合欢树(学名:Albizia julibrissin),常简称为“合欢”,也叫“合昏”、“夜合”,主要是因为它的小叶一到夜晚就闭合到一起。此外还有“绒花树”、“鸟绒”、“马缨花”等名称。花瓣不显著,但雄蕊细长,下部白色上部粉红色,使花的形状类似一个挂在马颈下的红缨,因此得到这些名称合欢花的作用及功效介绍:合欢花含有合欢甙,鞣质,解郁安神,滋阴补阳,理气开胃,活络止痛,用于心神不安、忧郁失眠。治郁结胸闷,失眠,健忘,风火眼,能安五脏,和心志,悦颜色,有较好的强身、镇静、安神、美容的作用,也是治疗神经衰弱的佳品。也具有清热解暑,养颜祛斑解酒等功效。 注意事项: 请置于室内阴凉干燥处,避免儿童自行拿取。 中医认为:合欢花性味甘,平,舒郁、理气、安神、活络、养血、滋阴肾、清心明目。 ①《神农本草经》:“合欢,安五脏,和心志,令人欢乐无忧。”合欢花植株形态图片(20张) ②《本草便读》:能养血、活气、通脉。 ③《分类草药性》:能清心明目、滋肾阴。 ④《四川中药志》:能合心志,开胃理气,消风明目,解郁安神,治失眠,调肾虚。 ⑤江西《中草药学》:解郁安神,和络止痛。治肝郁胸闷,忧而不乐,健忘失眠,性欲寡淡。 ⑥《东北常用中草药手册》:通气活肾,养血消仲痛。 对于其功效后人有歌曰: 欢花甘平心肺脾,强心解郁安神宜。 虚烦失眠健忘肿,精神郁闷劳损极。 泡法喝法: 合欢花可单泡,也可和冰糖、蜂蜜共同冲泡。 合欢花,有两种: 1.绒花树的花。 2.南蛇藤科合欢的花。 药用第二种较多,主要是安神作用。 大家都知道,含羞草遇到刺激,它那排列成羽状的小叶即闭合起来。在自然界中,有类似本领的植物,为数不少,只是反映没有那么快,不是“一触即发”。例如合欢,对光和热都敏感,每到夕阳西下,一对对的羽状复叶就慢慢靠拢,次晨才渐渐分开,在炎夏的午后,有这种现象,但不如夜里的紧贴,故又名夜合。 合欢是含羞草科合欢属的乔木,高可达十五米以上,五、六月间开始放出一簇簇的花朵,淡红色的雄蕊长长地伸出,活象一团团的丝绒,也象红缨,因而又有绒花树,马缨花等别称。在岭南,较为多见的是大叶合欢,性状跟合欢大致相同,花朵也在夜后清香四溢,不过是绿白色的,花期略迟,据《中国高等植物图鉴》第二册说,这种合欢的果有毒,树皮含单宁、入药能消肿止疼,是重要的中药,合欢的皮,续骨生肌,合欢的花有宁神作用,主要是安五脏、心志,令人欢乐无忧,配夜交藤、获神、枣仁可治夜眠不安。 用法用量 内服:煎汤,5~15克;或入丸、散。 宜忌 本品芳香,阴虚津伤者慎用。 保贮 放箱内或其它容器内,置干燥处,防霉蛀。 配方治疗 ① 治心肾不交失眠:合欢花、官桂、黄连、夜交藤。煎服。 ② 治风火眼疾:合欢花配鸡肝、羊肝或猪肝,蒸服。 ③ 治眼雾不明:合欢花、一朵云,泡酒服。(①方以下出《四川中药志》) ④ 治打搕损疼痛:夜合花末,酒调服10克。(《子母秘录》) ⑤ 治腰脚疼痛久不差:夜合花200克,牛膝50克(去苗),红蓝花50克,石盐50克,杏仁25克(汤浸去皮,麸炒微黄),桂心50克。上药捣罗为末,炼蜜和捣百余杵,丸如梧桐子大。每日空心,以温酒下三十丸,晚食前再服。(《圣惠方》夜合花丸)
付费内容限时免费查看
回答
你好,经过查询合欢花和合欢皮的的功效是不一样的,虽然二者都有安神解郁的作用,但合欢皮还有活血消肿的作用,如果患者发生了扭伤,则可以使用合欢皮缓解症状。而合欢花的主要作用是用于安神理气,对神经衰弱和失眠的症状有一定的好处。患者在使用药物时需要注意配伍禁忌,尽量在医生处方下用药,以免出现不良影响,还对疾病的恢复无益,用药期间注意饮食清淡,避免吃辛辣刺激性的食物。
版权声明:xxxxxxxxx;
工作时间:8:00-18:00
客服电话
电子邮件
admin@qq.com
扫码二维码
获取最新动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