丝瓜籽浸泡酒有助于人体疏通经络、祛风止痛、活血化瘀。经常适量饮用有助于人体治疗关节痉挛关节痛、胸胁胀痛、乳汁不通等疾病,尤其对肾虚引起的腰腿痛有明显疗效。此外,丝瓜浸种酒对风湿性关节炎、骨质增生等疾病也有一定的治疗作用。丝瓜籽具有镇咳、利尿、消肿、通便等功效。浸泡在酒中后,有助于消除便秘、水肿等症状。
首先谢谢邀请。
先正面回答您的问题,玉米须可以治疗黄疸,去湿气,消浮肿,而丝瓜干可以活血通络,治疗痈疮肿毒等。若您患有以上的问题,我建议您使用以上两种药材配合使用,不仅经济有效,而且方便易得。那今天借着这位网友的提问,我就为大家介绍玉米须和丝瓜络这两味药材的功效和用量用法。
玉米须甘、平,归膀胱、肝、胆经。其主要的功效为利水渗湿,利湿退黄。在临床中的主要应用为:用于水肿,小便不利或短赤,淋痛等症。可单用大剂量煎汤服。或与冬瓜皮、赤小豆、车前草等配用。
用于湿热黄疸。本品利胆退黄可用于黄疸,因其药性平和,故阴黄或阳黄均可用。可单用大剂量煎汤服,或与郁金、茵陈、栀子等同用。现多用于肝、胆疾病引起的黄疸。
用法用量一般为煎服,30-60克。
丝瓜络性平、味甘,归肺胃肝经。其主要功效为祛风通络,解毒化痰。在临床中的主要应用为:用于风湿痹痛。本品善祛风,活血通络,治疗风湿痹痛,骨节疼痛,肌肉顽麻,手足拘急者,多与秦艽、防风、当归、鸡血藤等祛风养血药配伍应用。
用于胸痹。本品能化痰通络,治疗痰气壅滞,咳喘胸闷疼痛,常与瓜蒌、薤白、橘络等行气化痰药同用。
用于胸胁痛。本品能清热散结止痛,若肝郁气滞,胁下胀满疼痛,可与柴胡、郁金、白芍等配用。
用于乳痈。本品能清热散结止痛,若肝胃热结,乳房生痈,肿痛寒热者,可单用为末,内服或外用。亦可与蒲公英、贝母、瓜蒌等同用,已达到清热消肿止痛之效。
用法用量一般为煎服,6-10克。大剂量可用至60克。大家在中药养生方面有什么想要了解的,可以关注我,并向我提问,我会第一时间为大家解答。
中医讲,玉米须丝瓜。具有降血压通经络功效。
丝瓜络饮,防治关节不适,丝瓜络 15 克,切段后,加清水 600 毫升,大火煮开后再小火煮 10 分钟,倒出汁液代茶饮用即可。功效:清热通络,防治各种风湿、类风湿不适。
在小时候家里也种丝瓜,春天种一两棵,整个夏天秋天爬满院子都是,那时候可能小的原因,对丝瓜那股怪怪的味道还真不太喜欢,反而对满院的丝瓜花很喜爱呢,而如今却改变了习惯,对丝瓜又特宠爱,不管是开汤还是炒着吃,都觉得是美味,因此每年种几棵丝瓜也成了我的习惯,丝瓜虽然不大挑土壤,但有时也会出现病虫害,今天梅花就想聊聊丝瓜叶发黄打卷的现象。
如果你种的丝瓜叶子从根部开始向上逐渐发黄可能是以下几种病:(1) 丝瓜霜霉病 ,病叶先出现不规则淡黄色至鲜黄色病斑,后扩大为多角形黄褐色病斑,潮湿时病斑背面出现紫黑色霉层,后期病斑连成片,叶片枯死,严重减产。该病病原为古巴假霜霉真菌,病菌在病残体上越冬。低温阴雨,空气湿度大,昼夜温差大,田间排水不良,均有利于发病。在田间病菌借风雨传播蔓延。
(2) 丝瓜白粉病 主要为害叶、叶柄和茎。叶片正背面初生圆形或不规则白粉斑后来连片,叶片变黄,叶枯。发病初期,不易发现,严重后防治困难,影响产量。该病病原为瓜类丝壳白粉菌真菌。病菌以菌丝或分生孢子在寄主上越冬,成为翌年的初侵染来源,分生孢子借气流或雨水传播。
丝瓜黄叶打卷不可怕,只要对症治理,很快就可治好。不会影响收获的。
谢谢你的邀请!三丫头的快乐生活123回答了,丝瓜叶发黄打卷有多种原因造成的,1、给丝瓜浇水的时候不能用过冷的水或温水浇灌。2、防治丝瓜霜霉病,可选用58%雷多米尔锰锌可湿性粉剂800倍液,或72%普力多水剂60倍液喷雾防治,每隔7天防治一次连防2――3次,效果极好。3、丝瓜炭疽病防治,可选用75%百菌清可湿性粉剂600倍液喷雾防治,每7天喷一次,效果明显。4、丝瓜白粉病防治,选用富星乳酒8000倍液,12.5%特普唑粉剂1500倍液喷雾防治,隔5――7天防治一次,连防2――3次效果更好。希望我的回答能对你有所帮助,喜欢我的回答请关注三丫头的快乐生活123
版权声明:xxxxxxxxx;
工作时间:8:00-18:00
客服电话
电子邮件
admin@qq.com
扫码二维码
获取最新动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