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姜具有解表散寒,温中止呕,温肺化饮,解鱼蟹毒的作用,解表散寒作用可用治疗风寒感冒,温胃止呕可用于寒湿呕吐,温肺化饮可以用于寒饮伏肺而致的喘咳。现代医学研究发现生姜具有抗氧化,抑制肿瘤、杀菌解毒,消肿止痛、开胃健脾,促进食欲的作用。
材料:甜醋(4支)、酸醋(1支)、姜(2磅)、猪手(2磅斩件)、蛋(煮熟去壳1打)、盐(1/4汤匙)
做法:
1.用慢火将甜醋烧滚。
2.姜去皮洗净,吸干水份,拍松,用白锅炒干多余水份,洒入幼盐炒片刻,盛起放入甜醋内慢火煲1小时。
3.猪手洗净,放大滚水内煮数分钟去味,盛起过冷水,用布吸干水份。
4.将1支酸醋加入姜醋内,翻滚后加入猪手,慢火煲半小时,离火,待冷却即可。
另外:姜醋若需久存,姜及猪手放入时必须吸至极干,否则多余的水份会令姜醋易变坏;煲盖上的倒汗水也易使姜醋变质,所以煲姜醋的容器宜用瓦煲。
此煲适合产妇产后食用,女性经期前后食用可使月经畅顺,去风寒
一、贮藏特性
姜喜温暖湿润,不耐低温,10℃以下会受冷害,受了冷害的姜块迅速皱缩并从表皮向外渗水,尤其是升温后很快腐烂。姜适宜的贮藏温度为15℃左右,相对湿度为65%。贮藏过程中,姜块脱皮、皱缩变软、表皮发紫和发芽都将导致品质下降。采收时姜块表皮的损伤也会引起姜块腐烂,因此采后需要在高温下完成愈伤过程。
二、采收
贮藏用的姜应该是充分长成的根茎,一般在霜降至立冬间收获,要避免在地里受霜冻。收获时带土太湿可稍晾晒,一般收获后立即下窖贮藏,不能在田间过夜,不要在晴天收获,以免日晒过度,雨天或雨后收获的姜也不耐贮藏。
三、挑选
用于贮藏的姜应进行严格挑选,剔除受冻、受伤、小块、干瘪、有病和受雨淋的姜块,挑选大小整齐、质量好、无病害的健壮姜块进行贮藏。
四、贮藏方法
姜的贮藏方法为自然降温贮藏,如窖藏、埋藏、井窖贮藏和浇姜法。
1.窖藏。可利用土窖、防空洞或地下室等场所贮藏姜,也可在山区丘陵地方建窑窖贮姜。
(1)堆藏:将姜散堆在库内,用草包或草帘遮盖好,以防受冻。堆藏库不宜过大,一般每库以散堆10吨左右为宜。姜堆高2米左右,堆内均匀地放入若干个用秸秆扎成的通气筒,以利通气。堆藏时,墙四角不要留空隙,中间可稍松些。前期库温一般控制在18-20℃之间。当气温下降时,增加覆盖物保温。当气温下降时,增加覆盖物保温。当气温过高时,减少覆盖物以散热降温。
(2)沙藏:用此方法贮藏姜,即一层沙1-2层姜,码成1米高、1.5米宽的长方形垛,每垛1200-2500公斤左右,垛中间立一个用细竹竿捆成的直径约10厘米的通风筒,并放入温度计,可随时测量垛温。垛的四周用湿沙密封,掩好窖门,门上留气孔。愈伤期温度可上升到25-30℃,经过6-7周,垛内温度逐渐下降到15℃,姜块完全愈伤,姜皮颜色变黄,散发出香气和辛辣味。此时姜不再怕风,可开窗通风,天冷时关闭。以后贮藏温度维持在12-15℃左右。立春后如窖内相对湿度低于90-95%,可在垛顶表面洒水,若有出芽现象,说明贮温过高,可通风降温,若姜垛下陷并有异味,则需检查有无腐烂。
