应该是重庆辖区的黔江区和石柱县境内的黄连,国内外都非常出名。青蒿主要是在湖北恩施,主要是重庆气候也比较适合种植,所以很多企业近几年加大了在重庆投入青蒿种植和加工。 其他还有一些药材,可以参考政府的资料: 重庆是全国重要的中药材产地之一,大面积的山区生长着数千种野生和人工培植的中药材,在全国产量最大的有黄连、五倍子、金银花、厚朴、黄柏、杜仲、元胡等,主要有贵重药材有:虫草、知(贝)母、人参果、红景天、大黄、黄连、秦芄、雪莲花、党参、一枝篙、颠茄、三棵针等产量较大,动物性药品主要有鹿茸、麝香、熊胆等。
厚朴是中药材,用姜一起炮制,称为 姜厚朴
中药厚朴是属于消胀化积,祛湿消痞的药物,对于脾胃内湿,食积不化而引起的脘腹胀满,消化不良,腹痛或是腹泻,有其治疗的作用。单独使用此药物的比较少,一般的都配合其他的具有消食化湿的药物一块使用。因药物是属于破气的药物,气虚者慎用。
茯苓。
松树上结的东西。通神。琥珀和厚朴(读音是po四声)通魄。徐文兵老师讲的,现学现用啦。
养殖厚朴算濒危。
厚朴是中国特有的珍稀濒危植物,属国家二级重点保护野生植物,也是一种名贵的木本药材。产于陕西南部、甘肃东南部、河南东南部、湖北西部等地,在北亚热带地区分布较广,树皮供药用。
由于过度剥皮和砍伐森林,使这一物种资源急剧减少,分布面积越来越小。野生植株,已极少见。小片纯林或零星植株,多系人工栽培。
大承气汤是由大黄、枳壳、厚朴、芒硝等中草药制成。具有以下功效:一是抗炎,可用于治疗急性胆囊炎或急性阑尾炎等疾病;二是平喘,可用于治疗呼吸窘迫综合征;三是清热,并可用于治疗呼吸窘迫综合征肠热所致大便不通,或因治疗舌苔火旺所致黄燥、多刺。
厚朴猪肉是傣族特有的美食,味道还是不错的,
厚朴猪肉是用厚朴叶将米粉和经调味的猪肉裹包起来蒸制而成,其味清香,非常开胃,还有一定的药用功效。
不同的傣族人制作厚朴猪肉时有自己独特的秘方。厚朴猪肉需要肥瘦相间的五花肉,切好的五花肉放入盐、甜酒、茶油、米粉进行搅拌、腌制。
木本药材主要是金银花、漆树、厚朴等
枇杷
拉丁文学名:Eriobotrya japonica
命名者:(Thunb。) Lindl。
英文名称:Loquat
又名:卢橘
科属分类:蔷薇科 Rosaceae、枇杷属。
常绿小乔木,高可达10米;小枝密生锈色或灰棕色绒毛。 叶片革质,披针形、长倒卵形或长椭圆形,长10—30厘米,宽3—10厘米,顶端急尖或渐尖,基部楔形或渐狭成叶柄,边缘有琉锯齿,表面皱,背面及叶柄密生锈色绒毛。圆锥花序花多而紧密;花序梗、花柄、尊筒密生锈色绒毛;花白色,芳香,直径1.2—2厘米,花瓣内面有绒毛,基部有爪。 梨果近球形或长圆形,黄色或桔黄色,外有锈色柔毛,后脱落,果实大小、形状因品种不同而异。花期10一12月,果期第二年5—6月。因形似琵琶而得名。
我国四川、湖北有野生,现全国各地都有栽培;枇杷在我省分布很广,但作为经济栽培的仅限于苏州地区洞庭东、西山,光福以及南通、海门、扬州等地,洞庭东、西山的产量占全省90%以上,是我国著名的枇杷产区之一。
枇杷品种极多,可分为红沙枇杷、白沙枇杷二类,前者寿命长、树势强、产量高,但品质不如后者,著名品种有圆种、鸡蛋红等;白沙枇杷生长、产量等都不如红沙枇杷,但品质优良,著名品种有圆种、育种、鸡蛋白等。 种子可酿酒及提炼酒精;木材质坚韧,供制木梳、木捧等用材;叶和果实入药,有清热、润肺、止咳化痰等功效;又蒸制其叶取露,取名“枇杷叶露”,有清热、解暑热、和胃等作用;又为极好的蜜源植物,在蜂蜜中, “枇杷蜜”质优。 叶含皂廿、苦杏仁廿、乌索酸、齐墩果酸、鞣质、维生素Bl、维生素C等。
