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所产的川贝母品质最好。川贝母是我国传统的一味名贵中药材。从野生到栽培种植,目前分布在我国的很多地区。其中主要盛产川贝母的产地有西藏的东南部地区、云南的西北部地区还有四川的西部地区都有种植,分布在海拔高3200-4300米高的山坡上。此外,在甘肃南部、青海、宁夏、陕西、山西也有分布,生长在海拔1800-2300米的地区。川贝母的主要产地在四川,其中分为三个品种,分布是松贝、川贝、青贝,其中以川贝母的品质最高。也就是说四川所产的川贝母品质是公认的好
贝母也被称为川贝,因其形似聚贝子而得名。为多年生草本,其茎直立,不分枝,鳞茎深埋土中,外有鳞茎皮,通常由2至3枚白粉质鳞片组成。茎直立,不分枝,一部分位于地下。基生叶有长柄;茎生叶对生、轮生或散生,先端卷曲或不卷曲,基部半抱茎。按产地可分为川贝母、平贝母、浙贝母、伊贝母等。
川贝母是中药贝母中药用价值最高的类群,主要分布在横断山区。代表性种类有川贝母、甘肃贝母和暗紫贝母。这3个种不仅在地理分布上有重叠,特别在横断山区中部及北部地区3个种可同时出现,而且生境完全一致,均生长在海拔2800–4700 m的高山灌丛或草地中。
平贝母主产于我国东北。原植物为平贝母。本种在东北广泛栽培,有一定产量。东北产的另一种贝母——轮叶贝母,属多鳞片组,化学研究表明,其鳞茎中几乎不含生物碱,因而不宜作贝母用。植株较高大,叶多轮生或对生;花柱具乳突等是平贝母的主要鉴别特征。
贝母栽培一般采用鳞茎繁殖,选择富含有机质的砂壤土,排灌性好。在生长过程中,合理施肥对促进贝母鳞茎膨大、增加贝母产量具有重要的意义。并用黑膜覆盖的方法进行除草,可以大大地减少人工除草的工作量和对鳞茎的伤害。
尖贝与平贝的区别是:
1、从产地上看,尖贝主产于四川,分布于甘肃、青海。平贝则是产于辽宁、吉林、黑龙江,现东北各地有栽培。
2、从外形上看,尖贝以底平,头尖者良,称尖贝,最小者称米贝,若两瓣大小相近,顶端开裂,平或略尖则称青贝。平贝表面淡黄白色,常有黄色斑痕,顶端平或微突起开裂,基部中央凹入,外层两瓣大小相近,相对抱合,形似浙贝但个粒较小,与川贝相比又稍大,也有川贝的功效,但清热之力较差。
3、从功能上看,尖贝有清热润肺,化痰止咳的功效。平贝也有尖贝的功效,但清热之力较差。尖贝为百合科植物川贝母、暗紫贝母、甘肃贝母、梭砂贝母的干燥鳞茎,为一味润肺止咳的传统中药。前三者按性状不同分别习称“松贝”和“青贝”,后者习称“炉贝”。川贝的别名有:虻(《诗经》),黄虻(《管子》),苘(《尔稚》),贝母、空草(《本经》),贝父、药实(《广雅》),苦花、苦菜、勤母(《别录》)。
川贝具有清热润肺、化痰止咳的功效。可用于治疗肺热干咳、干咳少痰、阴虚疲劳咳嗽、咳血、胸痹、肺痿、肺痈、喉炎、乳房痈等疾病。特别适合身体咳出黄色粘稠不易咳出的痰,具有祛痰、抗感染等临床表现,对体内出现的淋巴结核、痰核等症状仍有很好的治疗效果。而且在临床应用中,用于急性支气管炎、气管炎、肺结核等疾病
贝母包括川贝母,贝母分为很多种类,有川贝母和浙贝母。贝母可以润肺、止咳、化痰等,最好在医生指导下合理服用中药,这样比较安全,如果咳嗽有痰,可以用川贝炖梨水喝,这样可以止咳化痰,改善咳嗽症状,还需要进一步拍胸片检查,排除其他病情。
藏贝母是一种百合科植物,生长于高山草地、砾石滩、灌丛地,产于西藏高原。
藏贝母也是生活中的常见中药材,它是中药贝母的一种,而且是贝母中的精品,因为这种贝母主要出产在西藏那里的生长环境纯净无污染,使得人们采收的贝母具有更高的保健功效和药用价值。
川贝母的学术价值是川贝母为贝母类药材中药用价值最高的类群,其作用及机制的深入系统的研究将有助于更加合理利用这一宝贵的中药资源。
川贝母是百合科,贝母属多年生草本植物,植株可达-50厘米。叶对生,叶片条形至条状披针形,花通常单朵,紫色至黄绿色,每花有叶状苞片,苞片狭长,花药近基着,蒴果长棱上有狭翅。5-7月开花,8-10月结果。
主要分布于中国西藏、云南和四川,也见于甘肃、青海、宁夏、陕西和山西,也分布于尼泊尔。通常生于林中、灌丛下、草地或河滩、山谷等湿地或岩缝中。
该种是药材“川贝”的主要来源之一。是润肺止咳的名贵中药材,应用历史悠久,驰名中外。[
中药川贝是百合科植物川贝、川贝和甘肃贝母的鳞茎。具有清热化痰、润肺止咳、散结消肿的功效。主要用于治疗体虚咳嗽、肺热干咳、淋巴结核、乳房脓肿、肺脓肿等。虚劳咳嗽和肺热干咳的治疗主要是由于其性质寒冷,味微苦,清肺化痰,味甘润,润肺止咳。尤其适用于内伤引起的慢性咳嗽、干咳、痰热证。
川贝是属于中药用于治疗肺热咳喘的药物,因其是属于寒性的药物,因此对于因热而引起的咳嗽的病症有治疗作用。本药物直接煮服或是打粉服用,都是可以的。一般的多与其他的药物配合使用,单独使用都比较少,这样才能比较好的发挥其清热平喘的作用。
版权声明:xxxxxxxxx;
工作时间:8:00-18:00
客服电话
电子邮件
admin@qq.com
扫码二维码
获取最新动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