(3)设置姜床:利用背风朝阳的南山坡,挖一条伸入山腰5-10米的隧道,窑窖的大小根据贮姜量而定。隧道底部如潮气重,可垫一层木板隔潮。姜入窖前,窖内采取烟熏法除湿消毒,使枯枝落叶在窖内焖火自燃,余烬可撒在四周;土窖可在窖内撒生石灰消毒。在离地30厘米处用木条架设姜床,床上铺稻草,再把姜分层堆放在床上,姜上盖15-30厘米厚沙土,既可防止窖内凝结水滴在姜上,又可防止姜失水干枯。窖温保持在10-20℃之间。当窖温降到5℃以下时,要封闭洞口,谨防冷空气侵入冻伤姜块。若发生腐烂,必须及时剔除,并在窖内撒上生石灰。
2.姜的埋藏。在气温和地下水位较高的地方,可用埋藏法贮藏生姜。埋藏坑的深度以不出水为原则,一般1米深,直径2米左右,呈上宽下窄的圆形或方形,一个坑贮姜2500公斤左右,坑的中央竖一个秫秸把,便于通风和测温。姜摆好后,表面先覆一层姜叶,然后覆一层土,以后随气温下降,分次覆土,覆土总厚度约为55-60厘米,以保持坑内的适宜贮温,坑顶用稻草或秫秸做成圆尖顶防雨,四周设排水沟,北面设风障防寒。入沟初期姜块呼吸旺盛,释放的呼吸热导致温度上升,此时不能将坑全封闭,要注意通风散热。将坑内温度控制在20℃左右,以利愈伤。贮藏中期,姜堆逐渐下沉,要及时将覆土层的裂缝填没,以防冷空气透进坑内,使坑温过低。贮藏期间要常检查姜块有无变化,坑底不能积水。
3.姜的井窖贮藏。在土层深厚,土质粘重,冬季气温较低的地方可采用井窖贮藏。井窖深约2.5-3米,井口大小以方便上下即可,在井底向两侧挖两个贮藏室,高1-1.3米,长宽各约1米左右。将姜块散堆在窖内,先用湿沙铺底,一层湿沙一层姜,上面再盖一层湿沙覆顶。贮藏初期因姜块呼吸旺盛,窖内温度较高,不要将窖口完全封闭,要保持通风。初期收获的姜脆嫩,易脱皮,要求温度保持在20℃以上,使姜愈伤老化、疤痕长平、不再脱皮。以后温度控制在15℃左右。冬季窖口必须盖严,防止窖温过低,贮藏过程中要经常检查,以防姜块发生异常变化。
4.姜的浇水贮藏。选择有排水设施、略透阳光的室内或临时搭成的荫凉棚下,把姜整齐地排列在带孔的筐内,在垫木上码2-3层高的垛。视气温高低每天用凉水浇姜1-3交,最好用温度较低的地下水。浇水可以保持适当的低温或高湿,使姜块健康地发芽生长,姜块不变质。浇姜期间茎叶可高达0.5米,秧株保持葱绿色,如叶片黄萎,姜皮发红,表明根茎将要腐烂,应及时处理。入冬时秧子自然枯萎,连筐转入贮藏库,注意防冻,可越冬供应到春节以后。
可以, 糯米醋泡生姜中并不含有可以燃烧脂肪的物质,所以要想靠糯米醋泡生姜来减肥的话作用是不大的,要想减肥的话最主要的还是需要控制好摄入的热量差,并配合运动一起效果才会更好一些。
但糯米醋泡生姜食用后可以起到软化血管的作用,而且还可以促进身体的血液循环,加快人体的新陈代谢,所以对于减肥来说也是有一定促进作用的。
闽姜就是糖姜片。可以治胃酸过多引起的胃疼,具有提神醒脑、祛寒发汗、开胃生津等功能,老幼皆宜,是宴请宾朋、居家、旅游之必备佳品。 闽姜做法: 选用鲜姜洗净去皮后,切成三至五毫米的薄片。 按生姜50份、白糖32份、白糖粉4份、柠檬酸0.25份备料。