苏东坡“客来茶罢空无有,卢橘杨梅尚带酸”。有人问他:卢橘是什么果子?他说“枇杷是也”。后来有些书里也跟着说“枇杷,一名卢橘。”我想,这多半是苏学士“想当然耳”。因为,在司马相如的《上林赋》里说“卢橘夏熟,黄甘橙楱,枇杷?L柿,亭奈厚朴”。 几样东西是并列陈述的。可见卢橘是卢橘,枇杷是枇杷,中间是不能划等号的。李时珍说:“注《文选》者,以枇杷为卢橘,误矣。”是很对的。
杨万里写枇杷诗道:“大叶耸长耳,一梢堪满盘。荔枝多与核,金橘却无酸。雨叶低枝重,浆流沁齿寒。长卿今在否,莫遣作园官。 ”前面六句,对枇杷的性状还算描述准确,但没有诗味。虽然孔夫子说过,读诗可以多识于鸟兽草木之名,但诗歌毕竟不是植物教科书。郭沫若写《百花齐放》,就是一个失败的著例。杨万里的这首枇杷诗倒像开了郭氏这类诗的先河。至于最后两句,更不知他说些什么。司马相如虽然在《上林赋》中写到了枇杷,但他并没有表现出馋涎欲滴的模样,也没有如孙猴子有偷蟠桃的记录,做不做园官有什么打紧?
还有一首有关枇杷的打油诗,道是有人送枇杷与人,附函说:送上琵琶两筐云云。 收礼的人于是作诗道:“枇杷不是这琵琶,只为当年识字差。若使琵琶能结果,满城箫管尽开花。”诗虽俏皮,但一面吃着人家送来的枇杷,一面作诗嘲讽,也让人觉得不是滋味。中国字那么多,要不写错几个字,也难。如果写错两个字就要作首诗,这样的诗是可以无穷无尽的。 记得是上世纪三十年代初吧,刘半农是北大招考的阅卷官,因为考生写了几个错别字,便大发诗兴,做了好几首阅卷杂诗,把考生大大地讥讽了一顿。其中一首因学生把“留学”写成了“流学”,刘先生便道:“先生犯了弥天罪,罚往西洋把学流。应是九流加一等,面筋熬尽一锅油。 ”鲁迅很不以为然,写下了《“感旧”以后(下)》这篇文章,认为可笑的不是那些刚刚毕业的中学生,而是以此作为笑柄滥加讥讽的大教授。送枇杷的大概不是中学生,识字不多或许因为没钱读书,或许另有其他的原因。倒是那些自以为官高权重,本事比天大,到处题辞而又到处出丑、别字连篇的人,脸皮比城墙还厚,不妨刺他几句,但这样的人倒是很少有人去讥讽的。
【枇杷食疗方精选】
1、治肺燥咳嗽:每次吃鲜枇杷果肉5枚,每日2次。
2、治肺癌热性咳嗽、咳脓痰与咳血者:枇杷叶15克(鲜品60克),粳米100克,冰糖少许。先将枇杷叶用布包入煎,取浓汁去渣。或将新鲜枇杷叶刷尽叶背面的绒毛,切细后煎汁去渣,入粳米煮粥。 粥成后入冰糖少许,佐膳服用。
3、治胃癌哕逆不止、饮食不入:枇杷叶20克,陈皮25克,炙甘草15克,生姜3片,水煎服用,每日2次。
4、治胃癌肺转移呕哕、咳嗽、自汗:新鲜枇杷叶若干张,糯米250克。将糯米清水浸泡一宿,新鲜枇把叶去净叶上绒毛,洗净后包粽子,蒸熟后即可食用。 每日1-2次,连服3-4天。
5、枇杷叶(刷净毛)60克,水煎分两次服,治咳嗽,黄疸,防治流感。
6、枇杷根60克,水煎服,治糖尿病。
7、枇杷根120克,水煎加入红糖适量,温服,每日一次,连续四日,治黄疸。
【用法用量】生食,煎汤。 每次10-30克。
【宜忌】脾虚腹泻者不宜服。
【成分与药用】
本品含有糖类、蛋白质、脂肪、纤维素、果胶、钙、磷、铁、维生素 (B1、C)、苹果酸、柠檬酸、酒石酸等。临床上多用于治疗支气管炎。
。
版权声明:xxxxxxxxx;
工作时间:8:00-18:00
客服电话
电子邮件
admin@qq.com
扫码二维码
获取最新动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