饭前、便后、接触或处理动物排泄物后等使用流动水洗手。
2.保持室内空气流通。
3.咳嗽、打喷嚏使用纸巾或屈肘遮掩口鼻,防止飞沫传播。
4.出门佩戴好一次性医用口罩。
5.合理安全饮食。
6.接触野生动物或养殖动物时做好防护。
时间有限,就先说这么多了,欢迎点赞、评论、转发,让更多人知道。我是医师杨浩,专注常见病、多发病诊治,慢性病管理,健康科普。如果大家想了解更多医学常识,欢迎关注本头条号
版权声明:xxxxxxxxx;
工作时间:8:00-18:00
客服电话
电子邮件
admin@qq.com
扫码二维码
获取最新动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