先配制与姜片等重的柠檬酸溶液,同姜片一起加热至沸,捞出姜片漂洗干净,滤除杂质后放入姜片再煮,煮至糖液浓厚,滴液成珠时即可停火,把生姜片捞出。
捞出姜片后,撒上白糖粉拌匀,摊晒一二天或置烘烤炉中,在摄氏40-50度下烘4小时左右,即可干燥成白姜糖片。
生姜本身就是一种中药。生姜食用后,能有效地暖肺、止咳、止吐,并对出汗起到一定的预防感冒作用。生姜含有大量维生素E,它可以起到抗氧化作用,延缓皮肤衰老。但姜本身是辣的。如果吃得太多,可能会刺激胃粘膜,导致胃痛、胃酸等症状。因此,一般建议服用适量。避免进食过多后出现明显的副作用。
1.准备已宰杀好的鲤鱼一条,在鱼身上两面每隔两厘米划上一刀方便入味。
2.下面把鱼腌制一下:准备生姜一块,切成片;大葱一段,切成马蹄片,和鲤鱼放在一起,加入食盐3克,胡椒粉2克,料酒10克去腥,把料酒均匀涂抹在鱼身内外,把姜片夹在刀口处,葱姜塞进鱼肚子里面,腌制10分钟给鱼肉码味。再准备大蒜几粒,拍扁;生姜一块,切成块;大葱一段,切成马蹄片,等下烹饪时用。
3.10分钟以后,我们把腌好的鲤鱼取出来去除葱、姜,挤干鱼身上的料汁,再均匀涂抹上淀粉吸干表面的水分以免炸的时候溅油,鱼身内外以及夹缝都要抹上淀粉,这样炸出来才煎酥。锅内烧油,油温五成热时,先把鱼头放入锅中炸至定型,再把鱼身浸入锅中一起炸,保持小火不停地往露出油面的部位浇油,鱼身全部定型以后轻轻地翻一下面,这样受热更加均匀,大约炸制4分钟,鱼身炸酥、炸成金黄色倒出来控油。
4.锅内再烧油,倒入蒜片和葱段煸炒出香味,加入番茄酱10克炒香炒化,沿锅边倒入适量的清水,现在开始调味:加入食盐2克,鸡精2克,白糖3克提鲜,老抽2克上色搅拌化开调料,汤汁烧开以后放入炸好的鲤鱼,开小火煨煮期间要经常往鱼身上浇汁,再加入少许胡椒粉,盖上锅盖焖煮5分钟让味道充分渗入到鱼肉里面。5分钟以后,转大火收汁时要经常摇晃锅以免糊底,汤汁收浓以后关火把鱼轻轻地盛放在盘中,浇上剩余的汤汁,再撒上葱花点缀一下
以下是生姜的功效和作用:
1、生姜是传统的治疗恶心、呕吐的中药,有“呕家圣药”之誉。
因胃肠不适、口腔异味等引起的恶心,欲呕等不适时,可早晨含1片姜片来解决。民间用吃生姜防晕车、晕船,或贴内关穴,有明显的效果。
2、开胃健脾促进食欲e5a48de588b67a6431333431366365。
在炎热的夏天,或者某些疾病的原因,人体唾液、胃液分泌会减少,因而影响食欲,如果饭前吃几片生姜,可刺激唾液、胃液和消化液分泌,增加胃肠蠕动,增进食欲。这就是人们常说的“冬吃萝卜夏吃姜”,“饭不香吃生姜”的道理。
3、降温提神,在炎热的时候有兴奋、排汗降温、提神的作用。
对一般暑热表现为头昏、心悸、胸闷恶心等的病人,适当喝点姜汤大有裨益。中国传统的防暑中成药--人丹就含有生姜成分,其作用就是健胃、提神、醒脑。
以上内容来自PDD店“爱我姜山”,欢迎喜欢的朋友关注。
版权声明:xxxxxxxxx;
工作时间:8:00-18:00
客服电话
电子邮件
admin@qq.com
扫码二维码
获取最新动态