刺蒺藜在中医里怎么读,种蒺藜者得刺的读音

 2023-06-07  阅读 751  评论 0

摘要:种蒺藜者得刺的读音朔尔茨读音shuò ěr cí,朔(拼音:shuò)是汉语通用规范二级字。此字初文始见于战国金文,阴历每月的初一称为“朔”,最初古人是以新月初现为一月之始。由于“朔”为一月之始,所以

种蒺藜者得刺的读音

朔尔茨读音shuò ěr cí,

朔(拼音:shuò)是汉语通用规范二级字。此字初文始见于战国金文,

阴历每月的初一称为“朔”,最初古人是以新月初现为一月之始。

由于“朔”为一月之始,所以“朔”也引申出“初始”等义。又由于“朔日”是看不见的,因此“朔”也引申出“幽暗”之义。

后来把“北方”“北风”等也称为“朔方”“朔风”等等。

蒺藜的读音是什么

被石头所困,被蒺藜拘缠。

种蒺藜者得刺典故

“桃李”的意思是教师百年“树人”所得的硕果,往往比喻老师辛勤栽培的学生。桃花和李花;比喻栽培的后辈和所教的门生;比喻人的青春年少;比喻争荣斗艳、品格低下的小人庸人。

桃李满天下就是说老师教育出来的优秀学生遍布全世界,赞美教师辛勤育人。

典故:

据汉朝《韩诗外传》记载:“魏文侯之时,子质仕而获罪焉,去而北游。简主曰:夫春树桃李,夏得荫其下,秋得食其实;春树蒺藜,夏不得采其叶,秋得刺焉。由此观之,在所树也。今子所树非其人也,故君子先择而后种也。”

蒺藜怎么读音是什么读

牡丹者得花,种蒺藜者得刺读音是zhòng mǔ dān zhě dé huā,zhòng jí lí zhě dé cì。

藜[lí]汉语文字

藜,汉语二级字,读作藜(lí),〔~芦〕多年生草本植物,叶细长,花紫黑色,有毒,可入药;一年生草本植物,茎直立,嫩叶可吃。茎可以做拐杖(亦称“灰条菜”)。

康熙字典

《唐韵》郞奚切,音犂。蒿类。《礼·月令》藜莠蓬蒿

版权声明:xxxxxxxxx;

原文链接:https://www.fanque.com.cn/aa2bdAG4GAVdXCA.html

发表评论:

管理员

  • 内容144525
  • 积分0
  • 金币0
关于我们
l番茄知识网是实用的健康养生科普知识及日常生活保健小常识大全网站,分享春夏秋冬四季健康饮食养生保健小知识、运动对健康的好处、中医养生食疗做法等健康的生活方式及养生之道,学习健康养生百科知识尽在番茄健康养生知识网。
快捷菜单
健康养生知识
联系方式
电话:
地址:
Email:admin@qq.com
注册登录
注册帐号
登录帐号

Copyright © 2022 番茄知识网 Inc. 保留所有权利。 Powered by

页面耗时0.1396秒, 内存占用1.88 MB, 访问数据库18次

鄂ICP备2022009988号-2

  • 我要关灯
    我要开灯
  • 客户电话
    807220904

    工作时间:8:00-18:00

    客服电话

    电子邮件

    admin@qq.com

  • 官方微信

    扫码二维码

    获取最新动态

  •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