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药的概念是什么?

 2023-05-08  阅读 240  评论 0

摘要:说起中药的起源历史悠久,我国古代许多典籍中都有“神农尝百草”的传说,“神农尝百草之滋味,水泉之甘苦,令民知所避就,一日而遇七十毒”,说明中药是在祖先的生活生产实践中产生出来的。经过无数次的反复实践先形

说起中药的起源历史悠久,我国古代许多典籍中都有“神农尝百草”的传说,“神农尝百草之滋味,水泉之甘苦,令民知所避就,一日而遇七十毒”,说明中药是在祖先的生活生产实践中产生出来的。经过无数次的反复实践先形成对某些动、植物可食,某些不能食的认识。接着慢慢地发现如果有了某种病痛,吃一些原属不能食的有害动、植物后,反而可以解除疾苦。于是便获得第二个认识,即它们可以用来治病,这便是药物了。因此在我国古代就有“药食同源”之说。古代医学家将中药的“寒热温凉四性”、“酸苦甘辛咸五味”理论运用到食物之中,认为每种食物也具有“四性”、“五味”。平时大家吃东西的时候可以感觉到柠檬是酸的,苹果是甜的,苦瓜是苦的等等就是所说的五味。像辣椒,姜,胡椒,牛羊肉等吃了能让人发热的东西就属于温热的东西,凉性食物如芹菜,萝卜,苦瓜,黄瓜,海带,西瓜等等,药膳就是一个典型的例子,它是中国传统医学知识与烹调经验相结合的产物,即 “寓医于食”。

中药是一个非常大的药物概念。凡是中药,都可以食用,只不过是用量上的差异而已。也就是说毒性作用大的食用量小,而毒性作用小的食用量大。在大家常见的可以入口的东西中,有些东西,只能用来治病,称为药物;有些东西只能作饮食之用,称为食物。但大部分东西,都既有治病的作用,同样也能当作饮食,叫做药食两用。中药与食物的共同点是都可以用来防治疾病。中药的治疗药效强,也就是人们常说的“药劲大”,用药正确时效果突出,而用药不当时,容易出现较明显的副作用;而食物的治疗效果不及中药那样突出和迅速,配食不当,也不至于立刻产生不良的结果。但不可忽视的是食物虽然作用弱但天天都离不了,日积月累,从量变到质变,这种影响作用就变得非常明显。由此可见药食同源体现的是中医的辨证论治的治疗观念。

药事网权威解读,未经授权不得转载,抄袭必究。

版权声明:xxxxxxxxx;

原文链接:https://www.fanque.com.cn/aa366B24KAltQ.html

发表评论:

管理员

  • 内容144525
  • 积分0
  • 金币0
关于我们
l番茄知识网是实用的健康养生科普知识及日常生活保健小常识大全网站,分享春夏秋冬四季健康饮食养生保健小知识、运动对健康的好处、中医养生食疗做法等健康的生活方式及养生之道,学习健康养生百科知识尽在番茄健康养生知识网。
快捷菜单
健康养生知识
联系方式
电话:
地址:
Email:admin@qq.com
注册登录
注册帐号
登录帐号

Copyright © 2022 番茄知识网 Inc. 保留所有权利。 Powered by

页面耗时0.0819秒, 内存占用1.84 MB, 访问数据库18次

鄂ICP备2022009988号-2

  • 我要关灯
    我要开灯
  • 客户电话
    807220904

    工作时间:8:00-18:00

    客服电话

    电子邮件

    admin@qq.com

  • 官方微信

    扫码二维码

    获取最新动态

  •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