答:最开始的时候,入山找参的人都会带上红绳,找到参就用绳拴住,到一定数量了再一次挖起.这样的参不会因为太早挖出,并带在山中攀爬行走而损坏。
同时,被拴了红绳的参说明是有主的,不能再碰,碰了会被山神惩罚,这是山里的规矩。
还有个说法是,找到幼参拴以红绳,就是认下了这棵参,别人不能挖的,等过几年,参长大了,参主就可以去采挖。
这种方法传到后头就变味成:看到人参要用红绳拴住,不然会长腿跑掉。
出自罗旋的《梅》。
1.原文如下:
为“尤八没好气地说:‘要没你们筹款,陈尚仁能来罚款?他们不罚,我的东西岂会丢失?’石亮点着他道:‘你说这话,真是“黄连救人无功,人参杀人无过”,不知好歹!’”。
2.释义如下:
黄连味苦而普通,即使救活人命,人们也不认为它有功;人参滋补而贵重,即使吃死人,人们也不相信它是凶手。指人们往往不能真正认识事物真相,甚至认不准功过是非。
人参是珍奇药材,在中国自古被当作精灵,因而入山采参自有一套带有神秘而特殊的山规、习俗。
采挖人员通常有严密的组织。采参时,每人手持一根索拨棍(俗称“索罗棍”)横挑前进压草寻参,按山规不许多说一句话,一发现人参时立即大声呼叫:“棒槌!”(据说叫一声“棒槌”,人参就会被“定住”不再逃跑)。接着又用草帽覆盖,使人参束手就擒,并用红绳把参绑在树枝上,这样才算捉住了人参。采参人的语言也有讲究,挖参叫“抬参”,充满敬意。
参农们不仅“挖”出了严密的劳动组织、完整的生产程序,还总结出一套按季节上山采挖的规律。采参可分几个阶段:阴历四五月间,参苗萌发,叫“放芽草”;六七月间,参叶藏在杂草中难找,叫“放黑草”,民间称“青榔头市”;八九月间,秋天参籽成熟,鲜红光洁,形似鸡腰,冠诸团生细杆之上,很像榔头,民间称“红榔头市”,这是采参的黄金季节;九月以后,参籽落净,又叫“放刷帚头”、“放黄罗伞”,或称“放韭菜花”。这几个俗语形象地概括了人参生长各个季节的不同形态,在民间广为流传。
几千年来,采挖人参的过程中所形成的独特生产文化,成了采参地区所特有的民俗。这些风俗现在看来似乎不可理解,却无疑透露出祖祖辈辈热爱生活、征服自然的强烈信念。
人参是一个统称,现在我们会看到许多不同的名称,如野山参、移山参、生晒参、白参、红参、西洋参,我们怎么来区分呢?这些名称是根据人参的生长环境、生长条件、生长期、加工方法等不同来区分的。
野山参:是野生的人参,现在非常稀少,价格非常昂贵,但功效强。
移山参:由野山参幼苗移栽到参地后再人工培育,或将幼小的园参移植于山野而成长的人参。移山参产量比较低,价格比较高。现在市场上所谓的野山参,很多都是移山参。
园参:是人工种植的人参,产量高,价格比较低,市场上最多。根据加工方法不同,分为白参、红参。白参包括生晒参、糖参等。
生晒参:园参洗净晒干而成。
糖参:园参经沸水浸烫后,浸糖汁中,然后取出晒干而成。这类参糖尿病人群慎用。
红参:园参洗净蒸2~3小时,取出烘干或晒干。高丽参也是红参。
西洋参:又名花旗参,原产于美国、加拿大等,现在中国也有种植。
可以看芦头。一般3-4年的人参是不张芦头的。到5-6年才会生张出芦头。看芦头的多少可以分辨参的年头和好坏。
几匹叶讲的是人参有几枚掌状叶。人参会随着生长年限的增加而增加它的叶柄,而随着叶片的增多,每一叶柄上会正长出5片掌状叶。
人参会经历3~6年的生长,最终长至成熟,而长到一年时会出现5片叶子,这种情况叫做巴掌;两年时会出现10片叶子,这种叫做二甲子;直到三年后会出现15片叶子,这种情况叫做灯台子或三匹叶;4年时会出现20片叶子,这种就是4匹叶;5年会有25片叶子,叫做五匹叶;6年的话会有30片叶子,叫做六匹叶。因此完全可以根据人参叶片的多少来判断人参到达了多少的参龄,是几匹叶。
人参是不分公母的,它应该是雌雄同株的。
雌雄同株人参为伞形花序,主花序上生40--70朵花,人参花不鲜艳,常由5枚花瓣组成。6一7月开花,7一8月份结果,花后在枝顶结桨果,果扁圆形成肾形,初期绿色,继尔变紫,成熟鲜红,表面有光泽为伞形花序,主花序上生40--70朵花,人参花不鲜艳,常由5枚花瓣组成。6一7月开花,7一8月份结果,花后在枝顶结桨果,果扁圆肾形。
人参颜色发黄,萝卜颜色发白,人参叶子多,萝卜叶子长。人参比萝卜须子多,分叉也多。
看包装盒,从外包装上看,要有明确的名称、成份、性状、功能主治、规格、用法用量、不良反应、禁忌、包装、生产厂家、生产批号及有效期等。
另外,正品所用的纸盒比较硬,不易分层;外观颜色纯正,印刷字迹清晰,打印批号不透纸盒。
版权声明:xxxxxxxxx;
工作时间:8:00-18:00
客服电话
电子邮件
admin@qq.com
扫码二维码
获取最新动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